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信息时代特征。它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建筑领域。是一座广泛应用智能科技和高科技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的主导潮流。从整体设计来看,绿色建筑将现代建筑技术与建筑智能化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等有机结合。其中,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由相关信息技术等高tech 是功能性的,但它是确保建筑能效能够实现的关键。
国内外智能建筑研究现状
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的城市广场智能大楼于 1984 年落成,是一座 38 层的写字楼,配备数字程控开关和消防安全自动监控。
1986年在日本建造的东京本田青山大厦和品川大厦,包括后来的松下、三井、东芝等办公楼,都有完整的系统,设备与建筑设计相得益彰。这些系统是这些公司建立的,主要是为了自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形象。 1980年代后期,智能建筑风靡全球,主要得益于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在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方面的进步,以及电子技术在楼宇自动化、通信网络和楼宇系统集成方面的进步。发展的飞跃。
1980年代中后期,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展《智能办公楼可行性研究》,探讨智能办公楼的发展。 1980年代后期,出现了较早的一批智能设施和系统较为完善的建筑。 “智能建筑”在中国真正的普及和推广,是在1992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当今社会强调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将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相结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所谓可持续智能技术,是指绿色建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其所倡导的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智能建筑的可持续性要求在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发、使用和管理中,必须坚持绿色建筑的理念,更高效地利用水等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用户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将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引入绿色建筑,其配置既着眼于现在,也着眼于未来,即满足开放性原则的要求,对系统中设备的增加或更新具有适应性和兼容性它是先进的和可扩展的。性和灵活性。
智能科技为绿色建筑保驾护航
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对照明、空调等系统的能耗和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使用太阳能、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泵。节能设备和产品的叠加,并不一定会导致建筑能耗的降低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各个系统能否相互匹配和协调。这就需要用现代科技手段代替传统的人工方法,帮助人们实时掌握和判断建筑物的能耗情况。
在绿色建筑中运用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设备,对建筑内的配电、照明、冷热源、空调、供水等各种系统进行综合运行。供排水、运输。监控,使设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
智能技术是绿色建筑的技术保障。只有通过实时运行数据分析建筑节能环保的效率和缺陷,才能提升建筑性能。智能系统影响绿色建筑运营的整体效能。例如,智能技术可以优化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和管理;再生水和污水处理回用系统,通过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减少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采用智能化技术手段,可实现物业管理的量化、精细化,保障楼宇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环保的运行。
智能需要在设计阶段综合考虑
智能绿色建筑的实践在我国已经开始。例如,天津市第一个通过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志的天津仁恒海河广场项目(住宅部分)采用了智能化系统,目前运行状况良好。湖南省长沙市绿色小学梅溪湖小学屋顶采用智能可调遮阳设备。
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离不开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这些技术和设备是跨学科、跨学科的。如何实现各种系统、设备和技术的协同运行是一个重大挑战。为此,有专家指出,绿色建筑智能化在设计初期应由相关单位共同设计。据悉,国外绿色建筑将在方案设计前期引入采暖、通风、照明、智能化等领域的参与。目前,在我国,建筑物的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阶段划分明确楼宇自控原理,由不同单位负责。因此,如何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到建筑的智能化,成为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