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青岛楼宇经济再添“新地标”半年亿元楼宇已达25座
时间:2023-08-24    

半年时间就有25栋亿元楼宇,楼宇经济税收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这个振奋人心的数字背后,是崂山区多年来不断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动“楼宇经济”的能量层次变得更强、更厚,“楼宇经济”的天际线已变得更高更有韧性——6月,上实中心双塔T1、T2正式投入使用,高度达201.8米,为崂山区沿海“最高”,再添一处“新地标” ”为青岛楼宇经济的发展。 截至上半年,崂山区25栋楼宇税收收入已超亿元,楼宇经济全规模税收收入超百亿元。

“楼宇经济”是青岛近年来规划中的高频词。 2022年发布的《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楼宇经济增长规划”。 日前,青岛市更是出台了楼宇经济领域的制度纲领性文件。作为青岛楼宇经济的高地,崂山区的“亿元楼宇”无论是数量还是“含金量”都是青岛楼宇经济发展的标杆,那么,如何更好地“向天借地”打造“天上聚宝盆”呢?又有了新的“布局方式” ”在崂山区。

近日,崂山区牵头发布首个区域性三年行动计划——《崂山区打造经济“高端引领”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 《规划》),明确到2025年,新建和新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及配套设施面积不少于300万平方米,亿元以上建筑物不少于50栋。街区、20亿元建筑力争实现“0”突破,建筑经济税收总额将达到240亿元。

从空间借力到建筑集聚,从自发跟随到自觉引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 如今,建筑经济在青岛崂山区的土地上快速增长,为推动崂山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示范窗口区贡献“建筑力量”。

支持发展“新高度”! “亿元大厦”背后的“方向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楼宇经济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青岛高度重视楼宇经济发展,一直努力拓展更多“向上”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有80多座“亿元楼宇”。 在2023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是今年工作重点之一。

今年7月初崂山区楼宇自控系统招标,《青岛市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正式印发,提出实施10大专项行动。 共有15栋楼,5栋价值20亿元。

随着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完善,崂山区也更加清晰了“楼宇经济”的未来风格,并印发了《崂山区楼宇经济“高端引领”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 -2025年)”,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新世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吸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健康等产业链企业入驻、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旅游等落户建筑,培育星级建筑不少于20个,特色建筑不少于20个,建筑专业服务岗位不少于25个。 加快建筑功能升级,创新运营方式,优化建筑营商环境,打造产业集聚区和企业。 形成集群式、集约式创新、要素融合、功能聚集的现代建筑经济格局。

如今,崂山区“亿亿大厦”聚集了一大批优质金融、总部、科技企业,服务大企业的配套产业链也不断完善。 金家岭金融集聚区的金融产业、株洲路国际创新园的科技创新板块、海尔云谷的“四新经济”生态圈如今“三箭齐射”,让崂山楼宇经济有了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

求空中陆地! “产业上楼”开辟城市发展新空间

楼宇经济是一种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经济形态,其背后需要庞大的经济腹地和产业集群的支撑。 从某种意义上说,楼宇经济的繁荣程度直接体现了整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活力。

崂山区虽然面积广阔,但可供开发的土地有限。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崂山区深入对标苏州、深圳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立足崂山实际,推动“产业上楼”,打造“垂直工厂”。 为崂山区经济发展积蓄新动能。

此次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加快“产业升级”提质,聚焦实体经济,依托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健康等。 四个“千亩”专业园区打破“横向”扩张的空间路径依赖,通过增加楼层荷载、安装高效快速货梯、配置卸货平台、吊装等辅助生产设施,建设新型高层工业建筑平台。

积极探索城市工业新型生产组织模式,鼓励引导传统优势制造业和主导产业强链条、补链条、延伸链条,促进具有先进性、总部性、成长性共同特征的企业集聚,形成“母厂+制造”的经济形态。 提高华瑞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巨峰光学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园区运营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扎根性,扩大创新外溢,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可见,“产业上楼”并不是简单的“升级”。 载体建设不仅要满足企业的各项基本生产需求,还要从运营服务角度助力推动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释放“经济红利”! 打造楼宇经济发展“崂山模式”

今年上半年,崂山100多栋楼房纳税总额突破100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2022年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名单出炉! 100亿以上的只有20个。 也就是说,崂山区这100多栋楼宇上半年的纳税总额超过了去年全国大部分县区的全年财政收入。

可见,楼宇经济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以建筑聚集生产、以生产兴业、发展建筑经济,也希望让更多的新兴业务或龙头企业的相关业务留在当地,增加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崂山区价值亿元以上的建筑将超过35栋,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位居青岛第一。 上海工业中心T3、光大财富管理大厦等建筑位列全市“亿元楼宇”之首。 2023年上半年,崂山区税收过亿元的建筑有25栋,比去年同期增加5栋。 纳入统计的100户重点楼宇中,登记市场主体2.3万户,同比增长约8%。 同比增长超过40%。

从《三年行动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崂山区对楼宇经济的规划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包含了科学性、系统性、长远性的思考和规划。

提到,崂山区将打造特色建筑集群,实施“楼聚产”工程,按照“楼有定位、招商有方向、招商引资”的思路,整合调动各类资源进行招商引资。产业有集聚”提高吸引品质,培育规模化、集群化、集聚化的高端特色品牌建筑,引导建筑以“一层一产业、一层产品”为方向形成特色鲜明的建筑发展新模式。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主要配套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产业集群助力加快“准亿元大厦”“准十强”升级万元大楼”。

同时,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两委一站”,将政务、商务、文化、生活等资源延伸至楼宇,探索在重点楼宇集聚区建立“楼宇服务超市”,形成“楼宇指挥员、楼宇指挥员”员工建设服务专员三级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楼宇营商环境,营造楼宇放心、企业舒心、员工舒心的楼宇发展氛围。

当前,崂山区建筑繁荣。 每栋大楼里,企业都在活跃。 穿过它们的人们,体现了该地区的生机与活力。 高楼大厦之间,他们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功。 它将成为崂山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通讯员:马宇飞)

3股迪马

公司简介:

公司前身为重庆重汽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按照《公司法》规定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于1997年10月9日注册成立。2000年7月31日批准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00]149号文批准,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重庆迪玛实业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6000万元。 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字[2002]68号文批准,公司于2002年7月10日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000万股,发行价格为15.80元/股,2002年7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业务范围:

房地产开发(按资质证书核定的期限经营); 制造、销售现金运输车辆、专用车辆及零部件(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车型组织生产、销售),上述车辆的售后服务; 经营汽车(不含轿车); 经营本企业生产的机电产品的出口业务(国家组织共管的出口商品除外),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及零配件的进口业务。生产、科研(国家实行经批准的企业经营的进口货物除外); 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设施的技术开发、销售,计算机系统集成、网络信息服务(国家有专门管理规定的项目除外)。

4 建瑞消防

公司简介:

楼宇自控ba_楼宇自控厂家_重庆楼宇自控

陕西建瑞消防有限公司是由陕西建瑞化工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根据郭宏宝、恒洲鑫投资、广州百聚亿、康通投资等15家自然人签署的协议, 2008年3月12日,原公司整体变更设立陕西建瑞消防有限公司。 公司于2010年9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业务范围:

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化工产品(监测、易制毒、危险化学品除外)、纳米材料的开发、生产、销售; 消防工程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消防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器材及器材的研发、生产、销售、维修、保养(特许项目除外); 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和禁止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企业来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以上经营范围中,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规定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内经营)

5亿纬度锂能

公司简介:

惠州亿纬锂能有限公司前身为惠州市金达电子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惠州亿纬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4日。10月15日2007年,公司召开成立大会,以公司全体股东为发起人,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楼宇自控,公司名称变更为“惠州亿纬锂能源有限公司”。 ”

重庆楼宇自控_楼宇自控ba_楼宇自控厂家

业务范围:

生产销售:锂一次电池、锂二次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碱性电池、锌锰电池、纳米新材料、电子产品、水表、燃气表、电表半成品及其配件制造,技术研发、开发与转让,货物进出口。 (以上不包括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需要前置审批和禁止的项目;需要资质经营的项目,必须凭有效资质证书经营)

6 重庆路桥

公司简介:

公司经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府函[1997]21号文批准,由重庆大桥建设总公司独家募集设立。 1997年6月3日至6月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立,交易系统发行社会公众股9000万股。 重庆大桥建设公司持有的股权由重庆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 公司注册资本3.1亿元。 同年6月18日,“重庆路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99年,原公司国家股持有人重庆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授权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持有公司国家股,国家股性质不变。

业务范围:

长江石板坡大桥、嘉陵江石门大桥、嘉华嘉陵江大桥、长寿湖旅游高速公路运营维护、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屋建筑工程(二级)、房地产开发(二级) 2); 销售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五金制品、金属材料(不含稀贵金属)、木材、工程机械。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