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湘都市报记者周可杨洁贵视频剪辑郭文文
从2021年初“一江两岸”的惊艳灯光,到元旦“星辰之手,送一朵烟花”,再到“百年风华·红长沙”晚会主题灯光6月30日演出,星城夜景美不胜收。近日楼宇自控 灯光,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了夜景背后的“打火机”,探秘幕后故事。
(工作人员控制主题灯光秀,记者杨洁贵摄)
900个楼宇照明设施可“一键点亮”
6月30日晚7点30分,全长20公里的湘江沿岸,楼宇、小桥、山峦都被彩灯点亮。建筑化作“幕布”,光影倒映在江面上,城市充满了光彩。长沙夜景灯光控制中心大厅中央的24块55英寸高清拼接屏通过121台摄像机,实时投射出一幅画卷。
2020年7月,长沙启动“一江两岸”城市照明品质提升建设,围绕“一山一洲两岸四组六桥”核心载体,以橘子洲、凤凰山为核心、银盆岭大桥和两岸。以中心区建筑为重点,“一江两岸”夜景由原来的基本模式升级为联动模式。二期工程于今年3月启动。按照“仙山、泸水、秀洲、梅城”的设计理念,将暗区填充,统一整体天际线,形成联动。国际集团、杜浮阁集团、金融中心集团、河东、河西联动,形成一个场景,
目前,长沙市、区已投入建设照明设施1340座,其中建筑近1300座,桥梁7座,山体3座,海岸线20公里,其他景观照明26座。长沙夜景灯光控制中心智能管理平台已接入“一河两岸”“五纵五横”建筑、7座桥梁、3座山等照明设施智能控制终端。在这里,只要工作人员按下按钮,灯光信号就会发送到所有智能控制终端,真正实现长沙“一键照明”,实现全市夜景照明的统一开闭控制、灯光秀效果控制、夜景灯光效果展示。等待。
以湘江两岸已接入智能管理平台的200多栋高层建筑为例,每栋建筑都安装了一套强弱电控制系统,控制楼宇颜色和闪烁频率。灯带,从而呈现灯光的动态效果。长沙夜景灯光控制中心与建筑物之间形成的网络就像一棵树干树枝。控制中心远程释放信号后,每栋楼只需要按照程序完成自己的任务,楼间就会形成一幅画面。整体联动灯光动画效果。
6步动画“爬”上一座高楼
在大屏幕上播放动画并不难,但如何在一座座高楼上播放具有联动效果的动画呢?
“你可以把一栋高层建筑的外墙想象成一个整体的大屏幕,其运作原理和在大屏幕上放动画是一样的。” 长沙“一江两岸”城市照明质量提升工程(一期)总经理、利亚德(湖南)经理吴建海介绍,“一江两岸”大楼外墙播放动画分为六个步骤:脚本制作、动画制作、动画输出、动画剪辑、上传调试、正式播放。
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到,上墙动画的制作过程和完成的动画演示与普通动画没有区别。不过,由于楼房连接不紧密,高低不一,大家看到的实际场景更像是一根柱子。图像状条带或块。而这背后隐藏的,是让上墙动画呈现出联动效果的关键一步。
“墙体动画的制作离不开光照贴图,光照贴图相当于一个坐标系。要实现建筑物之间的动画联动,需要在光照贴图上定位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然后携带out 动画的切割,如果少了这一步,建筑物之间的动画可能无法形成整体效果。” 吴建海介绍,灯光布局就像是灯光秀的基础。如果新建楼宇接入智能管理平台,只需将楼宇所在位置定位在灯光布局上,新接入楼宇即可顺利加入灯光联动。“就像拼图一样,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段动画。当越来越多的建筑连接到平台上时,
完成的切割动画将上传到长沙夜景灯光控制中心进行调试。技术团队会根据建筑物之间的高度、大小和空间层次的差异,制作出符合建筑物比例的相应动画效果。灯光建筑整体组合形成完整的灯光动画效果图。调试完成后,动画就像电视台的节目单一样。当时间点到时,只需按下启动按钮,海峡两岸的灯光就会按照预设的设置自动“运行”。
无数个不眠之夜,只为更好的视觉效果
6月28日晚10点,技术总监陈奎正带领技术团队对天心区中建江山1号2号楼顶的保利集团灯光动画效果进行最后调整。
陈奎表示,每个建筑、每个节点的灯光效果都会对灯光联动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在调试过程中,团队一一搭建,逐个节点,逐帧调整,力求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只能在晚上调试,团队已经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晚上11时00分,在湘江路都府江阁段,长沙市城市维护质量监督中心照明科工作人员聂刚祥一直在沿着三岔集大桥至黑石铺大桥巡逻。他们负责市区的照明监管,并确保在发现灯带损坏、屏幕卡顿等问题后及时报告应急抢修。
“今天是举国欢庆的大日子,没有马虎的余地。我们加大了巡查力度,派出更多专人看守重点建筑,力求完美。” 对于聂刚祥和他的同事们来说,点亮的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长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