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楼宇设备的性能。通过充分发挥受控设备的运行效率,实现楼宇能源的优化调度,降低运行成本。是建筑智能化中最深刻、最具潜力的节能技术。那么,如何利用楼宇自动化系统优化楼宇内冷源的调度,实现节能呢?
一、楼宇自动化系统在物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楼宇自控系统作为楼宇设备运营中心“大脑”的功能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楼宇自控系统往往处于实现简单启停控制和远程设备实时监控的基本功能阶段,尚未实现优化。建筑内各设备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制约着节能潜力的挖掘。
对于现有智能建筑的节能,实现统一规划,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是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所谓节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建筑内用户的需求,实现能源供需平衡,避免能源浪费。
二是通过设备或材料更新换代老旧的高耗能设备和保温材料。目前,很多单位对节能工作的认识还存在局限。他们认为,节能意味着更新设备,即更换更多的节能灯,引入更多的节能保温材料。
通过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快速实现节能,但与购买新设备和新材料所需的巨额投资相比,投资回报期更长,有的甚至超过10年。通过调整建筑内能源供需平衡,投资成本相对较小,但需要在深入了解建筑内各种能源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控制提高公共区域的舒适度,并为业主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需要通过现有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来实现。
二、冷源分布不均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比最大,约为40%-60%,因此空调设备的节能控制尤为重要。空调系统通常根据最热、最冷天气和最大负荷的条件进行设计,预留10%~20%的设计余量。
鉴于建筑物在实际运行中大部分时间不会处于满负荷状态,空调系统实际上有较大的运行余量。因此,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对空调设备进行节能控制,可以大大降低能耗,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下面结合笔者办公楼节能控制的例子,介绍如何通过楼宇自控系统的运行程序来实现办公楼整体冷源的合理配置。
案例背景:办公楼于1997年落成,共有A、B、C、D四栋单体建筑,系统冷源由A栋地下冷冻站提供。其中,D栋用于食堂和会议,地下两层,地上三层,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除地上三层会议厅外,餐厅和食堂位于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会议厅最多可容纳800人,是大型会议、演出的重要场所。
从空调系统上看,会议厅在D楼冷源供应结束。随着气温逐年升高,设备老化,冷源制冷效率下降。会议厅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室外温度较高的夏季,无法保证场地内的温度及时控制在舒适的范围内。
要解决上述问题,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通常的解决方案,即增加冷源运行设备(冰箱、冷冻水泵等)。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满足会议厅的冷源需求,但容易出现其他空调机组冷源需求供给过多,导致冷水机组整体供回水温差偏低,差冷源效率,大大增加了设备。运营成本和未来维护检修的工作量;
另一个解决方案是优化现有单泵冷源供应的分配。通过调整现有的控制方案,可以在不投资更多运行设备的情况下挖掘节能潜力。为实现方案二,我们首先对D座空调系统进行了系统检查,从水路(压力、流量)、风路(风量)和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检查。 、执行器、控制程序)。
从测试结果来看,D座冷源供水流量分布不均。单台制冷泵运行时,3楼会议厅的大部分冷源供水流量被2楼食堂截断。食堂供回水温差小,会议厅供回水温差大,无法及时保证会议厅的温度控制。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空调控制时间不合理
从能源需求时间来看,食堂、后厨、会议厅的使用时间并不完全相同,食堂的用餐高峰期一般与会议时间不同。因此,上述三个区域的空调机组应根据冷源的实际需求进行启停,但楼宇自控系统中各空调机组初始控制程序的启动时间为相同,导致各区域同时集中使用冷源,避免冷源供应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现象。
(2)未能有效利用自然冷源
目前,D座每台空调的新风控制均采用20%新风和80%回风的混合风控方式。由于新鲜空气的温度随室外时间而变化,在夏季气温较低、湿度适宜的时候(尤其是早上5:00-8:00),应多使用自然冷源,当室外温度高,闭环(即全回风模式)或最小新风模式以节省制冷需求。
(3)风扇频率无法实时有效调整
目前D座的空调机虽然配备了变频器,但频率不是动态控制的。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可以提高空调的频率,以有效利用自然冷源。当空调系统的供回水温差较小,冷源利用率低时,也可以提高空调的频率,以增加单位时间的风量,增加热交换总量,进而增加空调的供回水温差。 ,充分利用冷源。
三、如何利用楼宇自动化系统优化楼宇内冷源调度,实现节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用了优化的控制方式,以“时间、分段、温度”为指导原则,根据使用情况分配冷源,具体如下:
根据D座3楼会议厅及D座其他食堂区域冷源时间要求的不同特点,通过楼宇自控系统控制风机回水阀,满足各自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
早上,特别是前期9:00-11:00,全系统会优先考虑食堂和厨房的冷源需求,中午11:00-1:00,优先解决食堂冷源需求。 .
在其他时间段,优先保证会议厅的制冷需求。当回水温度过高,冷源不足时楼宇自控系统,可提高餐厅的设定温度,联动控制食堂空调机组水阀的开度。 ,冷源将优先满足会议厅的需求。
同时,如果会议厅需要在早上使用,将通过预冷方案进行控制,即会议厅空调机组在5点开启: 00 每天早上将室温降低到较低的值。如果室外温度较低,可以将新风阀完全打开,将风扇频率开到最高50Hz,争取在早上7:00前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1°-22°范围内.
7:00-8:00后,利用会议厅围护结构的冷库容量,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范围内,同时减少新风阀门的开度会议召开时室外温度升高,满足室内温度控制要求。
从实际应用来看,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对空调设备的启停时间、风机频率、新风阀开度、水阀开度进行实时控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优化冷源分配方式。在开启其他制冷机组和冷冻水泵时,实现冷源的优化供给,避免会议厅冷源需求不足导致冷源系统设备数量增加,造成冷源浪费冷源。
建筑物投入运行后,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功能和设备负荷,准确调整设备系统运行状态,实现节能运行,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素质。保证室内空间的舒适。控制过程。
物业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楼宇能源需求特点,同时掌握楼宇自控系统和被控设备的运行原理,针对写字楼整体能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分配现有能量。供给,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从而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于如何利用楼宇自控系统优化楼宇内冷源调度实现节能,今天小编就先在这里为大家讲解。而我们可以利用楼宇自控系统的中央“大脑”,对既有楼宇进行节能减排,这也是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