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商报讯 长江商报记者 明洪泽
(简称“未来电气”)时隔四年再次IPO,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2017年主板IPO失败后,未来电器股权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潜伏6家私募股权公司。但是,其所有权集中度仍然很高。
未来电器实际由莫文一两代家族四人控制,持股比例高达90.48%,存在被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的风险。
成长性是企业IPO的核心考点,电器未来成长性明显不足。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将双双下降。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再次下滑。原因在于,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之外,一个可怕的问题是能源管理模块的业务不可持续,有时会缺订单。
本次IPO楼宇自控价格,未来电气拟募资5.33亿元,其中4.17亿元用于扩产。但近年来,公司产能利用率不高,大规模扩张可能导致未来产能闲置风险。
四年后的IPO表现是个短板
经营业绩下滑可能是电器未来IPO的绊脚石。
这是未来电气的第二次 IPO。早在2017年7月,在新三板挂牌时,未来电气就提交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的申请。但到2018年3月,公司主动终止IPO并撤回相关文件。
当时公司拟募集资金2.46亿元,其中1.拟投资43亿元用于智能终端电器扩建项目,< @0.73亿元用于新建研发中心 其余0.3亿元将用于新建运营管理软硬件集成平台项目。
未来电气的首次公开募股受到广泛质疑。公司继续违规,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少缴增值税等违规行为。
时隔四年,未来电气再次上市。不同的是,这一次公司选择了深交所创业板。
在此前的IPO中,未来电器的经营表现相对稳定。 2015年至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1.35亿元、2亿元、3.29亿元,对应净利润0.21亿元、0.@0.29亿元,0.53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三年增长。其中,201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4.31%和79.53%。
与此前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相比,本次公司经营业绩数据表现不佳。
2018年未来电器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7.12%,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23.41%。 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51亿元、4.61亿元、4.59亿元,同比变化0.@ >41%,31.40%,-0.55%,不是很稳定。同期净利润为0.61亿、0.97亿、0.82亿,同比变化50.58%、5< @9.13% , -15.0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简称“扣除非净利润”)为0.63亿元,1.6亿元,0.81亿元,同比变化32.38%、69.01%和-24.36%。
剔除能耗管理模块影响,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和非净利润分别为942万元、1389.23万元、13.7万元分别。 @1.98万元,同比变化10.02%,-9.47%,-10.63%。
2021年6月30日,未来电器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从那以后已经快一年了。 2021年是其IPO的关键一年。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必然导致其经营。业绩下滑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猜测,质疑其持续增长。
未来电气解释称,2021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正泰电气、常熟开关、美高电气参与沙特智能电表项目并完成集中供货,但未能持续获得能源管理模块大额订单。下半年。受此影响,2021年能源管理模块产品收入将同比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全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
根据招股书,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未来电气已获得美高电气约12.850,000套正泰电气和50,000套能源管理模块的订单。但未来客户能否继续获得能源管理模块订单,取决于客户能否获得ECB(外部断路器)订单,以及沙特电网或其他“一带一路”国家何时启动ECB招标。同时,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也对欧洲央行竞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能耗管理模块业务能否持续存在不确定性。
2020年和2021年,未来电能消耗管理模块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7.77%和55.18%。高毛利率必然会吸引新的竞争者加入,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即使未来电器能继续获得订单,利润空间也会受到挤压。
实际控制人在IPO前套现0.38亿
上一次 IPO 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股权过于集中。今天,这个问题有所改善,但还是比较突出。
上一次IPO时,根据当时的招股书,未来电气实际控制人莫文一、莫建平、朱凤英、一致行动人昊宁投资合计持股100%公司的股份。
2019年,未来电气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当年5月,未来电气增资扩股,大喜创投向未来电气增资500万元。与此同时,莫文一与立和汇盈、立和融通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莫文一将其持有的未来电器100万股分别以每股5元的价格转让给利和汇盈、利和融通。和汇盈、利和融通分别获得60万股和40万股。
当年12月,莫文一将其持有的300万股未来电气转让给了其配偶洛阳。
2020年12月,未来电气再次增资扩股,转让股权。梦溪创投、国创智汇、广州宏盛分别出资2753.61万元、960万元、960万元。为未来的电器增加资本。
几乎同时,莫文一将其持有的207.8996万股未来家电以每股16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梦溪创投、国创智汇和广州宏盛。
莫文一为上述股权变动通过两次股权转让套现约3826.39万元。
一系列股权变动,利和智汇、惠州东升、大喜创投、梦溪创投、国创智汇、广州宏盛等6家私募股权公司成功入驻,将共享IPO盛宴。
上述股权变动后,楼阳为未来电气的实际控制人,莫文一、莫建平、朱凤英、楼阳为公司的联席实际控制人,昊宁投资为未来电气的一致行动人。公司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的表决权比例为90.48%。
莫文一是莫建平和朱凤英的女儿,莫文一和楼阳是夫妻。在东健中学,莫建平任公司董事长,楼阳任未来电气董事兼总经理,莫文义任副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电气为员工激励建立了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是苏州昊宁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昊宁投资”)和上海叠层管理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简称“梯级管理”)。不过,这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并非都是员工,实际控制人的亲戚朋友也很多。
在昊宁投资和员工的合伙人中,林清静、莫文怡和她的配偶娄阳是多年好友,莫建平的弟弟莫国平的配偶,王磊是莫建平的侄子莫业峰的配偶。基于上述关系,这些合伙人通过昊宁投资或梯级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曹有才、贾作展、张晓斌、周亚平也是莫文一等人多年好友,经过谈判入股。
备受关注的是,这些非员工间接持股均处于低价位。比如贾作展的股价只有3.49元/股。
贾作展、张晓斌、周亚平均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加入员工持股平台,以期在未来电器IPO上市中获益良多。
产能利用率不高,但产能仍在大规模扩张
未来电器大规模扩张的必要性值得怀疑。
据透露,未来电气的主营业务为低压断路器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致力于应用低压断路器配件,拓展低压断路器的监控和安全保护功能,提高低压断路器控制的远程化、集中化和自动化水平,打造配电网更安全、更节能、更智能。该公司自称是低压断路器配件领域的领导者。
未来电气的主要产品包括框架断路器配件、塑壳断路器配件和智能终端电器。其中,框架式断路器配件和塑壳式断路器配件的主要客户包括正泰电气、良鑫股份、常熟开关设备、德力西、天正电气、上海人民电气、施耐德、ABB、西门子、罗格朗、伊顿和其他国内外知名企业。低压电器行业企业,以智能终端电器为核心,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智能楼宇、通信基站、轨道交通、安防监控、分布式光伏、重点消防等无人值守场合。
本次IPO,未来电气拟募资5.33亿元,4.17亿元将用于低压断路器配件新项目、新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项目,新信息系统项目。使用筹款8043.17万元和3525万元。
重点关注低压断路器配件新项目。建设期为2年。在招股书中,未来电气并未详细披露新项目的产能,称项目经济效益计算周期为12年。净利润7611.07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8.51%。
截至2021年底,未来电器总资产6.46亿,其中固定资产1.52亿。
考虑引进先进设备,粗略估计未来新项目产能可能高于现有电器产能。
未来电气表示,公司现有产能已基本饱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承接新订单的能力。与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公司产销规模较小。在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厂房面积,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招聘更多劳动技能较高的生产人员。为扩大公司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事实是什么? 2019-2021年公司注塑车间产能利用率为98.73%、83.24%、85.58%,线路板车间91.71%、85.52%、70.81%,2021年两个车间产能利用率不高。公司表示,疫情、厂房搬迁、订单获取、设备采购等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未来产能利用率会有所提升。
即使未来产能利用率会提高,是否需要大规模扩产?
低压断路器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市场化的行业,高端是核心竞争力。在研发方面,未来电器没有明显优势。
2019年至2021年,未来电器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69人、61人、69人,三年内无增长。是行业内唯一三年未增长的公司。 2021年研发人员100余人,仅次于新宏泰,为业内最少。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558.31万元、1699.94万元、1884.4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它是 4.44%、3.68%、4.11%。可比上市公司平均为5.19%、5.44%、5.22%,公司低于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