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宇自控系统一、智能楼宇概述二、楼宇自控发展历程三、楼宇自控系统四、楼宇自控子系统五、系统组成六、通讯协议七、系统设计八、空调DDC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一、智能楼宇概述1.定义2.开发3.结构楼宇自动化系统< @二、楼宇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楼宇自动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监控到管理的发展过程。一个。几十年前 b, 80s c, 90s 楼宇自动化系统 三、楼宇自动化系统1、 对于现代建筑,当没有安装 BAS 时,在使用这些设备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控制问题、管理问题、维护问题、能耗问题、楼宇自控系统2、楼宇自控系统是变配电、照明、电梯、空调、建筑物或建筑群的供暖、给排水、消防、安全等。对分散设备的运行、安全状态、能源使用和节能管理等实施集中监控、管理和分散控制的楼宇管控系统,称为BAS()。楼宇自控系统3、BAS系统监控范围及参数内容空调机组:新风空调机组、新/回风空调机组、
该系统为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如:冷却塔、冷水机组、空气处理机、空气控制设备等)提供优化控制。楼宇自控系统的基本控制功能包括:设备控制、周期控制、最佳启停控制、数学函数、逻辑函数、趋势运行记录、报警管理等。 b.给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提供饮用水和排放污水。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 c、变配电系统是通过BAS的管理中心对楼宇的高低压配电室及所有变配电设备进行监控、报警、管理和程序控制,并提供对重要电气设备的控制。程序、时间程序和相应的联动程序。楼宇自控系统 D.电梯控制系统通过BAS系统对大楼内的多部电梯实施集中控制和管理程序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同时与BAS系统的部分子系统配合执行联动程序。楼宇自控系统五、BAS系统的组成调整对象检测组件各种传感器执行调整机构子站DDC传输通道中央处理器人机界面外围设备中控室楼宇自控系统现场部分中央控制室(数据中心):包括中央处理器(微机、存储器、磁带机和接口设备)、外围设备(显示终端、键盘、打印机)和不间断电源三部分。楼宇自控系统传感器及执行调节机构:传感器是指安装各种监控场所和各种敏感元件、变送器、触点和限位开关,用于检测现场设备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差、液位)等),并向调节控制器(变电站、数据中心等)发送信号,如铂电阻温度检测仪、复合湿度检测仪、风道静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
楼宇自控系统的变电站控制器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具有AI、AO、DI、DO四个输入/输出接口。直接与现场传感器和执行调节机构连接,测量各种物理量,实现对受控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方便灵活。楼宇自控系统 其中:AI-模拟量输入接口,可作为仪表的检测输入,如温度、压力等,一般为1-10V或4-20mA直流信号。AO-模拟量输出接口用于操作控制阀、执行器等,如电动阀、三通阀、风门执行器等,无需外接电源,输出为0-10V直流信号。楼宇自控系统的DI-数字输入接口,即接点、液位开关、限位开关的闭合和断开,一般用于检测设备状态、报警接点、脉冲计数等。 DO-数字输出接口用于控制风机、水泵等的运行,也可作为输出信号和动作增减型执行机构。楼宇自控系统数据传输线:是连接系统各部分的纽带。各监控点到变电站控制器的线路逐点(径向)连接,数据中心与各变电站通过总线或环网结构进行组织。每个子站直接用双芯线环接在总线上,实现子站与子站之间、子站与中心站之间的通信。楼宇自控系统、打印机、计算机通讯接口、子站、子站...总线总线式网络结构、楼宇自控系统、打印机、计算机子站、子站、子站、总线通讯接口、子站-, 打印机楼宇自控系统六、通讯控制协议楼宇自控系统基本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和分布式控制方式,通过一定的控制网络,
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是and。楼宇自动化系统 1、 指的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 ANSI/-1995 标准。它是由楼宇管理、系统用户和系统集成商联合提出的一种正式的、非专有的开放协议通信标准。楼宇自动化系统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它定义了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共享数据的所有规则,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可以使用什么通信介质,可用哪些功能,如何解释信息等。总之,它为数据共享建立了一个基本规则。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楼宇自动化系统使用的通信协议2、协议技术。该协议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 (OSI) 参考模型定义的所有七层服务。它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传输介质。楼宇自动化系统3、是一个综合规范,允许多种实现并提供一组强大的服务功能。但是,该协议是在小型终端控制设备中实现的,无法达到最大的性价比。针对设备优化的强大协议;从传感器、调节器到区域控制器,应有尽有。它带有一个紧凑的协议机架,可轻松安装到廉价设备中。它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传输介质。楼宇自动化系统3、是一个综合规范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允许多种实现并提供一组强大的服务功能。但是,该协议是在小型终端控制设备中实现的,无法达到最大的性价比。针对设备优化的强大协议;从传感器、调节器到区域控制器,应有尽有。它带有一个紧凑的协议机架,可轻松安装到廉价设备中。它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传输介质。楼宇自动化系统3、是一个综合规范,允许多种实现并提供一组强大的服务功能。但是,该协议是在小型终端控制设备中实现的,无法达到最大的性价比。针对设备优化的强大协议;从传感器、调节器到区域控制器,应有尽有。它带有一个紧凑的协议机架,可轻松安装到廉价设备中。该协议是在小型终端控制设备中实现的,无法达到最大的性价比。针对设备优化的强大协议;从传感器、调节器到区域控制器,应有尽有。它带有一个紧凑的协议机架,可轻松安装到廉价设备中。该协议是在小型终端控制设备中实现的,无法达到最大的性价比。针对设备优化的强大协议;从传感器、调节器到区域控制器,应有尽有。它带有一个紧凑的协议机架,可轻松安装到廉价设备中。
但其通信速率较低,只能应用于工作层。因此,楼宇自控系统用于连接工作层的控制器、传感器和调节器等设备;LAN级别的控制用于连接各种系统;两种协议相辅相成,建立完整的建筑结构,取得最佳效果。性能和成本。楼宇自控系统七、BAS系统的设计 BAS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应根据建筑物的整体功能要求和物业管理方式的控制水平,根据建筑物内不同区域的要求和受控系统的各种特点,选择先进、成熟、可靠、经济合理的控制系统方案和设备,避免投资的盲目性。楼宇自控系统1、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依据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84《消防专用条款》报警设备》GBJ19-87《采暖通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93-8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楼宇自控系统2、
BAS中控室可与消防控制中心、安防监控中心组合成楼宇控制中心。此时,位置应符合消防控制中心的要求。楼宇自控系统BAS中控室室内设备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操作距离大于3m时,操作台离墙布置时,操作台后方应留有1m以上的维护距离,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当控制台水平布置总长度大于7m时,各端和观察区应留有足够的安装位置c。BAS系统配备独立不间断电源,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时,应考虑供电设备的面积和位置。d。应适当考虑员工值班、维修和休息所需的面积。楼宇自控系统 BAS 对中央控制室的其他要求: a.控制室应使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b.当控制室长度大于7m时,应有两个外门出口,门宽不小于1mc。请参考控制室土建及装修的相关要求。机房设计标准楼宇自控系统5、BAS系统电源要求a.电源应由变配电所引出的专用电路向中央控制室供电,供电电路应采用安全电源供电;湾。不间断电源(UPS)设备,其容量应包括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总和并考虑预期的扩展容量,UPS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楼宇自控系统c和DDC的供电应由中央控制室集中供电。DDC向各个DDC辐射供电。如果采用就地供电方式,可由就近的安防电源供电;楼宇自控系统接地要求6、BAS系统一般采用楼宇整体接地方式,且整体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如果BAS系统有单独的接地电极,则应单点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极不小于20m。楼宇自控系统BAS系统设计中使用的仪表量程选择、控制阀计算方法等见相关自控设计手册;现场仪表的安装方法见相关自动化仪表标准安装图集和设备制造商的安装操作手册。BAS系统如果有单独的接地极,应单点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接地极的距离不小于20m . 楼宇自控系统BAS系统设计中使用的仪表量程选择、控制阀计算方法等见相关自控设计手册;现场仪表的安装方法见相关自动化仪表标准安装图集和设备制造商的安装操作手册。BAS系统如果有单独的接地极,应单点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接地极的距离不小于20m . 楼宇自控系统BAS系统设计中使用的仪表量程选择、控制阀计算方法等见相关自控设计手册;现场仪表的安装方法见相关自动化仪表标准安装图集和设备制造商的安装操作手册。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接地极的距离不小于20m。楼宇自控系统BAS系统设计中使用的仪表量程选择、控制阀计算方法等见相关自控设计手册;现场仪表的安装方法见相关自动化仪表标准安装图集和设备制造商的安装操作手册。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接地极的距离不小于20m。楼宇自控系统BAS系统设计中使用的仪表量程选择、控制阀计算方法等见相关自控设计手册;现场仪表的安装方法见相关自动化仪表标准安装图集和设备制造商的安装操作手册。
数字输入(DI)、数字输出(DO)、模拟输入(AI)和模拟输出(AO)根据它们的输出和输入是否可以直接被计算机或执行器接受。系统的模拟信号对应一定量的电压或电流值,这与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性有关。空调自控系统中常见的模拟量输入信号:温度、湿度、压力流量、差压等;模拟量输出信号:被控制的电动风阀和电动水阀。楼宇自控系统的数字输入信号包括:风机、水泵、冷却塔风机、电机运行状态、过滤器堵塞状态报警、差压开关、液位开关、开关信号、防冻保护等。数字输出信号包括:
及监察空调设备的运作。(3)冷水机组、水泵、风机等空调设备在规定时间的启停控制,以达到节能目的。楼宇自控系统(4)自动累计空调设备运行时间,并报警维护周期,以便更换或维修相关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质量。(5)@ >根据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自动切换工作和备用设备,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6)对空调系统的能耗进行计量和计费。 (7) 用于调节和控制各种输入输出数据和各种运算时间。2)程序存储器:存储各种应用程序,即用户编写的用于控制各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程序。3)工作内存:用于读写、随机访问和临时数据访问。楼宇自控系统4)多路输入输出控制器:多路输入控制器可将输入信号送入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输入微处理器进行处理。手术。用于调节和控制各种输入输出数据和各种运算时间。2)程序存储器:存储各种应用程序,即用户编写的用于控制各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程序。3)工作内存:用于读写、随机访问和临时数据访问。楼宇自控系统4)多路输入输出控制器:多路输入控制器可将输入信号送入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输入微处理器进行处理。手术。随机访问和临时数据访问。楼宇自控系统4)多路输入输出控制器:多路输入控制器可将输入信号送入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输入微处理器进行处理。手术。随机访问和临时数据访问。楼宇自控系统4)多路输入输出控制器:多路输入控制器可将输入信号送入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输入微处理器进行处理。手术。
运算结果输入到 D/A 转换器,然后通过输出控制器发送到变送器和执行器。5)DDC控制系统相关软件:包括操作软件和应用软件。楼宇自动化系统时钟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传感器和发射器多输入控制器D/A 转换器A/D 转换器通信接口多输出控制器发射器和执行器工作存储器图2 楼宇自动化系统五)空调DDC 控制空调DDC 示例控制包括空调空调系统控制和空调水系统控制。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楼宇自控系统5.1 空调系统:(以新风机组的控制为例) 新风机组是气水系统空调形式的主要设备之一,其控制状态直接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性能。工作质量方面,新风机组一般由新风段、过滤段、盘管段(复合盘管对应两根管子,四根管子分别是表冷器和加热器)、加湿段、鼓风机段和相应的维护段组成。配备能量回收装置,控制说明如图所示。楼宇自动化系统 1) 启动和停止新风装置。2)新风机组风机启动后,新风阀联锁打开。3) 根据温度T1控制冷热盘管电动阀MD1的开关。冬夏工作切换后,根据冬季湿度H控制加湿器电磁MD2的开启和关闭。4)当温度T1低于防冻液报警温度时,自动切断风扇电源。联锁关闭新风阀VD,全开电动水阀MD1,并发出报警信号。当楼宇自控系统5)的过滤器内积尘达到一定程度时,差压开关发出结垢报警信号。根据冬季湿度H控制加湿器电磁MD2的开启和关闭。4)当温度T1低于防冻液报警温度时,自动切断风扇电源。联锁关闭新风阀VD,全开电动水阀MD1,并发出报警信号。当楼宇自控系统5)的过滤器内积尘达到一定程度时,差压开关发出结垢报警信号。根据冬季湿度H控制加湿器电磁MD2的开启和关闭。4)当温度T1低于防冻液报警温度时,自动切断风扇电源。联锁关闭新风阀VD,全开电动水阀MD1,并发出报警信号。当楼宇自控系统5)的过滤器内积尘达到一定程度时,差压开关发出结垢报警信号。
6)停机时,新风阀VD联锁关闭,电动阀MD1全关,电磁阀MD2关闭。7)监控鼓风机运行状态。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 5.2 空调水系统 本系统为一级泵变流量系统,空调末端装置接管两根管道,冷水机和冷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以一对一的方式运行。冷水泵和冷却水泵三组,一机两用,可根据冷水机组和冷却塔的工况进行切换。楼宇自控系统1)系统启动顺序:启动冷却塔风机,打开冷却塔水阀MD1,启动冷却水泵,延时30s后打开冷水阀MD2,启动冷水泵,延时30s后启动冷水机组。系统关闭方法采用相反的顺序。2)根据水流开关FS信号,启动冷水机。3)用冷水流量F1与供回水温差T1、T2的乘积计算冷负荷,控制冷水机台数。控制。楼宇自控系统4)根据P1、P2之差(系统供回水压差)调节电动阀MD的开度。根据空调末端设备的负荷,调节旁通流量,使冷水机以恒定流量运行。5)冷水机、冷却水泵、冷水泵、电动阀等所有设备的通断控制,应接在冷水机随机控制柜上,并将信号传送到主控室。6)冷媒泄漏报警,与系统单元、机房事故排风设备联动。楼宇自控系统7)监控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的运行状态、故障显示和报警,并记录运行时间。8)监控电动调节阀 MD。切换 MD1 和 MD2 的状态。9)监控和记录所有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可以打印成表格。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以上仅简单介绍了空调DDC系统。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空调DDC控制设计是空调专业提出的技术要求,由电气、自控专业实现。做好空调DDC控制工作需要各专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