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江森自控国际有限公司宣布以132亿美元人民币917亿元出售Power
时间:2023-01-04    

当地时间11月13日,江森自控国际有限公司宣布以1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17亿元)的价格向加拿大 ()及部分机构投资者出售其汽车电池业务。 这是江森自控自 2016 年与泰科国际合并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届时江森自控将成为建筑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纯粹”供应商。

出售电池业务

扣除税项和交易相关费用后,交易的净现金收益预计约为 114 亿美元。 江森自控计划斥资30亿至35亿美元偿还债务以维持投资信用评级,并将剩余收益返还给股东。 该交易预计将于 2019 年 6 月 30 日完成,更多细节将在交易完成时公布。

在江森自控内部,电池业务、电源(电源解决方案)部门拥有 15,000 名员工。 预计出售后,该部门原管理人员仍将负责业务运营。

出售电池业务的价格与此前外媒报道的价格将在130亿至140亿美元之间一致。 对于江森自控来说,电池在其收入中占据了很大比重。 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的整个财年,江森自控营收314亿美元,其中电池贡献了80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江森自控每年生产和销售约1.54亿只用于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的铅酸蓄电池,用于全球1/3的汽车。 虽然利润率高,但一直是资金密集型业务。 对于约翰逊来说,自控会占用大量的资金,从长远来看并不是很有利。

从汽车供应商到建筑供应商

“今天的公告是江森自控业务持续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表示,出售电力部门是为了精简业务,提高财务灵活性江森自控楼宇优势,并为江森自控的智能楼宇项目创造更多机会。 交易完成后,江森自控将专注于楼宇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及楼宇门禁和灭火系统。

据了解,江森自控原为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 它成立于 1885 年,总部位于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 它是世界上第一家恒温器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和座椅的独立供应商。 它是汽车零部件和建筑设施的世界领先者,其中汽车业务占其销售额的 2/3。

江森自控几年前开始转型。 2016年初,江森自控与消防安全巨头泰科国际宣布合并成立江森自控国际,泰科位于爱尔兰科克的总部作为新公司的总部。 位于密尔沃基的前江森自控总部将成为新公司在北美的主要运营总部。 合并的第二年,前泰科CEO成为新公司的CEO。

合并后,江森自控不断调整业务方向。 2016年底,剥离汽车座椅和汽车内饰两大业务板块,成为独立上市公司安道拓。 次年,江森自控以 20 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安全设备部门 Scott 出售给 3M,以偿还债务。

作为最后一步,江森自控同意将其仅存的汽车业务,即电池部门,出售给加拿大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 (Asset Inc.) 的 和一些机构投资者。 Asset 总部位于加拿大,管理着超过 2850 亿美元的资产,投资领域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私募股权等。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明洪泽

股东、董事、监事、高管再次拟减持,智控(.SZ)股价更惨。

11月20日晚间,智能自控披露股东减持预案。8名股东拟减持不超过4.72%的股权。减少的原因都是个人资本需求。8名股东中,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5名。

若按11月18日收盘价7.62元/股计算,上述8名股东减持高位,合计套现约1.2亿元。

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管忙于减持,原因有二:一方面,智控股价大幅下跌,股东财富缩水。自2018年5月阶段性高位以来,智控股价累计跌幅超过50%。另一方面,智能自控的发展陷入瓶颈,让股民看不到未来。

2017年,智能自动化通过IPO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0.63亿元。八年后的2021年,净利润为0.63亿元,与2013年持平。在此期间,净利润没有出现大幅波动。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4800万元,同比增长近20%,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

8股东集体减持

智能自控迎来最大股东减持,这也是第四轮股东减持。

最新公告显示,智控8名股东将集体减持。

具体而言,股东李耀武、李春熙、孟少新、吴伟、孙明东、杜学军、沈健飞、钟培亚等分别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300万股、332.5万股、332.5万股股、200万股、149股。10,000股、148万股、540,000股、540,000股。计划减持总量不超过15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2%。

目前,上述8名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约92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7.72%,接近30%。

若上述8名股东减持完成,按本次减持预案披露前一交易日11月18日收盘价7.62元/股计算,8名股东共计套现约120股。万元。

上述8名股东中,李耀武、李春熙、孟绍新均为持有智控5%以上股份的股东。吴伟不仅是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还是公司的董事。孙明东为公司监事,杜学军、钟佩雅为公司高管,沉剑飞为公司董事、高管。

值得一提的是,沈建飞不仅是公司董事、高管,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沈建标的弟弟。

智能自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并非首次。

智能自动化于2017年6月5日登陆A股市场,2019年9月8日晚间,公司披露,股东李耀武、李春熙、孟绍新,现任董事、监事高武伟、杜学军、孙明东、陈艳等拟减持不超过11​​3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0%。

此次杜学军套现约865万元,陈妍和孟绍新分别套现929万元和2108万元。三人完成减持计划。吴伟、孙明东完成减持计划过半。坚持规划。

2020年10月23日晚间,智能自控披露了第二轮减持预案。依旧是李耀武、李春熙、孟绍新、吴伟、孙明东、杜学军、陈艳、钟培亚等8名股东,仍拟减持不超过3.41%的股权。

此次,李春熙、孟绍新、陈艳分别减持230万股、195万股、120万股,对应套现金额分别为1479万元、1281万元、769万元。其余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未实施减持计划。

2021年10月8日,智控披露第三轮股东减持预案。李耀武、李春熙、孟绍新、吴伟、杜学军、沈剑飞、钟培亚等人拟减持。

在本次减持计划中,吴伟减持220万股,套现约1450万元。李耀武、李春熙、孟绍新合计减持658.03万股,套现约4508万元。

股东密集减持,智控股价持续下跌。此前复牌后,2018年5月楼宇自控市场规模,公司股价达到每股17.33元的阶段性高位。2022年11月23日收盘价7.25元/股,累计跌幅58.17%。

负债率五年上升26.73个百分点

股东继续减持,股价继续下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智能自控的运行性能不尽如人意。

智控成立于2001年,2017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从事智能控制阀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检测维修服务。是专业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全系列智能调节阀。国家级阀门产品专精特新企业。

近年来,智能自控不断提升自有调节阀产品在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传统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开发了新能源、新材料的技术、产品和客户。

关于核心竞争力,智控表示,专注于流体精密控制的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的开发,深耕提供各类气动、电动直线行程和旋转行程控制阀和开关阀。工业自动控制领域。作为国内控制阀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可为客户提供千余种不同型号规格的控制阀,可为客户提供各种严苛工况下的流体控制解决方案。

但智能自动控制的运行性能一直未能有效突破。

上市前,2013年至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4亿元、2.86亿元、2.55亿元、2.74亿元,停滞不前。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6300万元、5400万元、4300万元、4600万元,呈下降趋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简称扣除非净利润)分别为6000万元、5000万元、4200万元、4500万元,与净利润变化趋势相同.

上市后,2017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7亿元、3.76亿元、4.77亿元、5.52亿元、7.34亿元,逐年增加。2021年营业收入较2013年增长约1.7%。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4800万元、6300万元、7000万元、5700万元、6300万元,小幅波动,基本持平。2021年净利润与2013年持平,同期扣非净利润趋势与净利润一致,同样停滞不前。

总体来看,2013年至2021年的九年时间里,公司经营业绩呈现收入增长但利润不增长的态势。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15.63%,实现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19.21%。虽然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0%,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

一个突出问题是智能自控的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2017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8.95%,2021年末为52.14%,四年上升23.19个百分点。如果以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作为参考,今年为55.87%,比2017年9月末的29.14%上升了26.73个百分点。

截至9月末,智控的账面货币资金为5200万元,而短期债务为3.21亿元,偿债压力较大。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