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给城市装个“大脑”!杭州智慧城市建设调查
时间:2022-06-18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治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为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16年,杭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大脑”,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今天,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杭州“城市大脑”的建设成效如何?如何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能化?经济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研,为读者寻找答案。

给城市装上“大脑”!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调查

当城市装上“大脑”,会产生怎样的精彩反响?今年年初,杭州“城市大脑”数字界面亮相,集成了“离场付费”、“看病付费”、“多跑一小时”、“非出行付费”等38个应用场景。浙A急事”,将“城市大脑”融入市民手机。

这是杭州“城市大脑”提升治理效率的最新成果,也是城市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能化不断进步的生动片段。

2016年,杭州打造了全国首个“城市大脑”。在此带动下,杭州探索城市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根据最新的《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杭州的数字治理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正在成为“最智慧城市”。

一键直接在线访问全流程

“亲情在线”勾勒数字政务

数字是城市治理的密码,“城市大脑”让杭州成为数字系统治理之城。

“我只听到楼梯的声音,但没有人下来。” 这是很多企业的感受,政府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不过在杭州,不需要去现场,也不需要繁琐的手续。惠及各级政府企业的资金,一键提现,资金秒到。

只需通过新平台,点击申请杭州“鲲鹏计划”制造企业规模奖励,100万元奖励即刻自动到账——这是近期财务人员王晓丹的真实经历。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处处长卢夏峰告诉记者,这是杭州市实施的“新制造计划”的配套政策,主要对年营业收入的企业进行一次性奖励。制造业首次达到一定规模。但该保单申请流程复杂,难以及时缴费。“去年奖励了30家企业,审核材料用了30天,今年增加到300多家,如果还是人工审核,难度可想而知。” 陆夏风说道。

这是同一个平台。去年2月,杭州企业的多名员工通过它领取了政府每人500元的新冠肺炎疫情补贴,并且是实时领取的。这种方法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

这家公司纷纷点赞的平台是“亲情在线”。在COVID-19疫情期间,杭州率先为新型政商关系“青青在线”建立了新的数字平台,开创了优惠企业政策精准推广和实时到账的先河的补贴资金。自平台上线以来,共有27万家企业、80.5万名员工通过该平台获得政府补贴77.3亿元。

“‘青青在线’体现了城市大脑最基本的治理理念:诚、正直、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脑”总设计师王健表示,这是浙江近年来实施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城市大脑”有机结合,倒逼政府流程再造,让更多部门实现政务数字化协同,引领基层治理改革。

在“亲情在线”平台总体框架下,杭州将无传感器智慧审批纳入全市智慧管理系统,打造“在线行政服务中心”,聚焦企业服务全生命周期,推出“全-“工业项目审批”和“企业项目审批”。“五险一金登记”等“一件事”联动事项。

过去,新华三集团在为1.5万名员工办理“五险一金”缴费时,需要四个人连续工作三天,才能对接多个部门。如今,“亲情在线”平台合并了属于人类社会、医疗保险、公积金的4个项目。企业只需填报一次,即可同时完成所有登记事项。公司政务处处长齐杰辉说,“现在一个人两三个小时就能搞定。”

“要让群众和企业像网购一样便捷,最终实现‘零纸’、‘零人工’、‘零时限’、‘零运行’的‘四个零’无感知智能审批次'。” 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处副处长石甜甜告诉记者,“亲情在线”已推出330条直接惠企利民的政策,共有52.3万家企业登录平台。 ,服务超过200万普通市民。

一方面,有了大数据“跑腿”,人和企业就跟网购一样方便;另一方面,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政府部门像淘宝客服一样随时在线。

“去年10月刚入保的公司应届毕业生,为什么申请生活费失败了?” 杭州某企业通过互动交流版块在线咨询,在“答D”3分钟内回复,然后将问题转发至“商D二次”在线回复。

进入西湖区政务服务中心“勤情在线”和“勤情D中”服务中心,“D中主任”、“主管D中”、“管理D中”的工号牌书桌特别显眼。打开“D小二”工作日志,里面详细记录了公司的咨询时间、解决方案等。自去年6月29日“青青D小儿”服务平台上线以来,这项工作从未中断过。

为促进线上线下服务的有机融合与互补,杭州已启动1750余家“亲情D小二”合作伙伴智能客服,为企业提供线上事务及政策“7×24小时”一对一一项独家在线服务。,共收到8.6万条咨询回复,公司好评率达到90%以上。

以“亲情在线”为代表,在杭州“城市大脑”的全力支持下,“健康码”、“复工复产数字平台”等多项“第一”赢得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整个国家。为复工复产战贡献力量。

给城市装上“大脑”!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调查

杭州楼宇经济汇报_杭州楼宇经济研究中心_杭州楼宇自控系统

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杭州“城市大脑”余杭平台的精准智控防疫系统。(资料图片)

数据指导服务上门

在“驾驶舱”感知城市脉搏

“先生您好,贵司2016年申请的将于2021年2月到期,目前系统没有看到您的续签申请,需要申请续签吗?” “是吗?我忘记了,谢谢提醒。”

本次谈话是杭州高新区(滨江)相关部门的来电内容。此类服务通过电话、短信、面对面通知等多种方式在高新区(滨江)各地开展。

企业协助服务的“自发”精准力量的来源是什么?原来,去年11月,杭州在“亲情在线”平台上试点城镇(街道)建设“亲情”数字驾驶舱。通过数据共享和算法集成,驾驶舱可以在“青青”平台上实时监控辖区内企业的日常运营情况;同时,可以及时指导线路或区域开展线下工作,实时跟踪任务进度,破译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问题。“最后一英里”问题。

目前,数字座舱推动的基层治理应用场景在杭州并不少见。

在楼宇园区,驾驶舱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企业服务的乘数效应,主动引领服务,主动挖掘需求。

走进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街道的“亲情”数字驾驶舱,记者看到大屏幕上跳动着今年注册企业数量、累计税收等数据。有了数据引导,职能人员只需要坐在“驾驶舱”里,就能感知城市动态,掌握全局管理情况。

“我们的街道是杭州楼宇经济的主战场,有88栋商业楼宇,9971家企业。如何管理?如何服务?驾驶舱的建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四季青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强告诉记者,街道企业发展服务中心50名“D小辈”依托驾驶舱,分工合作,从规划建设产业定位、业务保障和业务稳定,税收和税收保护,对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城市管理等,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滨江区昌河街驾驶舱是杭州首个街道级平台“亲情”驾驶舱。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新注册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000万元以上时,驾驶舱会发出来访提醒,格子“D小儿”将发起团体上门服务提供准确的政策解释、咨询响应等服务。

杭州楼宇自控系统_杭州楼宇经济研究中心_杭州楼宇经济汇报

石甜甜告诉记者,今年杭州在完成“清清”驾驶舱在各区县(市)试点镇街应用的基础上,还将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定制个性化数据接口。并开放给基层数字驾驶舱,帮助基层管理者做好分析判断和企业服务工作。

在商圈,驾驶舱接入市场监管、公安、城管等系统,打破数据壁垒,提升治理效率。

位于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街新天地区,集商业、百货、娱乐等业态于一体。依托数字座舱,提供便捷停车、智能电梯、“10秒找房、20秒入园、30秒入住”。等待场景有效执行。

以智能电梯为例,驾驶舱配合市场监管电梯管理系统,对街区内123部电梯的状态进行在线监控。一旦发现电梯出现故障,会立即自动向小区、物业等相关工作人员发送短信,从报警到现场处置。仅需7分45秒。

“得益于城市大脑中枢协同机制,街道级数字驾驶舱可与市场监管、公安等系统数据协同,实现精准智能管控。打破数据壁垒,新天地区特保人员数量由原来的170人减少到80人,但整体治理效率有所提高。” 东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唐凌峰告诉记者。

在基层社区,座舱与“熟”“熟”的“武林阿姨”合作,打造线上线下互动治理模式,问题实时可控,处置精准高效。

“百泽巷3号2单元入口处的水管结冰,请尽快处理。” 1月8日,杭州市下城区武林街道数字驾驶舱平台弹出新事件。受寒潮影响,武林街竹干巷社区多处水管出现问题。街道协调后没多久,水务部门就上门处理了。

如此迅速的反应,得益于“武林阿姨”和“码报”数字座舱的应用场景。

68岁的王洪武是竹干巷社区居民,“武林阿姨”成员。她告诉记者,过去发现问题,要先用书登记,再电话报,上门报……整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今,一旦发现问题,只需拍照、扫码,通过“1call”上传至数字驾驶舱。值班人员会第一时间整理资料,对上报的问题进行分配任务。

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武林阿姨”和“码报”上线以来,辖区内已有880余名“武林阿姨”和电网人员完成登记,收集信息6117条,收集、分流、协调、指挥和指挥数字驾驶舱信息。处置系统作战能力突出。

“让数据从‘别人看到’变成‘自己用’;让不同部门的数据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更多价值,这是杭州城市大脑建设的重大变革。简认为,数字座舱可以让政府部门实现“前瞻、后顾、左顾、右顾”,从“人脑计算数据”转变为“城市大脑计算数据”,实现城市无盲区管理。

杭州楼宇经济汇报_杭州楼宇自控系统_杭州楼宇经济研究中心

把路还给人民,把时间还给人民

城市治理体现“智慧”观念转变

城市治理最需要解决什么,群众最期待什么,规划推出什么。这是杭州“城市大脑”加速“进化”的唯一方向。

不排队、不吊杆、不扫码,杭州西湖景区69个停车杆全部“下岗”,“离场付费”播放时间从20秒缩短到2秒以内。作为全国首个拆除停车杆的城市,杭州“无杆停车”回收率达到92.5%。

从挂号、检查、检测、配药来回付费,到“看病付费”、“最多一次付费”、“就医舒心”,杭州红十字医院成为全国首家医院删除自助服务机器。目前,全市343家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舒适就医”,累计服务5973万人次。

从“低头”到“抬头微笑”,从到处排队到30秒打卡,20秒进园。目前,“30秒入住”覆盖杭州613家酒店,服务642万人次,“20秒入场”覆盖206个A景区(场馆),服务1835万人次,促进游客“多逛一小时”将增加全市收入100亿元。

这些应用场景均来自杭州近期发布的“城市大脑”数字界面。界面首页闪过一句标语:“让城市思考,让生活更美好”。包括38个应用场景、366个工作项,可以找车位、查天气,还提供健康码、舆情直通车、12345民生平台。

实用APP的背后,是一个城市数字化治理的实力。杭州作为10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人口流动大,管理要求高,突发变数多。2016年“城市大脑”诞生之初,就明确了它的使命——解决城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顽疾。王健曾感叹,红绿灯和交通摄像头在同一根杆上,但因为没有数据连接杭州楼宇自控系统,摄像头看到的永远不会变成红绿灯。

没有数据,没有流量。从对交通拥堵的感知出发,杭州将目光投向了城市车辆的“车流量”。王健拿出一组数据:杭州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60万辆,高峰期30万辆,高峰期只有20万辆。因此,交通拥堵控制的对象不是36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而是高峰期额外增加的10万辆在途车流。

2017年,“城市大脑”接管杭州128个路口信号灯,试点区域出行时间缩短15.3%,高架路节省4.6分钟. 在杭州主城区,“城市大脑”平均每天报警500多次,准确率达92%。在杭州萧山区,120救护车等特种车辆到站时间缩短50%。

根据“在途音量”,不仅可以“指挥”信号灯优化时间配置“堵塞控制”,还可以精准“大音量”。

杭州楼宇自控系统_杭州楼宇经济研究中心_杭州楼宇经济汇报

根据大数据分析,杭州高峰时段0.5万辆增加到1.5万辆,不会导致延误指数暴涨。为此,杭州推出了“非浙A快速通行”场景,为非浙A车辆高峰时段前往杭州办事提供便利。目前,“非浙A急事”工作日日均申请量超过5000人,累计申请量已超过80万。

把路还给人民,把时间还给人民,从计数开始。杭州成为第一个实现“紧急车辆不用闯红灯”的城市,第一个通过数据计算有序放宽“限行措施”的城市。随着人口净增120万,路面总面积因建设而减少20%,杭州的交通拥堵排名从2014年的第二位下降到今天的第31位。

目前,杭州已建成48个应用场景、390个数字座舱,涵盖公共交通、城管、健康医疗、基层治理等11个领域,率先真正实现“一部手机治城”。

给城市装上“大脑”!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调查

调查笔记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繁华”

继杭州之后,全国500多个城市设立了“城市大脑”,全球1000多个。这似乎印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脑”总设计师王健所说的:“城市大脑是‘杭州送给世界的礼物’。” 原因可能很多,但关键的硬核是杭州独有的“创新基因”。

新世纪以来,从“天堂硅谷”到“一号工程”,从建设创新型城市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领导杭州的掌门人纷纷换人。但他们都把数字经济作为发展的“压舱石”。目前,杭州拥有全国1/3的互联网企业。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随着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杭州无疑成为了“先锋”: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率先开展5G车联网试点,率先诞生超大规模云计算操作系统,率先实施“企业云”,率先建立互联网法庭,率先建成一座“移动支付城”。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几乎是杭州人最先感知和体验的。

“第一进军”涉足“深水区”,政府改革是基础,必须先行。在杭州,市政府说了两个家喻户晓的词,一个是“坚定支持,有怀疑”,一个是“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兴旺发达”。

2016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杭州作为省会城市率先启动,为“城市大脑”积累海量“数据细胞”。2017年,在大多数人对“城市大脑”还不熟悉的2017年,杭州大力开拓全市59个单位,采集数据超过230亿条;云栖镇还成立了十多个专项工作班进行研发。基地与企业、工程院所共同开拓资源,开展城市发展创新实践。

“城市大脑”不断“新”,离不开企业的创新主体。2016年4月,云栖镇十几家企业自发联合研发“城市大脑”。阿里巴巴做云计算,海康威视提供以视频为中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中控信息公司承担交通大数据处理和红绿灯自动计时算法开发……他们的先进理念和顶尖技术与杭州的“城市”息息相关。创新基因”一拍即合。

2020年《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显示,杭州数字治理指数位居全国第一。但在王健看来,这仅仅是个开始。杭州注定会有更多精彩的赛事。(经济日报记者黄屏)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