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武汉楼宇自控 建筑+弯道超车跑出加速
时间:2022-09-07    

湖北日报记者杜勇

“抢占楼宇经济快车道,打造特色楼宇经济。我对吴家港区充满信心和期待!”中国建筑经济知名专家夏晓红12日来到宜昌,与地处美丽滨江长廊的宜昌市吴家港区“十里路”对话。 “滨江商厦经济带”经过深入调研,信心满满。

如何解决城市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吴家港区楼宇经济如何超越汽车,进入2.0时代?围绕这些热点话题,记者对夏晓红进行了专访。

中国楼宇经济知名专家夏晓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见习记者王国宇 摄

【专家介绍】

夏晓红:中国建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被誉为“中国建筑经济研究第一人”。 《中国建筑经济蓝皮书》主编、杭州社科智库专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MBA客座教授、建筑经济顾问、多个城市特聘专家全国各地。着有《走进总部经济时代》、《楼宇经济发展研究》、《楼宇经济十年》等。

【高端对话】

建筑经济:城市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记者: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形势下,如何破解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

夏晓红:城镇化进程中,第一产业农业在城市消失,第二产业逐渐萎缩或退向城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主要产业城市经济中心的力量。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更新和改造,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成为第三产业和城市产业的载体。已成为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能级提升的新引擎。

从本世纪初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星空,到重庆、杭州、南京、武汉等沿江沿海城市,再到到长沙、南昌等城市争相跟进,从1.0向天求发展、​​向空间求效益的时代,楼宇经济进入了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生态效益,形成载体、功能、产业、要素、空间、模式、属性。 2.0 时代,管理、效率全面提升。如今,各具特色的建筑群已长成城市中郁郁葱葱的“经济林”。

2001年,上海市静安区第一座税收“亿元楼”诞生。到2008年,该区已有11座“亿元楼”。 2018年,深圳市福田区“亿元楼”86栋,上海陆家嘴97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已成长为上海第一座税收超过50亿元的建筑……许多发达城市核心城区7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建筑经济。城市中的建筑犹如“垂直开发区”,演绎着精彩的创富神话。

随着建筑从实体空间向产业空间转变,从集聚产业向创新生态转变武汉楼宇自控,也从时尚的“建筑盆景”转变为优美的“产业景观”。鳞次栉比的建筑承载着工业发展,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因此,建筑不仅是城市的经济地标,也是文化地标。

建筑经济开启了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的新思路。进入2.0时代,楼宇经济成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中国楼宇经济知名专家夏晓红在中南商圈调研。见习记者王国宇 摄

“经济森林”:将在滨江长廊崛起

记者:您抵达宜昌后,马不停蹄地参观了吴家港区十里滨江商厦经济带。你感觉如何?

夏晓红:15年前,我乘船途经重庆来到宜昌。领略了三峡的磅礴之美,更陶醉于宜昌的美景。抵达时间为凌晨2:00。一觉醒来,窗外风景如画的河畔长廊令人心旷神怡。

此行考察了万达广场、宜昌国际广场、长江文化广场、首都财富中心、中南路商圈等建筑,印象最深的是宜昌城市建设的提速。城市东延,区位优势明显的吴家港区,必将承担宜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我站在宜昌国际广场25楼,鸟瞰美丽的滨江长廊上拔地而起的独特商业建筑。我觉得吴家港区发展楼宇经济的潜力巨大,动力澎湃。相信在美丽的滨江长廊上,郁郁葱葱的“经济林”很快就会出现,成为宜昌经济新的增长点。

吴家港区具有滨江新城区位优势和发展楼宇经济的硬件基础。政府部门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楼宇投资,支持楼宇安全和商业稳定,鼓励楼宇质量强商,让我看到了该区发展楼宇经济的决心。

我对吴家港区楼宇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充满期待。相信一定会创造出楼宇经济的“吴家模式”。我要为吴家港区的楼宇经济发声。

+:弯道超车,加速耗尽

记者:吴家港区建筑经济发展要克服哪些短板?弯道超车如何实现加速?

夏晓红:目前,吴家港区楼宇经济发展还存在专业物业公司少、特色楼宇少、楼宇税收贡献率低、专业人才支持不足等短板。

跨越建筑经济时代1.0,迈向2.0时代,实现弯道超车,要着力提升产业、提升品质、提升效益。按照总体定位、建筑定位、业态定位,建设以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的专业特色建筑,打造金融建筑、商务建筑、物流建筑、文化建筑等。以及创意建筑等特色建筑。

具体可以依托晋江银座、首都财富等建筑,打造金融新城;依托美丽的山区水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保健,打造休闲度假胜地;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和商务资源,打造会议之都;依托“建筑+专业市场”“建筑+特色街区”“建筑+生产园区”“建筑+特色小镇”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区、中央商务区、和特色商圈。圈子、特色小镇等不同形式的载体承载着新一轮建筑经济发展。

中国楼宇经济知名专家夏晓红在万达商圈楼宇服务站调研。见习记者王国宇 摄

【专家金句】

1、建筑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能级提升的新引擎。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经济就是建筑经济。

2、发展建筑经济不是你想不想做的问题,也不是你想不想做的问题。

3、建筑经济为城市带来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

4、建筑经济将建筑从“建筑盆景”转变为“工业景观”。从经济角度看,建筑物是经济载体;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建筑就是精神家园。

5、建筑不仅应该是城市的“经济地标”,更应该是城市的“文化地标”。

6、一个没有个性的城市,就像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不会有独特的魅力。

7、一个城市的高度不是由建筑物的高度决定的,也不是由经济的“密度”决定的,而是由人们穿行于建筑物所带来的“温度”决定的。

8、过去,人们跟着行业走;现在,资本追随人才;未来,人才跟随生态。

9、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的消费行为强调效率,服务经济时代的消费行为强调服务,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行为追求语境。

10、“掌柜的二次思维”其实是一种“用户思维”。要把“小二精神”打造成一种政府行为,一种城市精神。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全球重大事件,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政策解读、新鲜热点资讯、实用便捷信息,还推出了手相、报道、学习,在线互动。功能。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