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中信:金控将如何发展?商品价格波动有什么影响?
时间:2022-09-15    

大型企业集团中信股份8月30日发布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4亿港元,同比增长1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01亿港元,同比增长13%。董事会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05港元,增加33.@与去年同期相比>3%。

中信股份首席财务官曹国强表示,上半年,中信股份的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金融业务和新材料板块。财务收入贡献40%,利润贡献69%,新材料板块贡献收入。 39%,利润贡献 21%。

金控将成为未来增长的“第一引擎”

中信董事长朱和新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中信综合金融业务在助力稳增长、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和资本市场支持力度方面更加突出。

对于未来的发展,中信股份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奚国华表示,中信金控将成为中信股份业绩增长的第一引擎。中信金控的成立,为金融业防范化解风险、加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等方面提供了想象空间。

据悉,在获得央行首批牌照后,中信金控于今年3月注册成立并顺利启动。据悉,中信金控正全力推进资产转让工作,坚持按照监管导向金融管控,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服务业的集中统一管控,加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风险防范。

针对中信金控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李庆平表示,从财富管理战略的角度,按照“以优质财富创造价值”的要求,“一三——制定了“一四”财富管理制度,包括:建立财富管理委员会的决策机制;打造客群管理、联合营销、选品三大核心能力;搭建财富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客户视图统一、交叉销售和数据整合管理;团队管理、考核管理、品牌管理、渠道管理“四大支柱”建设。

此外,李庆平还介绍,从组织推进的角度,中信金控成立了专门的财富管理委员会,按照“到位”的原则,牵头进行系统规划和制度设计。微观层面的宏观管理、隔离和不干预”。 运作模式方面,按照财富管理委员会“1+3”运作实施模式,下设投资银行业务、零售体系建设、资产配置三个专业分会。为进一步聚焦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分委会下设“中信优品”和“资产配置”两个工作室,汇聚各领域投研专家,甄选全市场优秀产品。

楼宇自控市场规模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_中国移动市场购物规模

先进材料应对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中报显示,在先进材料板块,中信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8%至1521亿港元,盈利为港元93 亿美元,同比下降 31%。该板块重点维护供应链稳定、生产经营平稳有序、收入增长。

朱贺新表示,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多项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刺激汽车消费等措施,对中信戴卡、中信重工等中信重工产生了显着的积极影响。先进智能制造板块。中信特钢汽车 钢材和轴承钢业务也受益匪浅。

但中信股份的先进材料板块也因上年同期商品价格基数较高而出现利润下降。对于大宗商品价格风险及衍生品业务管理,中信股份副总经理徐佐表示,中信股份三级总部及子公司已建立系统化管理机制,持续关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变化。

楼宇自控市场规模_中国移动市场购物规模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

徐佐表示,由于先进材料板块涉及商品生产、贸易、加工等多个价值链环节,其经营活动极易受到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各子公司将商品价格风险纳入日常管理机制,积极管控。中信特钢凭借竞争优势和定价模式,有效抵御了钢铁行业的剧烈波动。原材料供应可能趋于宽松,成本控制有望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徐佐还表示,中信金属从渠道维护和风险管控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交易额度和授信额度管控,优化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公司经营持续稳健。曾辰先生此前已经向大家介绍了中信澳大利亚矿山的情况。中信资源上半年利润大幅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109%。

“先进智能制造板块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跌,中信戴卡、中信重工等子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徐佐表示,中信戴卡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构建绿色供应生态链;中信重工加强大客户、大市场、大订单的培育。上半年,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看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轨迹

中国移动市场购物规模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_楼宇自控市场规模

今年,中信集团完成对中国华融的投资,成为中国华融的第一大股东。针对分析师对中国华融增资的回应,朱鹤新在中信业绩发布会上强调,投资中国华融的是中信集团,而不是中信。

据了解,中信集团为中信集团所有,包括中信集团的大部分资产,中信集团是中信集团的控股股东。

朱鹤新表示,中国华融上半年的业绩压力很大,但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中国华融的股票风险持续下降;一些结构发生了变化,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不良资产包处置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根据中国华融近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华融积极控制业务投资规模和节奏,加大资产盘活和现金回收力度,公司主营业务现金流净回收量为230亿元。利息费用同比下降,平均融资成本比上年下降15个基点。到期债券及票据按期偿还,未发生违约情况。同时,主营业务转型稳步推进。上半年新增不良债权资产224亿元,结构持续优化。处置业务新增收购及市场交易规模继续领先;新投资重组业务占问题企业重组业务的60%以上。

朱和新表示,中信集团成为华融第一大股东,是因为我们坚定看好不良资产管理的行业轨迹,同时我们也完善了我们中信集团的综合金融布局,这将有助于中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此外,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缓释楼宇自控市场规模,朱鹤新表示,国家强调“因城施策,用足政策和政策工具箱,支持刚需、改善住房需求”。中信银行携手中信城开、中国华融,充分发挥产融协同优势,本着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不断探索协同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出了多项创新产融协同化解风险案例,为社会保驾护航。 ,经济金融稳定创造了可复制、可扩展的“中信模式”,这条新路有着非常广阔的探索空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蒋凡

编辑陈力校对刘宝庆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