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历史书。
在城市大踏步前进的过程中,建筑的更新为其写下了生动的注脚。当前,城镇化进入新阶段,“直立”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
“建筑经济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楼宇经济越大越成熟,城市的发展就越先进。”总经理罗元军说。
罗元君的描述已经在市场上得到证实。
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的2021年西安写字楼三季度报告,金融、信息技术和房地产是西安楼宇经济中最活跃的行业,也是位居前列的行业门类。城市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楼宇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西安先成立了建筑经济促进会,后致力于西安建筑经济的规范发展,推动西安建筑经济与国际接轨。加之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项重大项目实施精准招商,楼宇经济正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和新引擎。
城市经济的“温度计”
“建筑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温度计,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12月2日,在高新区办公楼,罗元伟总经理详细分析了楼宇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在他看来,楼宇经济的繁荣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015年底,第一太平戴维斯正式进入西安,参与了西安市多项重点项目,推动西安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其观察而言,西安在楼宇经济领域也有不少引人瞩目的案例。
位于西安小寨的赛格购物中心,在人潮涌动的带动下,连续多年以惊人的销量入围全国销量前十。
购物中心的兴起带动周边商贸的不断活跃,与此同时,教育、金融等各种现代服务业也日趋繁荣,带动了GDP的快速增长区域的密度。
一路上不只是 Seg 唱歌。 “一建一兴”的楼宇经济已成为西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供给端来看,2014年初,西安写字楼的供给量仅为56.12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全市共有甲、乙级商厦106幢,总体量约620幢,面积10000平方米,位居新一线第三已形成市区、高新、曲江、南二环小寨、城北5个商贸建筑群。
另一方面,需求端,继年初小米、VIVO在西安设立研发中心后,华为超大型人工智能算力集群也落地西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落户,带动其上下游企业入驻,同时也将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推动租赁需求持续释放。
建筑供给端持续增长,相应的产业需求端也不断吸引重量级企业,从感官和数据上为西安经济注入了更多活力。
其中,总部经济的发展更加耀眼。
以国际港区为例,目前西安国际港区已引进招商丝路总部、华润丝路总部、五矿金融贸易总部、中铁丝路总部、中国电建丝绸路总部总部、绿地丝路全球贸易港等十大企业总部。
此外,高新、经开、曲江、碑林均表现出色。例如,在2021中国建筑经济北京论坛上,碑林区荣获“中国建筑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性案例”。
西安的“笼与鸟”
建筑经济除了代表城市经济外,也是城市产业发展的基础。
“建筑是一个容器,建筑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不同的产业相结合。”罗元军说。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楼宇经济主要服务于技术含量高、技术门槛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其发展主要得益于咨询、传媒、文化、公关等新兴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发展。
西安写字楼租赁需求行业也验证了这一点。 2020年,TMT(科技、传媒和电信)、传统金融和商务服务将成为西安写字楼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占比38. 8%、21.8% , 11.3%。
这背后是西安产业的腾笼换鸟,动能转换。
近年来,西安加快布局电子信息产业、现代金融、软件与信息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促进产业发展,西安不断增加相关产业数量,着力吸引“短板”,摸清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招商引资,吸引大和强者。
从金融业来看,为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千亿元现代金融业,西安市多次出台相关利好政策,《西安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1)》《西安丝路金融中心规划》《行动计划》等
西安楼宇经济市场表现稳定,除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外,也得益于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
这种趋势仍在增长。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的2021年西安写字楼三季度报告显示,金融、信息技术和房地产是最活跃的三个行业,占全市甲级写字楼新成交租赁面积的一半以上建筑物。
罗元军表示西安楼宇自控,西安服务型企业和机构,即第三产业,预计未来两年会有比较显着的增长。
从产业发展看,2020年西安第三产业占比63.7%。从区位优势和产业方向看,西安服务业占比依然有扩展空间。
因此,在大方向上,西安楼宇经济的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大。
预开发
发展建筑经济,有空间有产业,也有规划。
“建筑物的经济性很复杂。关键要看这个建筑的载体是什么,是否有不同的合适的容器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罗元君说道。
据他介绍,一些金融机构对办公空间有特殊要求。实现24小时不间断停电,同时由于金融场所的安全要求,对楼宇还有很多特殊要求。
他认为,一个城市的建筑经济需要顺应城市发展战略,提前做好战略规划。
“在西安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现有建筑进行局部重新优化或局部定义,直到未来出现新的载体,承载西安的大方向未来的发展。”罗元君快递。
精细化运营除了符合城市战略,还将大大提升城市建筑经济的质量。
“细化从初步规划开始,比如国际港区、曲江CBD、高新未来瞳孔等等,定位很明确,也很清楚需要什么样的载体在定位上要匹配。”罗元军认为,“二是项目管理,如何提升服务?如何让客户感受到温度,而不仅仅是一个外壳;三是行政引导的细化,更多的统筹协调会刺激楼宇经济。”更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西安市建设促进会启动筹备工作。在参观学习成都、广州、昆明等城市经验的基础上,西安市投资合作局成立了市级建筑经济产业组织——西安市建筑经济促进会。
此外,楼宇经济的发展也为西安招商引资带来了一条新路——以商招商。
“只要未雨绸缪,楼宇经济不会立竿见影,但只要提前做好战略,楼宇经济也是助力城市推进的重要容器和载体之一。发展。”罗元君说。
不可否认,建筑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建筑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展望未来西安经济发展的蓝图,楼宇经济必将为西安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