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厦门市海沧区“海清优秀人才”班正式开班。面向本地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招收学生。目前,已有35名青年干部入选海清人才行动。
1月3日下午,荣获“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先进典型人物”称号的海奥集团创始人以“我与厦门经济特区”为题进行了讲座共同成长”,并分享了他与厦门经济特区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故事。
郑金泉,海沧镇安村人,家境贫寒。15岁那年,他在嵩屿码头和厦门一号码头之间摆渡运输。1979年,改革开放第二年,郑金泉筹集风险投资。经过五年的积累,1984年,也就是厦门特区开工建设的第三年,郑金泉正式成立公司,成功卖出了人生第一桶油。
1993年,中国石油工业正式放开,走市场化道路。郑金泉和他的团队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机遇,立即成立,从事石油产品销售、石油储存、中转、海洋石油供应等业务。
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郑金泉的事业进入了井喷式的发展时期。2009年,新海澳码头通过竣工验收。
值得一提的是,海澳集团于2003年成立党支部,2009年成立党总支,并于2012年牵头成立厦门岛外首个建筑党委——海沧商厦建筑党委。党委和一群人积极创新,探索了党与企业相结合、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员工们的支持,他们的经验做法,得到了中组部领导的高度肯定。成为整个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标杆。
在郑金权的分享中,不仅有海奥集团的发展历程,也有他对石油行业发展的思考,还透露了很多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做人的道理,干货满满。
郑金泉认为,海澳是厦门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受益者。时代给了他机会,所以他在创业之初就开始履行社会责任,走上了公益之路。感谢国家、感谢厦门、感谢社会厦门楼宇自控招聘,他领导的海奥集团先后捐款超过1亿元。
不少“海清英才”班的同学在课后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堂商务交流课,更是一堂人生分享课,特别有收获。“今天有幸听到海沧区石油行业领军人才的分享,受益匪浅。这次分享有助于我们在未来思考和推动我们管辖范围内的石油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工作。” 现场海沧区年轻干部表示,新年伊始,“海沧优秀人才”班组织了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全面提振了年轻干部的精神,鼓舞了我们。2022年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