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疫情一拖再拖、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的背景下沈阳楼宇自控公司,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发展,充分体现了国内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在辽宁沉阳,作为港资高端商业地产的代表项目,沉阳市政广场66迎来了在沉阳发展的第十个年头。
得益于国内整体防疫控制良好,零售市场持续回暖。恒隆旗下包括沉阳市政广场66在内的高端商场2021年销售收入将录得30%的增长,保持稳定乐观的业绩。尽管去年沉阳疫情屡屡爆发,但沉阳市政府广场66的营业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商业地产项目不再局限于满足消费。” 沉阳市政广场66总经理施一表示,我们将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经营环境,持续推进商业创新,为客户打造品质生活空间,携手并进与商业伙伴和社会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
沉阳市政广场66号总经理施毅
引领“首店经济” 科技赋能商业
自2012年开业以来,沉阳市政府广场66号吸引了150多家商户入驻。例如,、Lou 、Roger 、 Chen、等众多国际时尚品牌都是首次进入东北地区。不仅如此,沉阳恒隆还汇集了卡地亚、阿玛尼、伯爵、赛琳等众多国际顶级品牌的旗舰店。受其带动,沉阳“首店经济”如火如荼。
多元化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一直是沉阳市政广场66探索高品质客户体验的关键举措。“我们的会员计划‘恒隆会’(House 66)是利用科技赋能商业的成功案例。” 在施一看来,“恒隆会”利用大数据制定更高效的租赁策略,配合一系列会员有限公司配套服务,为客户带来真正独一无二的体验。“再比如,我们利用技术优势推出了寻车功能和停车场电子收费系统,以提升客户体验。2019年,我们将全面推出一个综合系统,不仅支持移动支付,还无缝记录来自“恒隆会”会员系统的奖励积分。并在商场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和推广。”
“在商业中心品牌的引入和业态创建上,我们始终关注当地的消费需求和习惯,秉承‘只选对的,只做对的’的理念。” 施一表示,沉阳市政府广场66致力于打造顶级的商业运营能力,先进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优质的服务管理水平,为沉阳带来新鲜、高端、时尚的消费和社交生活体验,引领高品质生活。终结生活方式,同时助推城市消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商业环境赋能。
秉承“客户至上”热心公益
沉阳市政广场66秉承恒隆地产“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以顾客的购物、娱乐、社交为出发点。,为沉阳市民带来引领国际时尚、艺术奢华的生活方式。
作为沉阳公认的城市地标,高达360米的沉阳市政府广场66号主楼至今仍是“沉阳第一高”。除了购物中心,88层的写字楼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位于其中的超五星级康莱德酒店直通购物中心,堪称新申城时尚地标。
从与康莱德酒店合作举办“云上”周年私人派对,到与新一代纸艺艺术家共同展示公共艺术装置,再到邀请国际钢琴家现场演奏,沉阳市政府恒隆举办的系列活动都变成了准备。一场备受瞩目的城市级高端时尚盛会。在2021沉阳航拍大赛中,沉阳市政广场66不仅打造了一场唯美的视觉盛宴,更以“最美天际线”的城市品牌向世界展示了沉阳“新一线城市”的潜力。无限的潜力和无尽的机会。
在为沉阳市民带来国际时尚和艺术奢华的同时,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沉阳市政府66广场始终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贫困小学、社区等捐助“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防疫包”,向高校捐赠测温设备。沉阳市政府广场66还为所有参与沉阳防疫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专属的“爱心福袋”,以及手写祝福卡。不仅如此,沉阳市政广场66还沉阳第一家为外卖小哥设置保温柜的商业广场,在寒冷的冬天,为外卖提供暖心的热饮。
事实上,早在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沉阳市政府广场66就立即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组,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合作,为租户提供租金减免措施,缓解因疫情引起的疫情。公司带来的经营压力,将与商家一起共渡难关。
践行“双碳”理念,展望未来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恒隆的核心价值之一。沉阳市政府66号广场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际理念。商场及写字楼荣获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能源与环境设计领导力——核心与外壳类别”LEED金奖。
可持续性的概念也以各种跨界形式展开。2022年1月起,沉阳市政府66广场将与互联网环保回收平台“飞蚂蚁”合作,在商场北院开展旧衣环保回收活动。
2020年底,恒隆地产公布了一系列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指引,涵盖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管理、可持续交易和福祉四大优先议题。在运营过程中,沉阳市政府广场66不断优化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即使在气温升高的情况下也能降低电能消耗。同时,通过改造老化或低效的设施、实施各种节能措施、优化建筑设施的运行时间表,也正在减少碳排放。
施毅认为,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沉阳在公共空间体验、居住舒适度、市民出行和待遇等方面逐年提升,展现了东北振兴的内在动力。“对于未来高端商业地产的发展,我们将继续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尝试新业态,努力开拓新的业务板块,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据介绍,“监控、计算、监控一体化”技术是霍尼韦尔为智能楼宇赋能的创新。在本届进博会“能碳双控,数字智能先行”展区,霍尼韦尔智慧能源碳管理解决方案实现建筑感知、连接、协同、控制的全方位闭环管理,对建筑进行管控能源消耗。定量溯源、分析优化,结合智能算法,通过云边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持续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21世纪》:本届进博会,霍尼韦尔智能楼宇技术集团的展品有哪些亮点?
李野:霍尼韦尔是第一批承诺参加首届进博会的全球企业。今年是霍尼韦尔连续第五年参展进博会。今年,霍尼韦尔展区瞄准可持续发展主线,从能源转型、航空交通、智慧建筑、智慧供应链、医疗健康等五个应用领域向观众展示了60余款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两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在中国推出。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霍尼韦尔智慧能源碳管理解决方案集成了公司前沿的软硬件产品。摸清建筑内电气设备的运行规律,对建筑能耗进行量化、追溯、分析和优化;结合智能算法,通过云边协同控制策略达到科学调节用电负荷的效果,进而打造“柔性”能力 低碳节能建筑帮助客户实现持续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高效率。
《21世纪》:建筑运营在减碳方面有哪些重点?
李野:霍尼韦尔致力于维护健康、安全、舒适和节能的建筑运营。霍尼韦尔能碳双控智能管理平台将一系列霍尼韦尔最新的传感器、网关和终端执行产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使楼宇实现能源管理的全自动。
霍尼韦尔拥有位置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水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烟雾探测器、视频监控设备、智能门禁设备等多种高效传感技术。这些技术相当于人类的“五感”,可以有效采集建筑物内部的能耗信息。
《21世纪》:霍尼韦尔有哪些创新技术可以帮助建筑业减排?
李野: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需要通过“中枢神经”——互联网网关进行传输。霍尼韦尔拥有数十种物联网网关技术,可以有效地收集、转换和统一来自一百多种不同设备和不同通信协议的数据。
这些数据将统一传输到“大脑”——云平台,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随着霍尼韦尔智能建筑技术集团对全球超过1000万栋建筑的运行和检验,我们的智能算法历史更悠久,并不断迭代升级。
根据算法得到的结果,“手脚并用”——现场执行器将快速响应,快速准确地控制建筑物的温度、温度和空气洁净度,帮助客户找到最舒适、安全的环境,智能和节能的环境。平衡点,真正实现“监”“算”“控”一体化。
凭借多年在建筑节能闭环方面的积累,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算法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霍尼韦尔智能建筑技术集团可以为建筑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切实贡献。
《21世纪》:如何理解“智能建筑”的概念?我国建筑智能化现状如何?
李野:智能建筑涵盖的领域很广,很难做一个准确的定义。业界也在不断思考和构想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的理想形态和场景。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筑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相似的。在微家庭场景下,智能家居的理想形态是减少人工操作,不断增强感知、计算和执行能力,如窗帘、灯光、空调、音箱等。匹配用户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状态,实现自动调整,无需过多人工干预。而现在的智能建筑也在不断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中国楼宇智能化的现状,从楼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来看,中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中国在智能楼宇数字化赋能方面发展非常迅速。作为智能系统专家,霍尼韦尔非常重视在中国本土的研发能力,以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霍尼韦尔楼宇自控系统,贴近市场。我们也将继续致力于从软件、数据和服务三个方面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打造更易用的标准化通用解决方案,帮助业主打造更健康、更安全的建筑建筑环境。考虑到运营效率,确保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21世纪》:采用更多低碳技术是否意味着牺牲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李野:霍尼韦尔认为,经济效益与绿色低碳转型是相辅相成的。例如,自 2004 年以来,霍尼韦尔运营和设施的温室气体强度降低了 90% 以上,能源效率提高了 70% 以上。此外,霍尼韦尔自2010年以来实施了6100多个可持续发展项目,平均每年节省1.05亿美元的成本。
霍尼韦尔越来越多地将企业运营作为技术创新的试验场。在减少运营和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霍尼韦尔尽可能使用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并通过自身在企业中的应用实现技术测试和改进。同时,霍尼韦尔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多种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形成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以霍尼韦尔亚太总部大楼为例,霍尼韦尔的楼宇集成平台涵盖楼宇管理、生命安全、安防、自动识别、业务和通信系统,帮助楼宇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平台同步监测分析各子系统的能耗等数据信息,不断提升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优化。在原有绿色节能的基础上,新建筑的用电量较开始使用时降低了约10%。
《21世纪》:霍尼韦尔如何平衡绿色低碳与成本支出的关系?
李野:绿色低碳与成本支出之间存在螺旋关系。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需要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模块化、标准化,降低二次开发成本。这是一个成本不断优化的过程。此外,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也不断致力于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行业生态系统,以找到性能和成本方面的最佳解决方案组合。例如,我们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提升集团解决方案的成本竞争力,让更多建筑节能、安全、舒适、健康。
不仅如此,霍尼韦尔的很多解决方案还可以对设备进行一些预测性维护,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成本。例如,在空调或汽车中,霍尼韦尔的传感器可以感知各种部件的噪音和振动,从而了解运行状况,帮助维护人员及时准确地维护设备部件,从而增加使用寿命并减少整体故障排除。减少了人力和时间的成本,也可以节省因元器件老化带来的额外能源消耗。
(实习生叶雨秋、董世杰也有贡献)
关注同花顺财经(),获取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