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周克杨杰计划\视频剪辑郭文文顾容
从2021年初“一江两岸”亮灯,到大年初一“手可摘星,送烟花”,再到“百年风华红长沙” ” 6月30日晚主题灯光秀,星城美丽夜景令人叹为观止。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进夜景“打火机”,探秘幕后故事。
(工作人员控制主题灯光秀,记者杨洁贵摄)
900个建筑照明设施可以“钥匙亮”
晚上 7:30 6月30日,全长20公里的湘江沿岸,楼阁、小桥、群山都被彩灯点亮。建筑化作“幕布”,光影倒映在江面上,城市充满了光彩。长沙夜景灯光控制中心大厅中央的24块55英寸高清拼接屏通过121个摄像头实时投射出一幅画卷。
2020年7月,长沙启动“一河两岸”城市照明提升建设,围绕“一山一洲两岸四组六桥”核心载体,与橘子洲、以凤凰山、银盆岭大桥和海峡两岸中部地区建筑为重点,将“一江两岸”夜景由原来的基本模式升级为联动模式。二期工程于今年3月启动。按照“仙山、泸水、秀洲、梅城”的设计理念,将暗区填充,统一整体天际线,形成联动。国际集团杜福剑阁集团与金融中心集团河东河西联动,形成一个场景,相得益彰。
(长沙夜景灯光控制中心值班员袁航正在处理发现的故障和问题。杨洁贵摄)
目前,长沙市和区财政已投资建设照明设施1340座,其中建筑近1300座,桥梁7座,山体3座,海岸线20公里,其他园林景观照明26座。长沙夜景灯光控制中心智能管理平台已接入“一江两岸”“五纵五横”建筑、7座桥梁、3座山等照明设施智能控制终端。在这里,只要工作人员按下按钮,灯光信号就会发送到所有智能控制终端,真正实现长沙“一键照明”,实现全市夜景照明的统一开闭控制、灯光秀效果控制、夜景灯光效果展示。等等。
以湘江两岸已接入智能管理平台的200多栋高层建筑为例,每栋建筑都配备了一套强弱电控制系统来控制颜色以及灯带的闪烁频率,从而渲染出动态的灯光效果。长沙夜景灯光控制中心与建筑物之间形成的网络就像一棵树干树枝。控制中心远程释放信号后,每栋楼只需要按照程序完成自己的任务,楼间就会形成一幅画面。整体联动灯光动画效果。
动画“爬”上高楼需要 6 个步骤
在大屏幕上播放动画不难,在一座座高楼上播放联动效果也不难。动画,是怎么实现的?
“你可以把一栋高层建筑的外墙想象成一个整体的大屏幕,操作原理和在大屏幕上放动画是一样的。”长沙“一河”“两岸”城市照明质量提升工程(一期)深化设计总经理、利亚德(湖南)设计部经理吴建海讲解外墙播放动画《一江两岸》建筑分为脚本制作、动画创作、动画输出、剪辑动画、上传调试、官方播放6个步骤。
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到,上墙动画的制作过程和完成的动画演示与普通动画没有区别。实际的图片更像是柱状图的条形图或块状图。而这背后隐藏的,是让上墙动画呈现出联动效果的关键一步。
“墙动画的制作离不开灯光图,灯光图相当于一个坐标系。为了实现建筑物之间的动画联动,需要在灯光图上定位各个灯光图。如果少了这一步,楼宇之间的动画可能无法形成整体效果。”吴建海介绍,灯光布局就像灯光秀的基础,如果有新楼宇接入智能管理平台,只需在灯光布局上定位建筑位置,新连接的建筑就可以顺利加入灯光联动。当越来越多的建筑连接到平台上,填补空缺的部分,整体的动画效果会越来越完整。”
制作完成的动画会上传到长沙夜景灯光控制中心进行调试。 ,根据建筑物之间的比例做出相应的动画效果,通过一组所有灯光建筑物的整体组合楼宇自控系统 灯光,形成一个完整的灯光动画效果图。调试完成后,动画就像电视台的节目单一样。当时间点到时,只需按下启动键,两岸的灯光就会按照预设的设置自动“运行”。
(陈奎带领技术团队对保利集团灯光动画效果进行最后调试,杨洁贵摄)
无数个不眠之夜夜晚只为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
6月28日晚10点,技术总监陈奎正带领技术团队在天心区中建江山1号2号楼顶为保利集团制作灯光动画效果进行最终调试。
陈奎表示,每个建筑、每个节点的灯光效果都会对灯光联动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在调试过程中,团队一一搭建,逐个节点,逐帧调整,力求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只能在晚上调试,团队已经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晚上11:00,在湘江路杜府江阁段,长沙市城市维护质量监督中心照明科工作人员聂刚祥沿三岔集大桥至黑石铺大桥进行了巡查。负责市区照明监管,确保发现灯带损坏、卡屏等问题及时报告抢修。
(长沙市城市维护质量监督中心照明科工作人员聂刚祥在进行照明检查。杨洁贵摄)
“这是举国欢庆的大日子,不容马虎。我们加大巡查力度,增派人员守卫重点建筑,力求完美。”对于聂刚祥和他的同事们来说,点亮的不仅仅是建筑,更是长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