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重认证”的绿色建筑长什么样?所谓“三重认证”,是指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志认证、IFC-世界银行集团卓越节能设计(EDGE)认证、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新建筑节能环保设计领导奖( LEED)认证。
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园,是我国第一座获得上述“三重认证”奖项的建筑,也是官方认证的绿色建筑中国最高分。百科全书”,中国绿色智慧建筑新地标。
12月11日,记者跟随中国城市能源转型产业发展联盟代表团走进江森自控,深入了解了建筑区域能源系统架构、智能数字化解决方案、节能改造综合解决方案及综合应用区域能源。
该楼于2017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40000平方米。通过高效中央冷库、智能光控照明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的使用,许多智能建筑的“黑科技”有助于实现节能、高效、稳定运行。相关数据显示,该建筑整体节能率高达45.47%。
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外观
系统实时控制
楼宇运营的可视化和智能化
走进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建筑设计让人目不暇接。5层建筑墙体采用流线型设计,室内PM2.5浓度监测装置随处可见,照明系统可自动感应。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都展示着智慧和科技。
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室内场景
“本周总用电量和用水量为89236吨,较上周用水量增加0.7%。” 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演示下,楼宇系统监控室的大屏幕不仅可以详细显示整栋楼的机组运行参数,同时还可以监控楼内各机房设备的运行情况。实时,包括室内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楼宇的“大脑指挥官”发挥着关键作用,即以江森自控命名的楼宇控制系统为核心。
楼宇控制系统大屏
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室内PM2.5浓度监测装置
据介绍,大楼内所有设备,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都在控制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实现自动化运行和调整,楼宇管理员可以使用移动端。随时随地查看楼宇运行状态。
“通过该系统,可以合理配置最优的建筑节能方案,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维护和运营成本。” 江森自控亚太区客户体验中心运营总监孙如冰说。
结合先进的能源技术
高效、节能、经济
如果说系统是大楼的“智能大脑”,那么中央冷藏室就成了大楼的“心脏”。
二楼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下机房内稳定运行的“水源”热泵和蓄冰机组,是大楼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江森自控约克冷水机组
江森自控约克联合空气处理机组
为解决机房运行中保持恒温的问题,江森自控采用了“水源”热泵技术。将机房机组运行产生的热量作为热源,引入水源热泵机组,与太阳能热水结合,对建筑物进行制冷制热。该系统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免费热水。在保证数据机房恒温运行的同时,回收机房热量,降低建筑整体能耗。
此外,机房还集成了先进的蓄冰技术,利用低成本的电力来储存冷量;在白天空调高峰负荷时,释放蓄冰制冷量,满足空调高峰负荷需求楼宇自控系统 江森,实现“移峰填谷”。可降低机房运行成本30%-50%。
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打造绿色建筑典范
据介绍,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从设计到施工、施工及后续运营,都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开创了绿色节能建筑的典范。
走近大楼,一眼望去,大楼外层的玻璃幕墙结构格外显眼。据介绍,玻璃幕墙采用三层中空玻璃,保证整个建筑冬暖夏凉。即使在室外-7°C的天气条件下,建筑物仍然温暖舒适。
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的暖通空调系统采用16-19℃的中温水,节省了风机能耗,提高了冷暖机组的效率。
“三层中空玻璃具有隔音、隔热、防冻、防潮、抗风压高等优点。测试表明,当室外温度为-10℃时,单层前面的温度玻璃窗为-2°C,而使用三层中空玻璃的温度高达13°C;在炎热的夏天,三层中空玻璃还可以抵抗90%的太阳辐射热,还可以节省制冷最大程度地消耗供暖能源。” 孙如冰说道。
记者注意到,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楼顶安装了一个750平方米的天窗,通过日光感应系统自动识别光照情况,开启和关闭天窗。天窗遮阳帘和大楼帘灵活调整,保证大楼80%的正常人员活动区域。保持高光照水平。“日光感应系统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的亮度,为整栋楼节省10%的照明用电。” 孙如冰说道。
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顶层光伏板
不仅如此,该楼还充分利用楼顶空间,安装小型光伏发电设施,为位于地下室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提供绿色电力,构建了典型的“零碳交通”绿色电源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