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西安智慧社区建设“标准化时代”即将到来
时间:2022-06-30    

自2012年我国正式启动全国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全国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 201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意见》中首次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并提出力争使到2020年,50%的社区实现智慧社区标准化建设。今天,智慧社区经历了从硬件数字化、管理信息化、云智能化的多轮探索和迭代,现已形成综合管理新模式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但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始终存在标准规范缺失、技术和制度保障缺失、信息安全水平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因此,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建立本地区智慧​​社区建设标准。规范,引导基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近日,由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西安市民政局联合制定的《西安智慧社区建设评价标准(2020)》(以下简称《标准》))发布,覆盖6个 《标准》的发布,标志着西安智慧社区建设进入“标准化时代”,智慧社区长什么样?应该如何建设?西安终于有了自己的遵循自己的标准。

新型社区管理模式,智慧社区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关注不仅限于居住区、交通、周边环境等“硬”基础设施,还有通信服务、安防、交通等“软”基础设施。对外交流。服务正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这种住宅需求的变化,催生了一种融合智能手段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智慧社区。

西安居然楼宇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_西安楼宇自控_西安中航工业自控所

那么,究竟什么是智能社区?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数据标准与应用处处长李博时表示:“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和核心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理念下的社区管理服务新理念。以智慧城市为单位,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逐步实现整个城市的智能化,实现城市的实时控制、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智慧社区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营造安全、舒适、便捷、智能的多功能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归属感和幸福感。社区居民,从而形成了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形态和新模式。足不出户,即可充分实现社区、市民日常生活消费、居家养老、医疗、家庭保障等需求。 "

探索充满“黑科技”的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将为市民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1月9日,记者走进西安智慧社区试点长庆坊小区,体验和观察“黑科技”保护下的智慧生活圈。

西安楼宇自控_西安居然楼宇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_西安中航工业自控所

长庆坊社区有40多栋住宅,4000多户。两年前,社区开始建设智慧社区。现在,要想进入社区,首先要通过人脸识别。采访过程中,记者作为参观者,经事先授权,获准进入小区。 “如果你擅自闯入,警卫值班室的警报器会立即亮起。”小区智慧小区建设负责人李军介绍,走到门口,系统自动录下了他清亮的脸。拍照后,门自动打开。

李军介绍,小区三个大门和小区所有高层住宅都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可视对讲。与传统门禁系统相比,不仅可以呼叫房间号,兼容传统刷卡功能,还增加了扫码开门、手机APP开门等功能。 “每一个在小区注册了人脸识别的居民进出小区,小区大门都会自动开启和关闭。下雨天打伞,或者双手拿着东西回家的时候,它会自动开启和关闭。”从小区门口到单位门口一路封闭,住户不用开钥匙,不用操作手机,感觉很爽。”小区居民张女士说,有了这样的门禁系统,即使是开车进出小区的司机和同车的人,也会被人脸认出来,跟没关系的人也能认出来。社区将无法进入,社区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记者进入小区后发现,长庆坊小区东门有一个特殊装置。这种类似于“电子广告牌”的设备被称为智能社区终端。 、警民信箱等服务功能,以及智能信息发布功能,社区重大活动、各类通知、宣传等均可通过该平台滚动展示。李军表示,这款设备是一款面向智慧社区终端的户外设备,适用于社区广场等场所;还有一个智能小区终端室内装置,安装在小区庭院、写字楼、商场等建筑大厅出入口的重要出入口。在24小时金融自助服务大厅,可以起到震慑不法分子、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作用。此外,目前小区内的火灾、燃气、烟雾探测设备、监控探头等也都接入了智慧小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各种传感器通过物联网进行实时自检。如果任何一个链接发生故障,系统将是准确的。提示物业人员进行干预。当涉及到警务信息时,它会直接向警务系统报告。未来,在居民的家庭生活中,智慧社区系统可以成为尽职尽责的全天候管家。例如,独居老人可以将自己的水、电、智能家居等接入社区智能系统。当系统监测到室内数据异常时,可以结合楼宇监控和公共区域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分析,判断老人是否有危险。如果老人戴上智能手环,接入智慧社区系统,一旦心率、血压等数据出现明显异常西安楼宇自控,社区人员可以第一时间通知他们,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治疗。

西安居然楼宇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_西安中航工业自控所_西安楼宇自控

“目前,社区通过智能终端采集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数据,建立了与城市常住人口数据库相媲美的实时、真实的社区数据库,实现了‘四知四清’社区管理“四掌握”。社区民警了解居民家庭成员、车辆、房屋、社会关系;了解社区租房、重点人员、流动人口、特殊群体等情况;掌握社区基本情况,还可以针对各种社区警情提前判断公安、警务、社区消防设施状况等热点难点问题。”小寨路派出所民警管建强也举例说,以往在小区遇到走失的痴呆老人时,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内各栋楼的老人都必须出动。全部,单凭长老的身份,可能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借助智慧社区系统,警方只需在系统中输入老人的照片,即可快速查询老人的身份和家庭信息。对于社区警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智慧社区建设急需统一技术标准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推进,智慧社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单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智慧社区相关技术和产品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据悉,目前西安运行着多种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莲湖区“智慧社区”服务综合平台包括“政务服务、信息服务、智慧生活圈、互联网+公共服务”5个模块;未央区以养老服务为特色,临潼区以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便利为特色。信息化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为加快智慧社区建设,西安还积极推进“四社区联动”。社区专项资金运营项目2000多个,通过购买服务不断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利用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政务、家政、商务、志愿服务和各类缴费查询服务“五位一体”,让信息多跑腿,少跑路。

西安中航工业自控所_西安楼宇自控_西安居然楼宇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

但由于智慧社区系统供应商不同,各个平台上传的视频数据格式不同,设置的关键词和标签也不同,数据无法接入统一管理系统,实际一些智慧社区的应用效果很好。打折扣的,像长庆坊社区这样能够将智慧融入生活多方面的智慧社区示范试点并不多。记者走访了解到,西安已启动智慧社区建设的社区,大多以建设安防智慧社区或养老智慧社区为主,但从功能上看,缺乏社区物业管理、智能消费。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范围都比较窄,不能称为真正的智慧社区。 “现在为了享受智能生活,我在手机里安装了各种APP,包括物业管理、零售、金融、生活服务等。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尤其是对一些老年人来说。对人类来说,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如果能把这些都整合起来,就可以真正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实用便捷的服务。”市民雷先生在谈及智慧社区建设时表示,在现在的生活中,只要涉及到智慧社区,居民要想参与,就必须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智慧社区”并不是“智能”,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智能技术也在威胁着个人隐私数据的安全。记者发现,雷总所说的也是大部分市民的普遍感受。

“目前,西安智慧社区建设确实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全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划和集约化综合服务平台;单点布局应用尚未形成规模;社区治理功能亟待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性有待提升,社区信息化惠民不足,居民生活不完善足够智能;尚未形成可持续的运营和发展模式。其次,在当前条件下构建的智慧社区大多是“单兵作战”,无法充分发挥后台数据整合的优势此外,市场上智慧社区系统的供应商也是鱼龙混杂,容易导致相关产品的维护和迭代延迟。后期装备,直到不能使用为止。市民、房产、社区,都是巨大的投资浪费。”李博士表示,西安将真正以智慧社区为基础建设“智慧城市”,而智慧社区的标准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唯有习近平'an只有实现全市数据互通,统一设备和技术标准,才能真正实现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标准》的出台明确了西安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

西安居然楼宇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_西安楼宇自控_西安中航工业自控所

鉴于此,《西安智慧社区建设评价标准(2020)》)近日正式发布,明确了基础设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社区治理、社区管理服务、便民将这6大领域的评价指标应用于创新,还细化了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73个三级指标。其中,三级指标分为基础项、改进项和创新项。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评价项目,改进项目是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尽可能完成的拓展项目,创新项目是专门为鼓励创新而设立的创新应用项目。智慧社区建设将综合考虑基础项目、改进项目和创新项目建设情况综合评价。重点规范智慧社区软硬件基础配置,要求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具备与上级管理平台对接的能力。引导社区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本区域的人、地、物、情、事、组织、房屋等信息,开展对象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等工作,提供为社区居民提供政务、医疗、家政、缴费等服务。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社区便民服务智能化水平,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同时,鼓励有关单位建设特色突出、技术先进、切实解决居民需求、获得一致好评的创新应用。

李博士介绍,2019年西安市智慧社区全面启动试点,据民政部门统计,当年全市共评选确定了20个智慧示范社区。 《标准》的出台,是通过对智慧社区建设成效的评价,引导和推动我市智慧社区建设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覆盖,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效率,实现社区治理智能化。将社区建设成为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管理智慧、生活智慧、环境宜居的社区生活新业态。 《标准》颁布后,西安的智慧社区建设有了参考标准。今年,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还将根据《标准》出台一系列智慧社区评分标准,制定智慧社区的认定办法。同时,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和西安市民政局也将对建成的智慧社区进行星级评定和颁奖。 “智慧社区的标准化建设,可以让社区防控更加立体化,让公共服务更加便捷,让居民生活更简单,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红砖南路社区党委书记闫和平对西安智慧社区未来的建设充满信心。

对于智慧社区建设实践中如何保护公民隐私这一关键问题,李总也解释说,《标准》要求,为了保护业主的隐私,智慧社区的数据在社区中应该严格加密和特权。社区物业公司只能查看与物业管理相关的公开图片和数据,或业主授权的个人信息。警方只能在职责范围内依法管理和使用智慧社区数据。李博石还表示,标准化智慧社区建设具有见效快、惠民利民等突出特点和明显优势,有利于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认知和认知,为智慧城市建设增光添彩。 设施集约化、智能化水平,可实现绿色生态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利于扩大政府信息共享,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变,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有利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居民生活更智能、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 (来源:西安晚报记者龚卫方)

找记者、报道、求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情报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等你报道在线的!我要举报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