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冷式冷水机组
这种形式常用于大型和超大型建筑。水作为冷热源的传输介质,具有冷(热)输送距离远的特点。比如冬天需要空调取暖,还需要锅炉房提供热源。
系统主要设备:
机房(空调等主要设备)
冷却源:冷水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冷水机提供冷冻水 (7/12°C)。
热源:锅炉、热水泵。锅炉提供热水(60/50°C)。
空调区(空调末端主要设备)
所有空调机组(包括新风机组)、风机盘管。
系统特点:
机房主机和水泵(包括室外冷却塔)的耗电量占整个空调系统用电负荷的50-70%,而其余的空调各空调区域的空调末端设备均配电
在机房内,启停控制和运行监控一般由专人负责。机房内水管多,口径大。如果从电缆桥架引入电源,要注意工种之间的协调。
机房设备开启顺序: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主机。
停机顺序: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
2、风冷热泵系统:
特点:由于冷却要求,必须放置单元。通风良好的地方通常直接放在室外,比如屋顶等。由于使用热泵,不需要另外设置热源,主要是在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冬季气温高(0℃以上),受单机制冷量的限制,一般不适合在大型、超大型建筑中使用。
系统主要设备:
主机部分(空调主机等主要设备)
冷热源:冷水机;空调循环水泵。
夏季提供冷冻水(7/12℃)
冬季提供热水(45/40℃)
空调区(空调末端主要设备)
所有空调机组(包括新风机组)、风机盘管。
设备启动顺序:空调循环水泵----主机。泵的数量对应于主机的数量。
关机顺序:主机----空调循环水泵。
3、冰蓄冷系统
系统特点:主要利用夜间23:00至早上7:00的低电价。目的是减少主机装机容量,减少白天高峰时段的高价用电,达到节省电费的目的。常规蓄冰系统主机装机容量比正常装机容量减少1/3。
适用场合:写字楼、商场、体育场馆等夜间11:00后不需要降温的建筑;在峰谷电价比至少为4以上的情况下,冰蓄冷需要较大的空间;初期投资高。
系统主要设备:
冷却源:冷水机;乙二醇循环泵;板式换热器;储冰罐;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泵、冷却塔。
热源:锅炉、热水泵。锅炉提供热水(60/50°C)。
4、地源热泵系统
系统主要设备:
主机部分(空调主机等主要设备)
冷热源:冷水机;空调循环水泵、冷却水循环泵(潜水泵)。
夏季提供冷冻水(7/12℃)
冬季提供热水(45/40℃)
空调区(空调末端主要设备)
所有空调机组(包括新风机组)、风机盘管。
5、水环热泵系统:
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商业、写字楼甚至酒店客房项目中经常使用水环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家用空调相同。区别在于用冷却水冷却而不是空气冷却。
冷却水可以用冷却塔、地下水、地表水或土壤源热交换器代替。由于采用热泵技术,冬夏均可使用。循环水温度15-35℃。如果夏天用冷却塔降温,冬天就需要另外一台热水锅炉补充热量,以维持循环水温度。
6、多联机系统
多联系统通常称为一对多,多联为风冷形式,冬夏均可使用。
特点:冷媒管直接送至空调房末端。管径小,布置比水管灵活。但是,配管的长度和主机(室外机)与末端(室内机)的高度差是有限制的。主机可以承载的端点数量是有限制的。
供电方式与风冷冷水机方式相同冷水机组 楼宇自控,主要用电设备在主机端,端与风机盘管空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