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楼宇自动化行业进入中国已有20多年,近两年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飞速发展的中国如今拥有广阔的楼宇控制市场空间,也吸引了众多世界级的楼宇控制厂商。生产行业有较好的支持。可以说,楼宇自动化行业是在“天、地、人”的背景下,但只有“天、地、人”是不够的。只能说,楼宇控制行业处于比较有利的状态。如果能具备以下四个要素,我国的楼宇自动化产业就能与世界同步。
要素 1:人才
据建设部调查:北京地区约80%的智能楼宇仍处于人工阶段,智能系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形成智能建筑。物联网的奇怪现象。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因为房地产开发商最先打起了智能楼宇的大旗,而他们大多不知道智能楼宇。他们需要的只是智能建筑的黄金标志,为房地产产品增值。同时,由于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一些技术难免脱节。一些装备系统虽然是他们的专长,但当新技术飞速发展时,他们也不免措手不及。另外,目前我国开设楼宇自动化学科的公、民办高校屈指可数,更谈不上相应的智能专业。智能建筑应用技术目前没有弱点设置,部分单位60%以上的企业没有财产。比如楼宇自动化,新人才紧缺,传统弱电人员无法掌握弱电智能系统的运营重点。
如今,随着智能高层建筑的增多,智能建筑管理人员已被国家应急人才办公室列为全国紧缺的12类人才之一。 2010年到2015年楼宇自控发展,我国智能楼宇管理者的需求量在1-150万左右。可见,如果行业发展迅速,没有足够的人才作为支撑,很难实现真正的发展。
要素 2:标准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中,标准是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催化剂。标准对于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们涉及国家利益和产权,也是保障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是WTO和ISO的成员,也是支持标准成为ISO标准的国家,但我国楼宇自控行业现状与国际标准有些不符。一是非ISO标准的应用远大于国际标准;第二,在工程应用上,使用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引进国外产品和技术。从发展来看,这两条“软肋”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楼宇自控领域的发展。只有开发出符合国际标准的自己的产品,才能在我国智能建筑市场有所作为。此外,国内率先开发出符合标准的产品,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我国楼宇控制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
要素 3:关注
好在楼宇自动化行业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人们不再无知地认为楼宇自动化只是楼宇建造中的一套“奢侈品”,而是更多地发现它可以给人类和楼宇带来的丰富效益。在国外,人们的节能意识普遍很高,楼宇自控产品被公认为是建筑的“必需品”,可惜在中国离这个水平还很远。因此,无论是从开发者的角度,还是从用户的角度,大家都应该对楼宇自动化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了解,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
要素 4:突破
楼宇自动化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需要多元化的思路才能成长。很多国际知名的楼宇控制公司都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比如西门子和研华,在楼宇自动化方面做得非常好。与培训教学实验相结合,既解决了第一要素的人才问题,又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企业将楼宇自动化与能源管理服务相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见,多元化的理念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如此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突破总是为行业打开一扇窗,这可能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点,甚至是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