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记者戴锐
2月25日,中国民航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朱文新在回答封面记者提问时表示,《民用机场公共信息标志系统设置规范》强调手语的普遍性,至少要求两个语言采用中英文,并根据源区游客的需要,可相应添加源区文字,并详细规定了多语言文字的排版设计。
朱文新表示,民用机场公共信息标志系统是机场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场流程效率、服务质量、用户体验和形象建设等具有重要影响。标识布局虽小,但对广大旅客等机场用户的定向体验、视觉体验和服务体验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航空旅行日益普及和日常化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机场建设规模和航站楼流程组织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机场公共信息识别系统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旅客指出,部分机场出入境手续繁杂,招牌广告眼花缭乱,
为确保信息尽可能准确、直观地传达给乘客,朱文新表示,《规范》着重加强用户导向,以清晰、醒目、简洁、易懂为设计理念。目标,并要求方向标志的视觉优势更加突出并最小化或避免。方向标志和商业元素的视觉竞争。同时,对客流关键决策点的标志设计也提出了特殊要求。首次提出信息分类分级和空间划分的方法,提高标识信息的准确性和直观性。此外,我们相信未来的标牌系统将不再局限于“
此外,“标准”还包括132个图形符号,使用“图形”语言为国际旅客提供更清晰、更易于理解的指南。这些图标充分结合民航出行特点和旅客高频次服务需求,更加符合旅客的阅读习惯,力求将信息准确、直观、全面地传达给旅客。
关键词:规范要求 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