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经常谈论智能建筑,大多数人可能认为智能建筑意味着一切都是可控的和省力的。但是你知道这在幕后是如何运作的吗?答案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系统集成!那么,什么是系统集成?
一、什么是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是对楼宇内相关系统(如安防、中央空调、给排水、消防、照明、机电等专业子系统)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操作系统的集中控制,包括弱电系统和楼内重要的操作项目,也可以实现各个楼宇之间的信息共享。
集中管理系统替代传统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系统化和集成化。由于该过程所涉及的设备、软硬件众多且不具有统一性,为了达到统一部署管理的目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资源整合、数据处理和系统兼容,即就是,系统集成,相比几个单独的弱电项目,要复杂的多。
除了集成系统强大的管控功能外,各种关键软件技术和配套硬件配置,以及独立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是集成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
BAS( )、BMS( )、IBMS( )是近年来不同类型建筑采用的几种主流弱电系统集成方式。多种集成方式。
(1)BAS是一种常见的楼宇自动化集成方式,主要由冷水机组、通风、配电、电梯等设备组成,通过集成实现对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控制。BAS是一种独立的集成系统是与综合安防工程、消防工程同级别的独立系统集成,这些独立系统通过信息网络平台集成后,称为BAS集成,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集成系统。
系统开发大部分是其研发公司开发的专用网线和软件,无法对外开放,因此该系统的集成能力也有限。而在集成系统运行时,无论是维护检查还是系统升级,都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因此使用BA平台的系统集成楼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楼。基于BA平台的系统集成也是很多建设项目中常用的集成系统。
(2)BMS主要以BA为核心,通过二级信息网络平台,通过数据通信、协议转换和控制模块,将各子系统的运行数据通过局域网传递楼宇内部,以及浏览器,这样就可以在中央监控管理机上实现对整个楼宇的监控管理。
通过在必要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中提供完整的操作界面,可以实现对系统集成的安防设备、机电设备、消防设备等(俗称3A)的统一监控。
这种模式实现起来比较简单,成本低,系统间联动性好。是目前系统集成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集成方式。这种集成方式有很多优点,特别是在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互联性等方面。协调管理等都有很大帮助。
但是,如果在楼宇运行过程中自控系统出现故障,BMS系统将瘫痪,无法对其他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管理,使楼宇管控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建筑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是必要和重要的。
(3)如果说BMS是基于3A一体化,那么IBMS就是另一个基于5A一体化的更高层次的系统集成,俗称一体化建设。IBMS是基于BAS进一步与通信网络相连的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更高层次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
这种集成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具有Web功能的集成监控平台、监控服务器和协议转换网关。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发平台,可以建立相对固定和复杂的应用系统,并且可以与企业资源规划相结合。系统ERP()集成应用系统楼宇自控系统集成,完成管控一体化工作。 IBMS在管理功能上更加突出,充分实现优化管控,达到节能、高效、舒适、安全的目的。
判断一座智能建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IBMS系统集成。在本项目建设中,信息化项目的同步建设同样重要。优秀的IBMS系统集成可以在各个方面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当然,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对运行用户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二、智能建筑与系统集成有什么关系
智能建筑需要基于系统集成。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以下差异。由于智能建筑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面多,综合性强,所以前期工作,尤其是关键环节,要认真做好。
对每栋建筑的自身功能及其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论证;通过对集成软件,尤其是物业管理软件的软件分析,进一步发展该软件;
通过综合分析,将完善适用的软件应用到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集成管理。智能建筑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但由于施工方在这方面的认识不足,前期工作不到位,与实施同类项目相比,忽略了自身建筑的特点,或者集成商的建议比较混乱,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智能建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技术还是法规,都将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恰逢我国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和节约型社会,为智能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智能建筑将走向常态化,成为建设项目中最常见的单元项目。由此,智能建筑的投资、设计、建设等方面将进入一个更加科学、规范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