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和5G商用,智能建筑市场正在迎来爆发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如何参与智能建筑,国内外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一些成熟、先进的应用案例,比如在门窗、墙壁上安装物联网传感器等。 对图像、声音、温度、压力、振动、红外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区分爬墙的是人还是猫狗等动物。 网络防入侵系统已在多个国际机场得到应用。
如今,英飞凌正在让这座智能建筑的协同系统应用“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期,英飞凌科技与腾讯云将在智能建筑领域展开合作。 通过高效、可持续的项目开发,双方将共同打造更环保、更安全的未来智能建筑。
据悉,英飞凌作为创新传感器和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将为腾讯智能建筑系统计划中智能建筑的发展,以及腾讯的其他云解决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腾讯云将采用英飞凌智能筒灯等解决方案,并将英飞凌领先的传感器(如雷达技术)集成到腾讯的智能楼宇系统中。 智能筒灯系统可以在不改变基础设施或室内设计的情况下满足客户对交通监控的需求。 通过采用24GHz雷达技术,可以统计灯头下的人流量,同时根据人流量调节照明强度,提高节能效果。 双方还计划通过智能照明、智能扬声器或人工智能传感器等其他活动推进智能建筑领域的人机交互(HMI)。
英飞凌科技电源管理与多元化市场事业部总裁表示:“数字化正在推动各行各业的变革,智能建筑领域具有巨大的创新和可持续增长潜力。通过与腾讯云的联手,我们期待促进更多创新,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建筑解决方案,以增强游客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英飞凌的优势是什么?
众所周知,英飞凌是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公司之一。 细分方面,英飞凌在汽车半导体领域排名全球第二,在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块领域排名第一。 同时在安全芯片领域排名第一。 领域也位居榜首。 在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块领域,英飞凌的市场份额是排名第二的公司的两倍。 全球许多云数据中心均采用英飞凌的功率半导体。 此次,双方达成合作。 英飞凌可为腾讯云提供低能耗的云数据中心运营。 此外,在传感器方面,英飞凌也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硅麦克风传感器,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中。
那么英飞凌与腾讯云在智能建筑方面的合作,将会有哪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呢? 据报道,英飞凌将提供模拟人类五种感官的传感器,即智能麦克风,就像智能耳朵一样; 气体传感器,如智能鼻子; 压力传感器,如智能触摸; 而雷达或者是3D传感器,就像人眼一样。 英飞凌将这四个传感器集成到一个设备中,比如智能筒灯,可以实时采集数据并上传到云端,可以提供房间内的人数、人流方向、温度等信息。房间里的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通过(微软)实时上传到云端,可以实时监控。
这样,传感器应用到智能建筑的系统中后,传感器的作用不仅仅是感知周围的各种信息,还可以进一步解读和传输测量到的信息,从而发挥其真正的感知功能在各种应用环境中。
此外,为了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英飞凌科技在传感器技术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例如楼宇自控传感器厂家,英飞凌采用开放腔结构设计,使MEMS传感器具有高精度、更低的功耗和更好的信噪比(SNR)性能; 而今年新推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是全球最小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模块,集成了传感器和微控制器(MCU),也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系统中。
“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有不同的垂直细分领域,其中一个是智能楼宇,另一个是智能家居。我们会仔细观察并选择每个垂直领域的最佳合作伙伴。我们也相信腾讯云是智能建筑领域的最佳合作伙伴。”建筑物”。 他强调,英飞凌与腾讯云的合作不仅限于智能楼宇范围,未来还将拓展至智慧城市,不妨拭目以待。(校对/李)
风管安装流程:
风管安装技术要求:
1、风管与法兰连接前,应检查风管外径或外部长度与法兰内部尺寸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连接时,法兰平面必须保持与风管同心线垂直。
2、风管系统安装前,需进一步核实风管及构件标高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同时密切跟踪现场变化,联系专业人士现场出现管道冲突时及时工程师。
3、安装风道前楼宇自控风阀控制器接线图,用激光定位仪确定吊杆的位置。 使用该仪器仅定位一条中心线。 吊杆按风道中心线对称安装。 保温风管两吊杆之间的距离大于风管规格。 120mm(吊杆距风管边缘60mm),非保温风管两吊杆间距比风管规格大60mm(吊杆距风管边缘30mm)管)。 注意出风口位置不能在法兰处。
4、安装风管时,风管中心线必须保持水平。 一段风管安装完毕后,用水平仪测量水平。 风管安装水平度允许偏差每米不大于3mm,总偏差不大于20mm。
5、风管安装时,出风口、法兰等部位不能设置支撑、吊架、支架。 矩形保温风管不能与支撑、吊架、支架直接接触,应垫垫厚度与保温层厚度相当的垫木。 支吊架及相关配件(撬块等)应进行相关防腐处理(注意撬块端部的防腐)。
6、安装立管,用钢丝锤将其竖立悬挂,保证风道的垂直度。
7、连接法兰的螺母应在同一侧,连接螺栓应采用镀锌螺栓。 同时必须配备相应的垫片和弹簧垫圈。 法兰垫片不应凸入风道内壁,也不应凸出法兰。 外部。
8、用倒链吊起风道。 要求:①风管下不得站立,必须有专业人员指导。 ② 固定点必须牢固。
9、风管法兰不能在墙内。
10、风管支吊架采用【8镀锌槽钢,长度80mm。
11、风管吊装前应进行漏光试验,检查风管的密封性。 方法:①对于大量人员进入风道,连接一段风道后,用地毯或木板将两端密封,并在强光源下,检查人员检查风道的法兰连接部分。风管及风管内风管咬合部分:验收要求:对于低压系统,每10米接头处不超过2个漏光点,每100米不超过2个漏光点 16个严禁漏光点、条状漏光点; 对于中压系统,每10米接头处不超过1个漏光点,每100米不超过8个漏光点,严禁条状漏光点。外部环境较暗,用带防护罩的36V低压照明灯从风道一端缓慢拉至风道另一端,检查是否有漏光点。 验收标准与上述相同。 一般情况下,漏光点主要在三通、法兰接头、风道法兰四个角、风口短管接头、风机散流器等处。 施工队伍应特别注意。 对于漏光现象,可在风道(大风道)内侧和风道外侧涂抹密封胶。
12、对于任何尺寸系统的风道,应先将风道漏气后再打开出风口。
13、风管吊装过程中,两端未连接部分必须用防火布密封,防止灰尘进入。
14、防火阀安装要求:防火阀距墙体距离不大于200mm,大边长b≥630的防火阀设有单独的支吊架
15、通风空调系统风道法兰密封垫片采用橡胶板,排烟或排烟并排烟风道法兰密封垫片采用硅钛合金橡胶板,厚度为3mm至 5 毫米。
16、垫片采用楔形搭接(如下图所示)。 垫片的宽度应与法兰相同。 垫片不能伸入风道内部,以免增加阻力,影响通风。 应修复突出的垫圈。
风管吊架安装:
1、风道水平安装支架间距见下表:
垂直安装时,支吊架间最大距离为4m,且不小于2。支吊架与风管端部的距离不应大于400mm,弯头与水平面的距离弯头不宜大于500mm,支管上支吊架的距离不宜大于主管的距离。 边长大于的弯头、三通等
2、吊杆与吊架根部连接应牢固。 吊杆旋入连接螺母的螺纹长度应大于吊杆直径; 吊杆与横担应采用双螺母固定,吊杆伸出横担固定螺母的长度为2~5cm。
3、水平悬挂风管长度超过20m时,至少应安装1个防摇支架。
4、变电站内风道与柜顶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尽量避免将风道安装在变压器上方。 若无法避免,其间距不应小于500mm。 、风管内应采取保温棉,防止
防坠落措施; 气体防护室下排风道与电气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800mm。
臂架直径、横担规格、膨胀螺栓规格表
阻尼器安装:
1、阀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安装后应进行动作试验。 方向应正确,启闭灵活,执行机构应留有足够的操作和维修空间。
2、防火阀、排烟阀(口)的安装方向和位置应正确。 隔墙或楼板两侧防火阀的安装距离距墙体或楼板表面不应大于200mm,边长大于或等于630mm的防火阀应单独设置吊架(但应注意吊架的设置不应影响阀体手柄的操作)。
3、立式组合风阀体底部设有混凝土风阀架; 需要安装卧式组合风阀的孔周围设置混凝土挡水坎。 成品面挡水坎尺寸为300mm*100mm(宽*高)。 立式、卧式组合式风阀执行器中心至成品面的安装高度为300mm。
4、施工时应注意整流变室隔离网内不应有需要维修的设备或阀门。
消声器安装:
1、安装消声器、静压箱时,支架、吊架应分别安装,固定应牢固。 空调系统上的消声器必须有保温措施。
2、组合式消声器的安装应有钢筋混凝土基础; 若风道内安装的消声器处有排水沟,应保证排水沟连续、排水通畅。
3、组合式消声器上部与结构距离大于500mm,或有管道穿过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封堵。
通风口安装:
1、空调器的送风口不得安装在用电设备的正上方,空调器的回风口不得布置在用电设备的正上方。 整流变压器室内安装的风口与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800mm。
2、设置吊顶的区域,风口的安装应与装修相协调,按照装修终点布置图进行安装。 风口的安装应与吊顶面板紧密结合,整齐、美观。
3、轨顶插板出风口钢板厚度不应小于3mm,并具有自带开度调节功能。 安装完成后,应根据设计风量调整并固定出风口的开度。
4、风管柔性连接采用法兰接口形式。 风管与吊顶房间的出风口连接时,应安装长度为200mm至300mm的短软管; 风管与设备连接处应安装长度为150mm~300mm的短软管。 安装后应松紧适度,不得扭曲。
管道保温:
1、材料技术要求
(1)空调风管设置在空调环境中,保温厚度δ=40mm; 空调风道设置在非空调环境,保温厚度δ=50mm;
(2)保温材料的胶带、钉子应与饰面材料颜色相同。
2、施工要求
(1)施工前应将保温钉拉伸,保证粘贴后保温钉水平平整、垂直。 矩形风管保温钉数量底面每平方米不少于16个,侧面每平方米不少于10个,顶面每平方米不少于10个。 少于8个。第一排保温钉距风道或保温材料边缘的距离应小于120mm。 当风管一侧长度超过保温板尺寸时,应合理布置保温缝位置,保证每块保温板均用保温钉固定。
(2)保温钉粘合牢固后才能进行保温棉施工。
(3)风管法兰处应采取加强保温措施,宽度为100mm,厚度不小于风管保温厚度的0.8倍。
(4)所有穿过墙壁或地板的空调管道的保温层应连续、不间断。
(5)屏蔽门端门外及机房内2米以下的风道、静压箱的保温层应加固:
①玻璃丝布的宽度宜为300-350mm,缠绕时应互相重叠一半,使保温材料表面形成两层玻璃丝布缠绕。
②玻璃布施工时,应注意将毛边压在里面,以利美观,玻璃布的摇头要用胶水固定牢固。
③ 在玻璃布外表面刷两遍防火漆。 涂刷防火涂料时,应沿玻璃布的缠绕方向涂刷,涂层应紧密、均匀,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污染其他部位。
安全工作:
1、施工区域内接线及施工机具接线应由现场电工操作人员进行,严禁未经许可随意接线。
2、各种机器、工具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切割机运转时,必须做好防护,并必须由合格人员操作。 操作钻床时请勿戴手套。 电焊机操作时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并做好接地和保护工作,并随身携带焊工证。
4、因站内民用风道较多,严禁站在地上施工、休息、通行。 行走时注意地面障碍物和预留洞口,注意跌倒、摔倒。 此外,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应增加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
5、严禁无证作业、酒后作业、带病作业。
6、施工过程中,配电箱应有安全配置并定期检查。 各种机器、工具应有良好的接地和绝缘保护。
7、班长应在交班前作安全讲话,讲话要有针对性。 对于高处作业的人来说,必须强调这一点。
8、披露必须明确,且必须向具体经营者披露。
9、施工时在屋顶上敷设电线、安装支架、地脚螺栓时,必须使用操作平台,并应安排多人架设,下面严禁站立人员。 使用冲击钻钻孔时,要注意灰尘落入眼睛。 必须使用可移动平台进行操作。 平台周围应采取防摇措施,平台上部应有封闭网包围。 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放置在平台上,以确保不会滑落。 台下应有1人协助工作,台下人员及周围施工人员应提高警惕并疏散。 楼梯等处必须搭设脚手架,同时严禁互相投掷施工工具。
10、管道施工时,必须使用操作平台,并安排多人架设,下方严禁站立人员。
11、制作简易平台或吊装工具时,如采用刚性材料焊接,应采用满焊,严禁点焊。 焊接材料必须是相同或相似的材料。 焊接完毕后,施工班组长会进行牢固度检查。
12、吊装作业和设备安放作业时,必须对下链等主要施工工具进行检查,作业时施工班组长必须负责现场指挥。
13、交叉作业施工时,应避免相互影响,并对各自的施工机械采取防护措施。 施工不得与土建施工同时进行。
十四、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范和指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