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后”
触电击“:主业竞争压力下,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
王立戈
【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在个别汽车电子产品布局上取得突破,但汽车电子集成度有待提高。外资零部件企业可通过通信、环保等技术标准提高技术门槛
“华宇汽车(.SH)已与江森自控签署保密协议,收购其汽车电子业务,进入不具约束力的报价阶段,4月4日是第一阶段报价的最后期限,报价应在10亿美元左右。一位接近摩根大通的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上述人士还介绍,华域汽车是国内最大的独立汽车,在内外饰、功能总成等业务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汽车电子业务属于公司的短板。
“华域汽车在上两个五年计划中部署了功能总成零部件,外资在内外饰件方面对本土零部件企业不构成技术壁垒。公司需要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一位接近华域汽车的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从全球汽车行业趋势还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来看,未来几年汽车电子业务都非常有前景,这也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新当选的世界汽车工程师联合会主席、一汽集团副总工程师李军表示,去年全球汽车电控市场规模达到1900多亿欧元,但属于中国的不到2%。
主营业务承压
日前华域汽车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至57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8%至31亿元。公司主营业务为内外饰、功能总成件、热加工三大类,其中,内外饰件、功能总成件分别占公司2012年净利润的52%和45%。
光大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内外饰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具有全球竞争力,未来营收将持续增长,但公司业务面临来自民营企业的成本压力较大;功能部件业务是公司的优势业务,其多家合资企业都是与全球市场细分市场排名前三的合资企业,随着国内汽车行业技术升级,功能部件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望保持高位。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热加工行业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未来该业务将控制规模。
除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作为中国最大的独立汽车,华域汽车还需要进入外资牢牢控制的汽车电子领域,打破技术壁垒,获得新的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傅玉武告诉本报记者,虽然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崛起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但横向比较会发现,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 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领域。
“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在个别汽车电子产品布局上取得了突破,但汽车电子的集成度有待提高。事实上,有些技术门槛并没有那么高,外资零部件企业可能会通过通信、环保等技术标准提高技术门槛。“一位外资中国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汽集团 (.SH)下属负责人也告诉本报记者,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低端市场,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好,但在高端汽车电子市场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
约翰逊自制摆脱包袱
“收购江森自控的汽车电子业务将有助于上汽集团在汽车电子业务领域。上汽集团的业务以发动机电控模块为主,华域汽车收购的以车身电子业务板块为主,未来将与上汽集团现有的汽车电子业务板块联动,不构成行业内竞争。“接近华域汽车的人士说。
华域汽车也是江森自控希望找到的买家。3月初,江森自控宣布已邀请投资银行摩根大通( Chase & Co.)负责其汽车电子业务的出售。作为美国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江森自控面临着利润率低、欧洲汽车产量下降以及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加剧的压力。江森自控
披露的信息显示,2012年度江森自控汽车电子业务的销售额为14亿美元。(2011年
10月至2012年9月),而同期汽车内饰业务的销售额为41亿美元。江森自控在建筑、电池和内饰领域位居世界前三,但其汽车电子业务远远落后于前三名。
“现在欧洲市场低迷,江森自控希望将其有限的研发资源和项目投入到建筑和电池等业务领域江森自控 楼宇,因此希望以平庸的业绩出售汽车电子业务板块。上述接近摩根大通的人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