


新华网北京3月30日电(记者于正)科技部节能示范楼运行两年,实现年节能72.3%,年节水1万吨. 据测算,该建筑在其70年使用期内所节省的能源成本,可全部用于建造另一座同等规模的节能建筑。
这座位于北京市中心西部的节能示范楼30日挂上了“中美绿色建筑奖”的标志。
去年荣获中国建设部颁发的“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和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节能设计领先奖”金奖。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与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节能示范建筑的运行。中心副主任杨国雄在授牌仪式上表示,该建筑融合了多种节能技术、绿色技术、智能技术,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目的,创新。
节能示范楼采用十字形平面和浅色内外墙,充分利用自然光;采用低辐射中空玻璃;空调系统采用环保冷媒;新风系统春秋季采用自然通风,夏冬季采用大风量、低风量。风速空调通风及全热回收装置;照明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灯智能照明及热敏、光敏控制;电梯采用根据负载调整的智能控制和变频系统;供水采用变频系统。
杨国雄表示,这些措施都取得了大幅度的节能效果。经过两年的实际运行,每平方米年能耗仅为38.4千瓦时,年节电超过90万千瓦时。节能示范楼采用数字化楼宇自控系统,实现全楼自动化运行及运行指标和室内空气环境指标的控制;办公室采用两套物理分区完整的网络系统楼宇自控节能,可以方便地结合部门之间的工作网络,实现设备和数据。还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无纸化会议系统和虚拟网络会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