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新机场线一期将于9月初投入运营
时间:2022-11-17    

鹤洲村到机场新船站楼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

昨日,外媒记者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内拍照。本版摄影(署名除外)/新京报记者 王桂斌

鹤洲村到机场新船站楼_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未来,公共廊道段将打造成为森林廊道连贯、层次丰富、生态共生的绿色轴线。北京市重大项目办供图

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_鹤洲村到机场新船站楼

昨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竣工倒计时。

全面进入机电设备安装装修阶段;“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注册记者受邀参观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昨日宣布,新机场线一期工程已经竣工。目前,新机场线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工程进入机电设备安装装修阶段。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全长41.4公里。共有三个车站:草桥站、茨各庄站和新机场北航站楼站。计划于2019年9月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首航。

昨天下午,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等46个国家和地区的90名中外注册记者应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新闻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邀请政府参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了解机场项目。建设和运营准备就绪。据悉,大兴机场建设运营准备工作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以“6.30”建成和“9.30”投入运营两个时间目标为节点,倒推工期,去全力以赴。

【新机场线一期】

亮点一

与新机场高速、京雄高铁形成共同的绿色走廊

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_鹤洲村到机场新船站楼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据介绍,新机场线穿越工程数量多、类型复杂、工期紧、难度大,其中特级风险源7个,一级风险源61个。其中,茨各庄站至曹桥站段最后10​​0多米的地下开挖工程是制约全线衔接的最大节点。国寺北大街地质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多,距地面最小距离仅4米,施工难度极大。

据负责该段施工的项目负责人介绍,为兼顾10号线运营安全和新机场线施工安全,该段采用孔桩法施工,减少地面沉降,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避免大量管线。搬迁工作,但持续时间也较长。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深孔注浆、超前管幕、现成锚索等技术措施。同时,通过路面铺设钢板、人工巡检、监测测量等方式,确保既有线运营和上路的安全。

据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机场线、新机场高速、京雄高铁形成了独特的共同走廊模式。公共廊道全长约17公里,公共廊道段间连接空间总面积约1700亩。未来将建成林廊连贯、层次丰富、生态共生的绿轴,形成三时花开、四时常青的共行绿廊。根据周边规划定位和现状环境特点,分为带状地段和门户区两部分,

共走绿廊不仅是旅客乘坐新机场线到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必经之路,更属于广义上的南中轴线区域,连接南苑团和宫、念坛公园、其他绿地。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北京南北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乘客乘坐新机场线,将有“穿林走机场”的美妙体验。

亮点二

向北延伸至丽泽商圈,可直接入住、托运行李

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_鹤洲村到机场新船站楼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根据最新规划,新机场线将从草桥站向北延伸约3.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至丽泽商圈,将由地铁14号线、16号线替代。建设中和规划中的11号线。丽泽商圈北区将与车站联动设置一座城市候机楼,提供值机和行李寄送服务。届时,旅客可提前到丽泽商圈站办理登机牌和行李托运手续,极大方便旅客出行。

在丽泽商务区站,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轨道与周边土地的高度融合,未来将建设一体化示范轨道枢纽,进一步提升丽泽商务区品质带动南城发展。

与普通地铁列车不同,新机场线列车充分利用了国产CRH6F城际动车组成熟可靠的车辆平台。

列车继承燕房线全自动驾驶,通过仿真验证隧道内刚性接触网的高速受电性能,解决了列车与线路、车辆与供电网络、车轮与车辆的耦合等问题。铁轨,铁轨。安全可靠。

列车由8节车厢组成,目前设计最大载客量为1500人左右。为了方便乘客放置随身行李,座椅前后的距离被加宽了。

商务车还为每个座椅配备了独立的阅读灯和空调插座,座椅扶手上还设置了两个USB充电口,方便乘客使用。

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_鹤洲村到机场新船站楼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大兴国际机场】

亮点一

站外零距离换乘,站内上车步行时间短

航站楼下方,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由北向南垂直贯通,尤其是高铁从航站楼下方经过时,设计最高时速可达250公里。这种交叉形式和速度设计在世界机场中是首创的;车站设在航站楼地下二层,旅客可通过大容量电梯或自动扶梯直接进入航站楼,实现空陆侧交通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

根据飞机停靠和工艺流程的功能需求,航站楼建筑方案确定主航站楼采用中央辐射的五指连廊布局。连廊与主体建筑形成稳固、错落有致的整体格局。这种配置的特点是走廊短,空侧延伸大。虽然离机位较近,但从航站楼中心到旅客安检后最远的登机口约有600米。不到8分钟,效率优于世界其他同规模机场。

航站楼配备1152个橡胶隔震支座和弹性滑板支座,构建组合式减震隔震系统,有效提高了航站楼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了底部轨道振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中国最大的隔震建筑。

本期建设的4条跑道采用“三纵一横”全方位布局,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这种配置适合京津地区空中作业的特点。减少了飞机空中飞行时间和地面滑行距离,有利于提高空地一体化作业效率,降低噪声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这是实施绿色机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亮点二

现场通用车辆均为清洁能源车

通过建设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系统,机场内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占机场总能耗的10%以上。确保现场通用车辆和清洁能源车辆使用率100%,新专用车辆原则上100%使用率(不符合性能要求或没有合适产品的除外)。据初步预测,机场投入运营后,空侧清洁能源汽车总体占比将达到66%以上,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610吨,相当于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每年减少 77 平方公里的森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全场水资源收集、处理、回用统一规划,构建高效合理的复合生态水系统,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实现雨水100%收集雨水分流率100%,污水处理率100%;中水全部回用替代市政用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30%。

此外,机场从停放、通道、服务、登机、识别等8个系统,针对行动不便、听力障碍、视力障碍3类人群进行了专项设计,充分满足2022冬残奥会要求。并创建无障碍设施模板。

新京报记者 邓琪 马今谦 裴剑飞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