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上午,虹口区北外滩地区首座大楼5G智慧健康站在新华保大厦成立揭牌。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至17:00。“这个驿站的设立,让我们在北外滩地区工作的员工感觉很方便,也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在北外滩耀江国际广场大厦工作的侯晨说。
侯辰平时尿酸偏高,但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去医院检查。这几天,他听说北外滩大厦设立了卫生站医院楼宇自控系统,可以为大厦内的白领提供远程诊疗和送药服务,于是他远程拨打了北外滩社区卫生站的电话在他的手机上定位到新华保大厦卫生站。医生在服务中心诊治。经过诊治,医护人员也将药送到了侯辰居住的楼房。
虹口区北外滩正迎来新一轮开发建设。目前,拥有商厦100余栋,办公人员近10万人。为更好支持北外滩开发建设,为楼宇上班族提供就近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虹口区依托5G技术先导示范区,将智慧健康站从居住小区延伸至外滩。楼宇楼宇以适合上班族的智慧健康产品、有兴趣的在线实时问诊、远程诊疗,为在北外滩地区工作的白领提供健康服务。这也是该地区建设完整的智慧健康站网络的重点之一。
记者在5G智慧健康站看到,该站配备了10项健康体征自助检测设备,包括:身高、体重、体脂、体温、血压、血氧、心电图、血糖、胆固醇、尿酸等检查。自助测试区、自我评估区、干预指导区和健康教育区是开展测试评估干预的四个区域。同时,北外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由家庭医生、护士、志愿者组成的楼宇健康管理团队,覆盖白玉兰、中远、建工、恒大等周边楼宇上班族。
据北外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永华介绍,5G智慧健康站可为上班族提供在线问诊、远程诊疗、预约、转诊、档案查询、智能疫苗接种等17项基础服务,核酸检测、登记等,以及基于医防结合的慢病管理、心理咨询、口腔保健、中医养生等多元化定制化增值服务。“同时,围绕上班族健康诉求,提供签约服务清单,形成一体化健康管理闭环,管理中青年健康。”
虹口区卫健委负责人表示,虹口区正逐步将智慧健康站从居民小区向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延伸,让家庭医生合同管理进一步覆盖来自关键群体的全部人口。此次在北外滩核心区的楼宇内设置5G智慧健康站,可以更好地服务北外滩地区楼宇办公的上班族,助力他们为北外滩的开发建设贡献力量。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等概念日益兴起,人们对建筑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楼宇管理员”由此进入大众视野。
日前,舟山技师学院与舟山市星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再次“携手”,通过全新学徒制培养智能楼宇高级管理人才。这也标志着我市传统物业管理将逐步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智能楼宇越来越多,管理人才紧缺
什么是智能建筑经理?是从事楼宇智能化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运行维护的人员。通过这些人员,可以提升楼宇管理品质和运营能力,凸显物业服务价值,保障整栋楼宇安全高效运行。
“智能楼宇管理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是随着近年来智能楼宇的增多而诞生的。” 舟山技师学院技能人才测评中心主任孙舟表示,与传统的物业管理不同,高层智能化建筑的管理更需要重视。“含金量”高。
由于楼宇智能化涉及的专业多,配套产品技术复杂,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精通楼宇布线、安全防范、消防系统建设等。锅炉工、装修工等多项技能合而为一。
随着智能化系统开始向各个社区和楼宇普及,市场对楼宇智能化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据了解,智能楼宇管理师已被国家应急人才办公室列为国家紧缺的12类人才之一,需求量在100万至150万左右。在二线城市,他们的月薪在6000-8000元左右,在一些一线城市,甚至可以达到几万元。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楼宇自控证书,定向培养
“楼宇智能管理是一个朝阳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事业前景良好。” 孙舟表示,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的增多,未来行业管理人员的短缺将持续存在。
兴港物业公司副总经理张晓亮告诉记者,2016年,公司与舟山技师学院合作,培训了40名中层智能楼宇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将继续对智能楼宇管理高级工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并考核合格后,颁发高级工证书。”
据介绍,此次共有44名学生。教学计划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制定。一年学制采取理论、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技能、专业水平等方面。
培训内容涵盖楼宇自控等一系列相关知识,使学员掌握智能楼宇设备和系统的操作、应用和维护,具备操作和管理火灾报警及安全防护系统、智能弱电等系统的综合能力当前的项目、通信系统和网络。.
舟山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全新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点带面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的智慧建筑高级管理人才。时代的发展是会培养的。
数字化管理彻底改变传统物业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增加,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也面临着转型升级。智能化正逐渐成为物业管理和服务的发展趋势,将成为楼宇经济新的增长点。
“除了积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物业管理人才外,我们近年来也在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张晓亮认为,用数字化管理创新传统物业模式,是提升服务质量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兴港物业作为本地行业的领跑者,开发了运维大数据平台、设备巡检、保洁巡检、综合巡检等智慧管理软件,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现代、智慧办公和学习环境。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管理形式,从多方面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能源效率和人力资源利用率,使企业降本增效。
“目前软件系统还处于内测阶段,待成熟后将在我市临港大厦、香港国际、远洋文化艺术中心等建设集群中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物业管理水平和业主满意度的提高。大力支持。” 张晓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