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述
一栋建筑有 17 层地上(顶层还有一个夹层)和地下 1 层。总建筑面积11651.6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002平方米。大楼一层为大堂,三层为多功能厅,四层为大楼会议室,顶层夹层为会议室,其余楼层为办公室一家公司的各个总部。
二、智能建筑概述
国际上对智能建筑的一般描述是:通过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与管理、运营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设计,提供合理的投资。高效、优雅、舒适、便捷、高度安全的环境。智能建筑可以帮助楼宇业主、管理者和物业业主等实现在开支、居住舒适度、商业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获得最佳回报。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建设智能建筑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服务;
2.节约能源,降低人工成本;
3.建立先进、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
三、楼宇管理系统
楼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楼宇内所有实时监控系统的监控、联动和管理。
3.1 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
BAS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质量直接关系到楼宇内的各种设备能否协调有序地工作,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相关管理人员,节约能源消耗。最大程度,以及建筑是否可以降低管理和运营费用。因此,为BA系统选择性价比高的BA设备供应商非常重要。考虑到大楼楼层不高,占地面积不大,需求中等,最终采用了公司的制度。
系统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操作站级、网络控制器级和现场控制器级。主要功能包括监控空调系统(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新风机系统、送排风机系统等)、给排水系统、配电系统、电梯系统等系统。
与其他系统,如火灾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通过接口网络,或实现系统监控,或实现系统联动,使楼宇内的各类设备连接成一个整体,各种日常事务可以统一有序地处理。或突发事件。
3.2 火灾报警系统 (FAS)
FAS应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要求组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由独立的火灾监控管理中心、控制主机、探测器和控制模块组成。
FAS拥有自己的网络系统和布线系统,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实现系统的独立运行和管理。
某楼采用的IRC-3系统,可形成集中报警或分布式报警,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包括CM1N网络主机、CM2N网络扩展、环路卡、SICA智能特征检测器等。
3.3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对建筑物关键部位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并对图像进行视频录制,以最大限度地处理突发事件和事后回顾。
根据建筑物应用的特殊性,在各层电梯厅、底层厅出入口、消防楼梯处安装彩色固定摄像机或云台摄像机,以便观察出入人员。大楼内共需设置52台JVC专用红外彩色摄像机,其中6台配备PTZ变焦控制。
同时,系统外围设备也通过系统辅助接口与防盗报警系统联动。
3.4 广播系统(PA)
系统采用JVC的EM-E500系列产品,配备24个广播区,满足某建筑楼层的使用需求。每个区域可以单独用于该区域的本地广播,也可以用于该区域的部分区域或建筑物的整个区域。执行同质集中广播。
系统考虑到背景音乐、本地广播和紧急广播的不同要求,按照紧急广播、正常业务广播和其他广播的优先级控制广播。背景音乐通常播放,并且可以自动循环播放。当发生呼叫广播或更高优先级的火灾应急时,可根据原节目的逻辑组合,自动中断需要播出的区域内正在进行的低优先级广播节目内容,转为应急广播(消防)。广播),并根据用户预设要求在不同楼层进行广播,从而达到人群紧急疏散无恐慌的目的。系统实行分区控制,分区划分与消防分区一致。
3.5 卫星和通用天线系统(CATV)
本系统提供三种电视节目,前两种分别是泛美二号卫视节目和上海有线电视台节目;第三个是公司自己的节目,节目在某楼的演播室里送到卫星机房,然后通过调制器调制到相应的频率,广播给用户,或者通过VSAT发送到其他地方。
3.6 防盗报警系统
某栋楼采用日本TX多功能在线安防系统,根据楼宇实际情况,系统设计成多个独立区域,分别报警。
独立区域可以独立于主控制区域单独发出警报。可随时对各个独立区域进行设置和解除报警,不影响其他区域人员的工作。每个单独区域的最终入口都配备了区域读取器和区域指示器以进行操作。每个单独区域的最终门延迟时间为 30 秒。
四、通讯与网络系统
通信与网络系统的功能是建立公共综合系统的高速通信网络,提供数据、语音、图像等综合服务。
4.1个结构化布线系统
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水平主干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机房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和楼群子系统。整个系统采用AMP公司的产品。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连接线和将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信息插座组成。根据要求,每名工作人员配备4个(计算机终端设备2台,电话终端设备2台)信息插座。
横向主干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和电话的数据、图形和图像等电子信息交换服务将使用五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布线。考虑到每层楼的数量和用途,以及未来的网络投资,在横向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几层楼共享一个横向布线系统。
管理子系统
在管理子系统(包括弱电井)中,有垂直主干光纤分线箱、计算机用快速连接配线架和电话用压接配线架。配线架的布线管理采用表格对应的方式。根据建筑物内各信息点的等级和单位,记录布线路径、电缆终端位置、所用元件或材料的描述,并提供布线路径、信息插座、接地电缆永久标记为易于维护人员识别和管理。
垂直主干子系统
大楼数据传输骨干采用6芯多模光纤和5类25对大对数光缆;语音传输骨干采用3类100对大对数电缆。
设备子系统
电话通信业务的设备子系统主要放置在大楼八楼的程控交换机房内。它将提供100对大线对电缆从各楼层组的配线架到垂直子系统再到电话总配线架的连接。
电子信息交换服务的设备子系统放置在大楼八楼的机房内。 6芯多模光纤的高速骨干和用于计算机组网的5类25对大对数光缆通过垂直布线连接到各楼层群的分布。电线架。
4.2 个可编程开关
程控交换机(以下简称M1)系列全数字程控交换机。除了完善的电话功能外,系统还具有全透明的网络功能和多媒体通讯能力,可满足各种复杂环境的需求,全面的沟通需求。
根据某栋楼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容量2000扇门),开704扇门进行扩建。
4.3 无线通信系统
为了满足用户在楼内进行无线通话,并在通话过程中共享程控交换机的各项功能,楼内配备了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由手机、基站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系统中配置了一个C200A控制器、20个基站和20部手机。
4.4 计算机网络系统
某建筑物的网络采用以下产品,整个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使用完全交换的网络来实现高性能。交换机端口将直接延伸到桌面,为每台桌面PC提供至少10M的交换速度。对于服务器等带宽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100M接口。
局域网的网络结构采用相对集中的星型结构。根据信息点的分布设置楼层管理单元,接入路由器用于负责信息点的接入。经接入交换机聚合后,接入主交换机。这种结构易于管理和扩展。
接入交换机使用快速以太网连接到主交换机。
连接的接口配备了防火墙以确保安全访问。
同时配备简单高效的网管系统。使用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用户可以轻松构建虚拟网络,实时监控网络状态。
楼层节点先聚合成8个多栈组成的管理单元,经过相对集中后,通过100M快速以太网连接到中心网络的核心主交换机。管理单元交换机通过10/100M直接与主交换机相连。部门服务器、路透社服务器、NOTES 服务器和共享服务器通过 100M 快速以太网连接到主交换机。配备双处理器模块,4个12端口100M快速以太网模块,3个24端口以太网模块。第三层交换模块RSM用于实现虚拟网络之间的互联。
大楼还使用了两个帧中继端口,用于连接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服务中心;同时,大楼使用两条2M专线与A、B的售楼处相连。
将 A 和 B 的 X.25 端口移至建筑物。
为每个业务部门提供一条电话线,共120个门,使每个业务部门都可以通过拨号备份的方式与大楼通信。
以A、B的售楼处为中心,网络切换到大楼为中心。网络的通信方式有帧中继、X.25、电话拨号等。
五、结束语
1997年6月开始设计某楼宇智能系统,10月开工建设。到1998年6月,大楼整个智能系统工程完成。由于证券行业的特殊性,公司只能选择周末搬家,要求系统在周一正常运行(尤其是互联网和电话的开通)。在实践中,一家公司仅用两天时间就成功完成了整栋大楼的搬迁,对其业务、交易和办公场所没有任何影响。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整个系统运行正常,达到了建设智能楼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