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美国微芯科技公司将以太网连接扩展到工业网络的最边缘
时间:2023-07-28    

随着数字网络越来越多地连接机器、生产线设备和机器人,智能制造正在提高自动化效率。 对于工业物联网 (IIoT) 至关重要的运营技术 (OT) 和信息技术 (IT) 网络依靠以太网来实现互操作性、更快的数据传输和安全性。 Inc.(美国科技公司)今天推出了新的解决方案系列——T1S PHY,它将以太网连接扩展到工业网络的最边缘,简化了架构并降低了设计人员的风险。

新型以太网物理层 (PHY) 收发器是高性能、小尺寸设备,可与标准系统设备(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而这些设备以前需要自己的通信系统。

借助该设备,OT 和 IT 系统中的完整以太网基础设施可以扩展到网络边缘。 该设备不再需要网关,而过去需要网关来互连不兼容的通信系统。 单对导体降低了成本,而多叉总线结构减少了对昂贵交换机的需求并增强了可扩展性。 多个节点可以在同一条总线上运行,具有高数据吞吐量。

楼宇自控控制系统_楼宇自控的总线_总线自控楼宇接线图

、 和以太网PHY是业界首款按照IEEE发布的最新-T1S单对以太网标准设计和验证的产品。 -T1S 解决了使用多种互连技术为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系统集成等工业应用创建全以太网架构的挑战。 这种配置可实现多叉(总线)拓扑,减少电缆,可在印刷电路板上开发,至少有8个节点,支持不小于25米的范围。

全以太网基础设施通过使用通用通信和安全机制来简化架构,从而降低设计新系统时的成本和风险。 以太网的其他优点包括使用独立于物理层速度的相同协议以及在已建立的安全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中运行。

施耐德电气互联系统项目负责人表示:“-T1S技术为我们的端到云集成提供了优势,以更简单、更经济的方式连接产品、控制系统、软件和服务。这项技术将有助于充分利用我们的能源和资源,促进各方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工业系统架构师和设计人员来说,许多不同通信设备和技术的互连通常很困难且容易出错。使用 -T1S 以太网可以简化这些互连并提高互操作性和速度,这在工业环境中至关重要。”

楼宇自控控制系统_总线自控楼宇接线图_楼宇自控的总线

扩大了工业应用的产品阵容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微控制器 (MCU)、微处理器 (MPU) 和带以太网接口的交换机楼宇自控的总线,以及开发工具、评估板和支持。

开发工具

参考设计、软件驱动程序、系统模拟器和评估板现已上市,支持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轻松使用以太网 PHY。

供货情况和定价

如需了解包括定价在内的信息,请联系销售代表。

“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21世纪的工业领域,新一轮“制造强国”的竞争已经拉开帷幕。 虽然实施路径各有侧重,但问题的意义都是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降本增效。 为此,工业物联网被视为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那么,工业互联网到底有怎样的“魔力”呢?

当我们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时,智能制造的整个产业链包括:工业软件和数据库的信息采集和处理; 工业以太网、传感器和RFID的网络传输和传感器识别; 配备机器视觉完成自动化产线集成及设备生产。 整个过程中,各类资源要素通过通信网络的数据链路连接起来,实现“机器、数据、人”三要素的互联互通。 对此,工业互联网承担的“重任”可以概括为四个现代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自2012年“工业互联网”概念提出以来,随着市场的快速增长,国内外各平台仍处于混战状态,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在数据采集(OT)层、数据传输(CT)层、数据计算(IT)层,面临开发难度大、网关支持协议有限、算法与工业数据深度融合困难等问题。 此外,还存在信息安全、个性化等挑战。

作为工业领域的开发和技术管理者,如何在深入了解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夯实工业互联网所需的基础技术? 10月23日,由CSDN、长沙软件园主办的“2021长沙中国1024程序员节”将在长沙盛大开幕。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背后的技术力量”作为重点论坛将从“IT、CT、OT融合升级”、“应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工业大数据架构与软件技术体系”、“领先平台技术实践分享”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追溯工业互联网如何推动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七位工业制造领域的顶尖专家和意见领袖。 他们分别来自著名数字化和自动化企业西门子、施耐德,知名ICT提供商华为,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卡奥斯,国际传感器行业协会创始人北京四维纵横,中联重科孵化的中科云谷,全球物联网综合数据库。

10月23日相约“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背后的技术力量”

施耐德电气中国首席信息安全官王勇表示,数字化、IT/OT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决定了未来行业的趋势。 如何在传统、封闭的OT环境中高效、可靠地使用新技术? 去年11月,施耐德在中国推出了基于系统级可执行建模语言的开放式自动化平台“”。 本次论坛中,王勇将通过技术性能的详细讲解以及施耐德的个人案例,阐述如何利用IT技术服务OT的最新趋势。

王勇施耐德电气中国首席信息安全官

王勇,电子计算机专业毕业。 数十年工业自动化、网络及信息安全行业经验。 曾从事产品研发、市场策略及行业推广、销售支持等职务。 担任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与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同时是国际/JWG13工业过程测控与系统设备安全、TC65/JWG14工业自动化能效、TC65/WG10工业过程、网络与系统信息安全、TC65/SC65E/等工作组成员。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对工业大数据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孤立的IT域大数据架构和OT域大数据架构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实现两个行业的数据融合,打通IT域和OT域的大数据孤岛,是两个行业全面融合的基石。 在北京四维纵横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姚延东的报告中,他将介绍新一代工业大数据如何解决工业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和使用四大问题。

西门子楼宇自控架构_西门子楼宇自控系统软件_西门子楼宇自控系统

姚延东 北京四维纵横数据有限公司创始人

姚延东,原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中国开源社区创始人,中国开源社区常委,1024数字基金会(非营利组织)联合创始人。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拥有多项国内外云计算和大数据专利,着有《:从大数据战略到实现》一书。 在系统和存储部门工作了 6 年之后,于 2010 年加入。 自开源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和开源社区的发展。 用户包括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京东云等。2020年创立四维纵横,设计开发面向IoT、IIoT的超一体化时空数据库。

智能制造需要前瞻性部署一批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应用标准。 与大家熟悉的5G、AI相比,数字孪生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在工业领域也不例外。 但展望未来,数字孪生很可能成为工业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力。 对此,华为EBG制造全球副总裁、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方志刚将从研发和创新的角度讲述数字孪生将为工业制造带来的变化。

方志刚 华为EBG制造全球副总裁、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

方志刚,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后赴英国伦敦学习工业工程并获得博士学位。 他于1995年加入IBM咨询服务部(原普华永道咨询部),并于2007年加入西门子,专注于为制造、钢铁和石油行业的大客户提供信息规划。 拥有在美国和日本实施大型IT项目的工作经验。 主编《复杂装备系统的数字孪生》《数字孪生在行动》,合编《工业4.0在行动: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之路》《智能制造之路:数字化工厂》。 他是 IEEE/IET、ORS 和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院士。

实现IT与OT的融合,需要CT的连接。 传感器作为重要的连接硬件,使机器通过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语义理解实现“自主决策”。 国际传感器工业协会(MSIG)全球理事丁先锋认为,作为硬件的传感器和作为软件的人工智能的交替崛起是物联网时代的主旋律。 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是物联网,将物理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从而改变物理世界的运行效率。 为此,丁先锋将通过数十年的行业经验带来他的方法论。

丁先锋 国际传感器工业协会(MSIG)全球总监

丁先锋,感知认知专家、数字化转型专家,在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多年经验。 曾任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物联网分委会主席、阿里云物联网事业部CTO、工业互联网首席科学家。 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西门子楼宇自控架构,除了对云原生和微服务有深入的理解外,他对利用云原生的企业OT转型也有深入的研究。 此前,他曾担任华为传感器应用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 早年在硅谷工作的15年,他曾担任 首席算法工程师、博世传感器应用工程经理、英特尔传感器系统首席架构师,因此对传感器和半导体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 此外,他还是自动化学会理事和国际传感器工业协会(MSIG)全球理事。

人工智能作为各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力量,也有望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可以实现“工况自感知、流程自学习、设备自执行、系统自组织”。 但不得不说,AI技术与工业数据的深度融合依然困难重重。 底层AI技术如何适应工业领域各种场景的应用需求? 中科云谷AI团队负责人、数据科学家张宝华将带来他的答案。

张保华,中科云谷AI团队负责人,数据科学家

西门子楼宇自控系统软件_西门子楼宇自控架构_西门子楼宇自控系统

张宝华,博士来自丹麦奥尔堡大学,研究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运筹优化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包括智能制造、企业智能运营等领域。 曾任远景能源高级算法工程师,开发并交付了多种智能应用,包括风机故障诊断预警、风电场能源管理系统等。发表SCI论文8篇,EI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荣获美国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 这是制造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作为一家拥有174年历史的老牌工业企业,西门子是全球电气化、数字化和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 本次论坛上,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软件与系统创新部研发总监翁长伟将从工业数字化的角度分享工业互联网背后的架构逻辑和软件技术体系。 从“数字”到“智慧”,西门子将为行业带来哪些不可或缺的技术视角?

翁长伟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软件与系统创新部研发总监

翁长伟,西门子全球认证软件架构师。 专注于系统与解决方案架构、企业架构与中间件、云原生与大数据架构。 参与并主导了多个大型工业软件和平台的研发,涉及制造、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医疗等领域。

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杆,有哪些技术实践? 为此,海尔卡奥斯CTO、本次论坛制作人盛国军将分享来自中国的技术实践。

盛国军 海尔卡奥斯 CTO

盛国军,字毛健,毕业于浙江大学。 2012年加入海尔集团,历任海尔电子商务CTO、海尔电器集团CTO、海尔卡奥斯CTO。 20多年互联网公司及传统多元化集团技术管理经验,赋能企业完成物联网创新能力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担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 着有《技术运营——海量资源精细化运营实战》一书。

与七位行业领袖见面,我们将“不见不散”~

2021科技英雄会,长沙岳麓论英雄!

聆听先进计算和人工智能顶尖技术专家的实践经验和前瞻思维,关注国家先进计算政策的技术导向,聆听一线技术专家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追随顶尖学者和科学家的全球视野,为我们理解新时代先进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新思路。

2021科技英雄会,长沙岳麓论英雄! 其中有很多大牌明星和耀眼的明星。 欢迎程序员们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到长沙参加这场专属于程序员的技术大会,与技术英雄和领袖共同探讨,交流知识,探讨挑战和机遇。 除了这场技术盛宴之外,还有开源黑客马拉松、程序员投诉大会、DEBUG突破赛、创新产品展示、现场体验等众多特色活动! 科技金秋已至,下一个春天是谁的春天? 更多精彩内容需要更多热情的你怀着热血的心去长沙,去现场一探究竟!

1024程序员节,长沙等你!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