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黄新宇)2月24日报道,随着企业的不断复工,成都逐渐从“全民安居”的慢节奏生活逐渐转向快节奏的生产生活。正确的轨道。 8小时集约、“集群”的商业写字楼,成为防疫抗疫的“新战场”。
不久前,在成都市商务局的指导下,成都市建筑经济促进会发布了《商业写字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本指南是当前成都市商业写字楼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对促进商业写字楼管理和入驻企业有序复工,恢复城市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性和现实意义。尽快手术。”成都市建筑经济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说。
2月24日,记者走访成都华润大厦、成都仁恒置地等地点,发现他们在防疫措施上下足了功夫,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安全,实现了“两防疫”预防和生产。
非接触式高精度体温检测有效提高通行效率
在成都华润大厦大堂,记者看到,这里摆放着两台专用设备。据华润大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设备是该大厦专门推出的一款热成像人体温度计。
“作为高密度聚集区,疫情的监测预警和体温的快速检测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率先引进了这款设备,希望通过检测实现非接触式、高精度、高效的体温检测,有效提高检测精度和通行效率,避免拥挤排队。”该负责人说。
在成都仁恒置地广场,体温测量交给红外测温机器人。每当用户进入办公楼通过测温通道,机器人就会实时测量并播报体温。
“进入仁恒置地写字楼大门,必须经过‘多道关卡’,首先是机器人红外测温成都楼宇自控,然后是工作人员对进楼人员的双手进行消毒。停留1分钟后,工作人员会经过消毒场,对进入楼宇的人的脚底进行消毒,最后必须扫码登记个人资料。”仁恒员工李先生陆办表示,按照办事要求,平均每天测体温2、3次。“与人工测温相比,这些智能化‘流程’让我们的返乡人员感觉更安全。”
抓细节防关键,营造安全工作环境
据仁恒置地物业服务中心介绍,除了“防疫机器人”外,他们还创新使用电子登记系统、智能电梯调度系统、无接触送餐服务等智能服务,获得好评。
“我们在抗疫复工期间不断优化服务,采用去中心化扫码注册、去中心化扫码注册,简化入住流程;为返乡企业员工发放实名制门禁卡,方便进出,倡导高效安全办公方式。使用智能电梯控制减少交叉接触,根据每个时间段和每个楼层的人员使用情况合理分配电梯,平均等待时间不超过27秒,消除拥挤的队列;开放透明厨房安全就餐+无接触配送服务,从材料采购到生产,再到生产或发货,安检全过程管控等。”仁恒物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地标。
记者了解到,成都华润大厦对进楼人员进行严格实名登记进行监控,方便快速追溯。针对复工后租户用餐问题,我们整合万象城餐饮资源,向租户推广安全优质的工作餐。同时,保持高频消毒作业,暂停空调供应,运行新风系统最大新风量,关闭回风阀,每四小时向新风系统过滤器喷洒消毒液。除了每周清洁新鲜空气系统过滤器。 .
成都银泰中心,针对不同租户的物业,如银行、保险公司等高流量租户,主动与租户沟通,配合租户做好防范;面对抗疫物资日益紧缺,紧急联系全球供应的同时,通过与社区、疾控中心等密切沟通,协助企业办理复工手续,进一步加强门禁、重点区域清洁消毒、疫情宣传等,为银泰中心打造大量租户。防疫安全的第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