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headadtext}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继续加快转型调整
时间:2022-12-01     访问量:1203

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趋势

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推动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重点举措。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继续加快转型调整,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入新的扩张阶段。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呈现以下特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加快转型调整,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呈现以下特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加快转型调整,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受益于“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扩大和提升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国家软件政策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有力支撑和快速渗透,软件产业将更加服务化、平台化、融合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日益成熟,将有力推动行业蓬勃发展。进入“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新时期推动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重点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单位在深入研究产业发展和研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牵头制定并推动出台了国家软件产业发展战略性政策文件趋势。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进一步由大变强,走出一条智能化、生态化、融合化、核心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二是以“技术+模式+生态”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不断深化产业变革。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入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群体突破的爆发期,加速向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生态化演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快速发展和融合创新,先进计算、高端存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技术架构进一步重塑、计算模型、软件开发模型、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日趋成熟,加速进入质变期。软件企业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平台,加强技术、产品、内容、服务等核心要素的融合创新,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流程优化和服务提升,实现转型发展。

第三,数据驱动的“软件定义”正在成为融合应用的突出特征。一方面,数据驱动信息技术产业变革,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通过软件定义硬件、软件定义存储带来更多新产品、新产品。 、软件定义网络和软件定义系统。服务和模式创新催生新业态和经济增长点,推动数据成为战略资产。另一方面,“软件定义”加速了各行业的融合创新和转型升级。软件定义制造激发了研发设计的创新活力,仿真验证、制造和运行管理,加快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服务型制造、云制造等新模式,推动生产型制造向生产型服务型制造转型;软件定义服务深刻影响了金融、物流、交通、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的产业主体、业务平台、融合业态和新型消费。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多维度、深层次的变革催生了共享经济、平台经济、

3、行业数字化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行业内主要有两类厂商,一类是传统的数字化集成解决方案服务商楼宇自控市场规模,以风语筑、丝路视界、凡拓数创等为代表;二是综合性典型技术服务商有华如科技、五一视界等,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存在一定的品牌壁垒、技术壁垒和客户资源壁垒。相关项目一般初期投资大、实施周期长、多专业、多技术融合。团队之间分工协作,目前该领域的参与者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企业。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客户成熟度的提高,

(1) 风雨竹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数字技术应用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数字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数字内容的制作、发行和管理。将高科技数字显示手段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在行业内较早提出“设计领先、技术为依托、跨界总承包”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全流程显示系统解决方案。控制操作模式程序。

(2) 丝路愿景

丝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业的全国性CG视觉服务商,从事基于CG技术的综合数字视觉服务业务。以创意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内容策划解决方案,并在项目管理、商业模式和自身技术上不断优化创新。

(三)华如科技

北京华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军事仿真,以平台、模型、数据三大基础工程为依托,专注于建模仿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大数据四大技术板块数据,紧扣实战实验、仿真训练、装备论证、试验鉴定、仿真需求等综合保障,为军队和国防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

(4) 泛拓数字创新

广州市凡拓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数码创意产品及数码综合解决方案的综合提供商。是数字创意展示工程、3D及特殊电影、多媒体展览应用的集大成者。业务延伸至多媒体展馆、3D动画、立体影像、互动媒体应用、虚拟现实等,为政府、企业、地产提供一站式服务。

(5) 杰瑞数码

山东捷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在营销、生产、研发、教学等环节为企事业单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客户涵盖工程机械、装备制造、能源、国防军工、商用车、医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领域。

(6) 5 月 1 日异象

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以原有全要素场景为基础,融合物理仿真、工业仿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建立数字孪生应用生态,助力政府和企业开展新A轮数字化升级,推动数字孪生成为新基建之一。

4、工业数字化产业政策支持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融合融合。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立体覆盖。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明确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数字创意技术装备制造、数字文化创意活动、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融合服务四大部分。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部署了八项重点工作:一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二是充分发挥数据元素的作用;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四是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五是继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六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七是着力加强数字经济保障体系建设。八是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未来15年通过“两步走”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一是到2025年,大部分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将初步应用智能化;二是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新增长点和增长极的指导意见》,鼓励数字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智慧农业等领域融合发展,激发市场消费活力。建设一批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加强数字内容供给和技术装备研发平台建设,建设高水平直播短视频基地、一流电竞中心、高沉浸式产品体验展示中心,提供VR旅游、AR营销、数字文化博物馆、创意设计、智慧广播、智慧体育等多元化消费体验。

《关于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结构,提升数字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依托文物单位收藏的文化资源,开发数字文化产品,提升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创新互动体验应用,与公众融合发展文化资源和数字技术。

5、行业壁垒

(一)行业技术壁垒

工业数字化产业是多技术应用与融合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各大行业龙头企业都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研发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术路线升级迭代和新产品开发应用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这对新进入者保持技术先进性,持续开发优质产品和服务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二)人才储备壁垒

工业数字化行业专业性强,技术环节长,技术环节多。行业内企业需要建立系统化、规模化的专业人才队伍。行业企业需要储备掌握复合知识结构、丰富的行业技术经验和强大的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团队。在日常业务运营中,运营经理、项目研发人员、业务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等各类人员需要协调配合。这对行业内企业的人员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一定的人才壁垒。

(3)服务体验与客户资源壁垒

工业数字化产业的先发优势较为明显。对客户行业的深入了解、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和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是赢得客户深度信任的决定性因素。行业内企业也通过服务各行业客户,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形成了核心技术积累、服务经验和客户资源积累,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同时,一旦客户形成使用习惯,换用其他供应商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综合考虑产品服务稳定性、可靠性、保密性等多重因素,

更多行业资讯,请参考普华友策咨询《2023-2029工业数字化行业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专题报告》。同时普华优策咨询还提供行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个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产业地图、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资及投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目录

第一章行业数字化概况及来源说明

1.1 产业数字化与数字经济

1.1.1 数字经济定义

1.1.2 数字经济“四化”框架

1.1.3 产业数字化与数字经济

1.2 工业数字化的定义

1.2.1 工业数字化定义

1.2.2 工业数字化的内涵

1.3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3.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1.3.2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趋势

1.4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二章中国工业数字化(PEST)宏观环境分析

2.1 中国产业数字化政策()环境分析

2.1.1 中国工业数字化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2.1.2 中国工业数字化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总结与解读

2.1.3 国家法规和发展战略对工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十四五”对工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二)“碳中和、碳达峰”对工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

2.2 中国工业数字经济()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一)中国GDP增长

(二)中国工业经济增长

(三)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前景

(一)国际机构对中国GDP增速的预测

(二)国内机构对我国宏观经济指标增速的预测

2.2.3 中国宏观经济对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

2.3 中国工业数字社会()环境分析

2.3.1 中国工业数字化社会环境分析

(1)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二)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

(三)中国居民人均收入和支出

2.4 中国工业数字化技术()环境分析

2.4.1 工业数字化关键技术分析

2.4.2 工业数字化专利申请与公布

(一)工业数字化专利申请与授权趋势

(二)工业数字化热门申请人

(三)工业数字化热点技术

第三章全球工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

3.1 全球工业数字化发展历程介绍

3.2 全球产业数字化的宏观环境背景

3.2.1 全球工业数字经济环境概况

(一)主要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二)国际宏观经济预测

3.2.2 全球产业数字化政治法律环境概况

(一)工业数字技术研发创新领域政策

(二)工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策

(三)工业数字化产业链建设领域的政策

(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政策

(五)推进数字化与绿色化协调发展领域政策

3.2.3 全球工业数字技术环境概况

(一)全球5G技术建设现状

(二)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建设现状

3.2.4 COVID-19对全球工业数字化的影响分析

3.3 全球工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3.3.1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高值医用耗材 市场 亿元 规模_楼宇自控市场规模_中国移动市场购物规模

3.3.2 全球工业数字化行业渗透现状

(1) 整体普及率

(二)全球不同行业数字化渗透总体情况

(3)根据发展现状,各国数字化普及现状

3.3.3 全球工业数字化市场规模

(一)工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中的比重

(二)全球工业数字化发展规模

3.4 全球工业数字化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3.4.1 全球产业数字化区域发展格局

3.4.2 全球工业数字化重点区域发展模式分析

(一)美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模式分析

(二)德国工业数字化发展模式分析

(三)欧盟产业数字化发展模式分析

(四)各国工业数字化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3.5 全球工业数字化发展趋势预测及市场前景预测

3.5.1 全球工业数字化发展趋势预测

(一)工业数字化技术布局趋势

(二)全球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

3.5.2全球工业数字化市场前景预测

第四章中国工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市场痛点分析

4.1 中国工业数字化发展历程分析

4.2 中国工业数字化市场主体类型及进入方式

4.3 中国工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

4.4 中国工业数字化发展模式分析

4.5 中国工业数字化市场规模及体量分析

4.6 中国工业数字化市场痛点分析

4.6.1 企业转型缺乏战略规划和人才储备

4.6.2 需要建立企业内部的“数据生态”

4.6.3 建立统一架构的企业PaaS平台

4.6.4 云安全架构待解决问题

第五章中国工业数字化细分市场研究与展望

5.1 中国工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5.1.1 制造业数字化投融资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数字化规模

(三)行业数字化规模前景预测

5.1.2交通行业数字化投融资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数字化规模

(三)行业数字化规模前景预测

5.1.3农业数字投融资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数字化规模

(三)行业数字化规模前景预测

5.1.4 健康产业数字化投融资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数字化规模

(三)行业数字化规模前景预测

5.1.5金融行业数字化投融资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数字化规模

(三)行业数字化规模前景预测

5.1.6 政府行业数字化并购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数字化规模

(三)行业数字化规模前景预测

5.1.7 房地产行业数字化并购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数字化规模

(三)行业数字化规模前景预测

5.1.8 能源行业数字化并购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数字化规模

(三)行业数字化规模前景预测

5.1.9国防工业数字化并购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数字化规模

(三)行业数字化规模前景预测

5.1.10 其他

5.2 中国工业数字化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六章中国工业数字化产业链概况及布局分析

6.1 中国工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属性(产业链)分析

6.1.1 工业数字化产业链结构分析

6.1.2 工业数字产业链生态图谱

6.2 中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及其对产业数字化的影响分析

6.2.1 数字产业化概况

6.2.2 中国数字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中国数字产业化发展规模

(二)中国数字产业化内部结构

6.2.3 数字产业化发展对产业数字化的影响分析

6.3 中国工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及通信网络支撑分析

6.3.1 中国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一)光缆建设情况

(二)移动通信基站建设

6.3.2 中国5G网络布局及发展现状

(一)5G网络投资建设

(二)5G用户情况

6.3.3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布局与建设

6.3.4 中国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分析

(1) 数据中心机架尺寸

(2) 数据中心市场规模

中国移动市场购物规模_高值医用耗材 市场 亿元 规模_楼宇自控市场规模

6.4 中国数字产业化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分析(产业数字化的硬件支撑)

6.4.1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规模

6.4.2电子信息制造产品构成

6.4.3 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融资情况

6.5中国数字工业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分析(工业数字化软件与平台支撑)

6.5.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规模

6.5.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各领域发展情况

6.5.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区域发展情况

6.6 中国工业数字化数据连接、存储及安全支撑发展分析

6.6.1 中国物联网技术发展分析

(一)行业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

(二)行业专利申请类型

6.6.2中国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

(一)行业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

(二)行业专利申请类型

(三)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6.6.3 中国云存储市场分析

(一)中国云存储行业发展历程

(二)中国云存储市场规模分析

(三)中国云存储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6.6.4 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分析

(一)中国云安全行业供应商类型

(二)中国云安全行业市场规模

6.7 中国工业数字化大数据技术与数据价值服务发展分析

6.7.1 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分析

(一)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二)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

6.7.2 中国价值数据服务发展分析

(一)数据价值概念的内涵

(二)中国数据价值的发展

第七章中国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新模式新业态产生与发展分析

7.1 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概况

7.1.1 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特点

7.1.2 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驱动因素

(一)市场驱动因素

(二)技术驱动因素

7.2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

7.2.1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7.2.2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概况

7.2.3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一)智能制造

(2) 智能工厂

(3) 柔性制造

7.2.4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布局案例分析

7.3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

7.3.1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7.3.2 中国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概况

7.3.3 中国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1) 车联网

(2) 智慧交通

(3) 智慧停车

7.3.4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布局案例分析

(一)智能停车收费系统案例分析

(二)智能停车诱导系统案例分析

7.4 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农业)发展分析

7.4.1 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7.4.2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概况

7.4.3 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一)智慧农业数据平台

(2)无人机植保

(3)农业机械自动驾驶

7.4.4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布局案例分析

7.5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智慧医疗、智慧健康)

7.5.1中国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7.5.2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概况

7.5.3中国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1) 远程医疗

(2) 智慧医院

7.5.4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布局案例分析

7.6 中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

7.6.1 中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7.6.2 中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概况

(一)产业政策明确支持金融业数字化发展

(二)金融行业数字化受到行业监管机构关注

(三)金融科技稳步推进金融业数字化

(四)积极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

(五)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

7.6.3中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一)智慧银行

(2) 智能风控

7.6.4中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布局案例分析

第八章中国工业数字化市场前景及研究结论

8.1 中国工业数字化SWOT分析

8.2 中国工业数字化发展潜力评估

8.3 中国工业数字化发展前景预测

8.3.1中国工业数字化发展市场规模预测

8.3.2 中国工业数字化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8.4 中国工业数字化进入壁垒分析

8.5 中国工业数字化投资风险预警

8.6 中国工业数字化投资价值评估

8.7 中国工业数字化投资机会分析

8.8 中国工业数字化行业研究结论

广州时代周报记者 刘薇

作为16年来参加过8次“国际咨询大会”的资深咨询机构,ABB此次的提案恰恰与自身所在行业相关:如何提升行业竞争力。

ABB电力系统事业部总裁方勤在“以互联互通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为题的演讲中表示:“加快发展高端制造和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可以极大提升广东“竞争力。发展智能制造最关键的要素包括积极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过程的融合、实时监控和能源消耗控制以及全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毫无疑问,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广东在产业转型升级时期最重要的选择。除了支持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装备高端化、智能化本身也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找到赶上的最佳方式

世界四大机器人家族——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安川、发那科以各种形式聚集广东,本土机器人企业也迎来了市场黄金期——何先生告诉记者媒体称,2014年,瑞讯达实现爆发式增长,订单增长500%,合同销售收入成功突破1亿元。一向被视为家电企业的美的集团也在本月中旬表示,美的将在2016年量产机器人。

但即便如此,技术和人才,尤其是核心技术,仍将是中国智能制造产业长期面临的难题。

广州数控高级工程师李博季曾对媒体表示,工业机器人主要由四大核心功能部件组成:机械本体及控制系统、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减速器。其中,机械本体占总成本的10%,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占总成本的60%,减速机占30%。

西门子智能化楼宇_广东省西门子楼宇自控设备有限公司_西门子楼宇技术

“令人沮丧的是,如果核心部件全部进口,国产机器人90%的成本将掌握在国外机器人厂商手中,”李伯冀说。

凭借着四大家族几十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国家希望快速赶超。赶超的方式是通过合作、自主研发引进技术,培养更多的基础研究人才,做更多的技术积累。

合作已经在进行中。2014年8月,国际机器人巨头库卡宣布将其在中国的首个机器人应用研发基地落户顺德高新区。按照规划广东省西门子楼宇自控设备有限公司,以库卡为代表的8家智能机械装备龙头企业将在顺德高新区西部创业区共同投资建设顺德机器人专业园。

专业园区占地面积约227.46亩,计划用8年时间发展成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集群。机器人专业园计划总投资10.5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50万台以上,产值43亿元。不仅如此,德国库卡机器人应用工程中心携手配套的6家机器人集成企业落户佛山新城中欧中心。

2013年,ABB与广东省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加强ABB在广东的研发能力。继在广州成立轨道交通系统综合研发中心后,ABB于2015年在珠海成立新公司,专注于机器人应用开发和系统集成,积极支持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

然而,仍有少数国际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与中国政府和企业所期望的“技术市场”相比,技术领先者更倾向于生产和实施,同时仍牢牢抓住自己的技术优势。

广东也启动了科研和人才培养布局。与直接扶持企业相比,这项工作更考验政府的耐心和长远战略的把握。

共建大学,共建公共研发平台

时代周刊记者观察到,在本次国际咨询会上,引进技术、设立更多大学或学科、设立更多科研机构成为与会者的共识,也是咨询者关注的热点。提供建议。

西门子楼宇技术_西门子智能化楼宇_广东省西门子楼宇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朱小丹在“国际磋商会”工作报告中表示,自2013年国际磋商会以来,已有19家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中德企业投资合作项目成功落户中德(揭阳)金属生态城。

在今年的国际咨询大会上,这个想法得到了延续。广东省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开展全面技术教育合作达成共识。

双方首先明确表示将在技能大赛中进行合作。基于在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和“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等赛事中积累的经验,西门子将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

更重要的是,西门子与广东工学院将共建西门子工业4.0实践中心、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等,提供技术和师资支持,共同开发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培训认证体系。学校开展西门子学员培训/(国内)认证和西门子全球机电系统培训/(国际)认证等。

“西门子将为广东提供建设智能基础设施的经验和技术,以及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这也是实现‘工业4.0’的关键要素。” 本次国际咨询顾问、西门子管理委员会成员博乐仁说。

广东各市也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珠海市于10月成立珠海市智能制造发展咨询委员会,与中国工程院咨询服务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广东省科学院合作协议共建重点研究所战略。

其中,珠海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尤为重要。双方将积极探索建设高水平研发转化平台和产业化载体,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与广东省科学院共建重点研究所,将支撑珠海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装备强势崛起。

据“机器换人”重地顺德区副区长刘毅介绍,顺德加快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建设步伐,重点建设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广东卡耐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集成芯片研发与产业培育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广东研究院、广东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云平台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务平台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