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琳
“以后天天吃都不用走远了,开餐厅后,真的很方便!” “价格便宜,味道不错,环境也很优雅。” 在科技城创新孵化基地御发楼建设委员会的帮助下,可满足2000余人就餐的御发楼员工餐厅正式对外开放。.
据了解,宇发大厦是中原科技城的创新孵化基地,聚集了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天眼查等众多科技企业。为更好地为企业服务,2021年1月,博学路办将以裕发大厦为试点,建立“一二三四”楼长制。“一”是指在大厦党总支领导下的建设委员会的一套工作组织,包括建设负责人和入驻企业的负责人,以及物业管理人员、税务管理人员、安全人员等。主管、防疫管理人员。N个党员,大部分党员是党员;“二” 指构建事务和智能业务两个平台;“三”是指资源、需求和项目的三个清单;“四”是指建设信息通报、定期工作会议、临时咨询和学习教育四项制度。充分发挥建设党总支的统筹协调作用河南新广裕楼宇自控工程,以党建引领群建,以群建促提升,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治的良好氛围共享、打通服务企业“最后100米”。目前,博学路片区先后成立了裕发大厦、信息产业大厦等4个建委,实现了全服务覆盖。
搭建畅通的面对面交流平台。为确保工作实效,将在大楼显眼位置建设线下大楼讨论平台,即大楼党群服务站,充分发挥研讨、自助、休闲等功能。 ,让企业面对面沟通无障碍。随着“万人助万企”活动的深入开展,博学路办联合房委会组织了多次专题周会,认真听取企业需求,梳理企业名单问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一长N成员”的帮助下 大厦管委会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定期在大厦开展税务指导、消防演练、政策宣讲等活动,助力公司更好发展。同时,线上智慧商务平台集沟通、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搭建了办事机构直接联系企业的“绿色通道”。
资源整合,点对点支持服务。依托建务委员会,整合辖区内各种资源,形成“菜单”,向企业和员工宣传,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支持。目前梳理了日常运营、企业发展、员工服务、政务服务四类资源。整合高校人才资源,有效利用辖区内“一岛一环”企业——高校人才需求方和人才供给方,组织6所高校和科技企业代表召开三场座谈会,搭建校企“零距离”合作平台,解决1个以上,辖区企业人才000人;整合政策资源,通过制作《中原科技城企业政策集锦》,及时向企业推广郑好办“青青在线系统”及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精准服务,一对一解决问题。建务委员会坚持问题导向,优化服务模式,结合企业需求和现有资源,形成具体、可操作的企业服务项目,以项目实施带动实际问题解决。自成立以来,已帮助多家企业协调解决了员工交友难、停车难、房租高等一大批实际问题。比如,针对裕发大厦员工反映的停车问题,大厦办会联系周边地面停车场,开展团租活动。房租从每月500或600元降到每月140元,可为企业员工解决600元停车位。不止一个,广受好评;再比如,企业的年轻员工很多,特别是科技企业的员工,经常加班,生活圈子小,交友能力有限。此外,为方便企业员工健康检查,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对接,举办“义诊进楼”等活动。企业管理越来越无忧,员工的归属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河南新创中心员工郑娟深有感触:“如此体贴周到的服务,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