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广东“工业母机”集体突围
时间:2022-10-28    

走进生产车间(以下简称“民佳制造”),一条为格力定制的压缩机曲轴加工全自动生产线正在调试中。这也是国内第一条全自动压缩机曲轴生产线。整条生产线投产后仅需两三个工人,预计日产能可达7000片。

压缩机被称为空调的“心脏”。二十年前,他们基本上依赖进口。如今,以格力、美的为代表的国产压缩机已经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提供成套压缩机零部件粗精设备的企业,闽佳制造的迅速崛起正是因为如此。公司总经理赵虎认为,这是家电行业与数控机床基于市场自发产业链的共同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广东机床行业崛起的“密码”。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它们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也是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它们关系到先进的产业基础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日前发布的《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高端数控机床被列为六大重点培育项目的首推。

“一是响应速度快,市场需要快速开发生产;二是坚持创新引领,既能解决市场需求,又能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 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王承勇总结了广东数控机床产业的两大特点。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与国际巨头仍有差距,但广东高端数控机床行业坚持以质量为生命,走上了贴近市场、谋求创新的发展道路。除了机床,还涌现出一批隐形冠军和龙头企业。

自主创新 ▶▷

与国外豪门PK同场展现实力不落伍

广东数控机床产业起步较晚,缺乏核心技术积累。从全球看,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从国内来看,受计划经济时期国内产业布局的影响,早期国产机床的“十八罗汉”国有大型制造企业均未落户广东。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发展数控机床产业,技术从何而来?

在行业起步阶段,企业重在生存,多从学习模仿国外设备开始,客观上需要引进国外技术。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长此以往,只能跟上国外巨头的脚步,锁定在中低端机床领域。

于是,一批自主创新的广东数控机床企业站了出来,(以下简称“广州数控”)就是其中的代表。广州数控成立于1991年,被誉为华南数控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已实施数控系统110万套(套)。

自成立以来,自主创新已写入广州数控的企业DNA。早在1999年,公司就成功研制出GSK交流伺服驱动器,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迫使国外同类产品降价50%。公司在过去的10年里一直投资于研发。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4%。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州数控通过自主创新抢占市场的案例不胜枚举。对广州数控副总工程师朱孔峰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与西门子在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高端数控机床领域的正面PK。

几年前,国内某知名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商需要采购6台五轴联动高端数控机床,之前都是进口产品。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原计划采购的日本产品被另一家公司拒绝,只剩下唯一的制造商德国西门子。

“关键时刻,厂家找到了广州数控,我们积极应对,组建了近30人的科研团队,下了‘军令状’,我们一定要做到。” 朱孔峰回忆起那天的情景,依旧难掩激动之情。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广州数控按时交付了2台产品。对于其余 4 台,制造商购买了西门子产品。

当狭窄的道路相遇时,创新者获胜。“在价格低于西门子同类产品1/3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可靠性等关键指标上与对手无异。” 朱孔峰说道。

在同一场比赛中可以看出优势和劣势。经此一战,广州数控一举开拓了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的高端数控机床市场。

工业共振 ▶▷

国产设备助力美的格力进入世界500强

对于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缺乏早期的技术积累和专业科研院所的支持。广东有什么优势?企业如何乘势而上突围?

答案是珠三角巨大的应用市场优势,包括电子信息、汽车、家电等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近三年来,它们已成为广东培育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的沃土。以CNC、昊智机电、凯特精机为代表的细分领域的一群隐形冠军正在这里咆哮。

在赵虎看来,以美的、格力为代表的中国空调压缩机行业所使用的制造设备,基本上以“广东装备”为主。行业龙头企业的“自主可控”和行业设备的“自主可控”,就像走路左右腿一样,缺一不可。美的格力空调压缩机国产化进程得到广东装备制造企业和零部件配套企业组成的全产业链支撑。“也就是说,美的和格力是和这些小兄弟一起做的,世界500强的本质是市场自发产业链的相互成就。”

与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辽宁、山东等省区不同,广东数控机床领域基本是民营企业,对市场的敏锐度成为制胜法宝。

“贴近市场就是贴近用户需求,需求催生新技术。数控机床领域的很多新产品、新技术都是珠三角的实验田。广东企业先做,再分步转移到其他省份。” 昊智机电市场总监孟志国表示。

集团发展▶▷

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为各类企业提供支撑

不久前,广东省高端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落户南沙,这是数控机床领域首个省级制造创新中心. 机床、家梦子机床等10家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发起人,与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创办。

“在此之前,广东数控机床行业没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研支撑平台,创新基本依靠企业自主研发。” 广州数控技术总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宏基表示,对于一些需要行业协同的共性问题广东省西门子楼宇自控设备有限公司,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也会导致创新资源的低效利用和重复浪费。

在王承勇看来,广东机床企业很多,但质量有待提高。企业各自为战,缺乏以高端产品为核心目标的协同研发,也制约着广东高端数据机床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中心的初衷是凝聚大家的“智慧”做共同的事情,聚焦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整合资源攻坚克难,为整个机床行业的发展带来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创新中心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因此,机床行业对创新中心的成立寄予厚望。这也是广东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国际竞争表明,没有强大的机床产业,就没有强大的制造业。纵观全球,美、日、德等制造强国在机床行业及相关龙头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为战略性产业提供支撑。

广东坚持制造业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将高端数控机床列为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的六大重点项目之一。推进机床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数控机床基地。

■ 记者观察

如何进军高端市场是关键

深入调研组走访,发现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市场上有些企业固守传统思维,一直认为国外机床好。即使买国产机床,也必须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关键部件必须进口。用好产品,就有了。”没有应用场景,如何升级?如何有针对性的改进?广州数控副总工程师朱孔峰说。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由于国产数控机床在高端领域的实力较弱,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国外产品;由于缺乏应用场景,国产机床的高端之路越来越艰难。

广东发布的《行动计划》也明确指出:“国内高端设备首用难试,高端设备开发单位与用户单位协同创新还不够。”

对此,广东机床企业多位负责人呼吁,要加大对自主创新高端数控机床产品采购的支持和指导,打通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

此前,省工信厅还发布了《广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9年版)》,明确列出数控机床产品,加快推广首(套)重大技术。设备推广应用。

政策引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抓住机遇,打破应用场景壁垒。

受当前疫情影响,部分国外机床企业生产、物流存在障碍,国内市场存在缺口。在此背景下,国内机床行业企业应迅速补位,努力实现部分高端领域和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反过来,也为国产机床迈向高端市场提供了更加充足的信心。

■行动指南

《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

1、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位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整个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

2、到2025年,广东省建成高端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三、六大重点任务: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和短板,构建产业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加强优质品牌建设,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深化产业开放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4、六大重点项目:高端数控机床工程、海洋工程装备工程、航空装备工程、卫星与应用工程、轨道交通装备工程、集成电路装备工程。

南方日报记者李凤翔张子军(Li Zhang Zijun)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