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济南热电集团以建设一流绿色供热企业为目标,通过激活创新驱动力,推动企业绿色、高效、和谐发展。 目前,已成为济南市首家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全省首家实现联网运行的智能控制企业,在新能源应用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供暖面积从1900万平方米跃升至1亿平方米热源楼宇自控,居全国第二; 在市级行业评价中,连续多年位居济南市倒数第一。
1、热源稳定,管网互联互通,保障供热安全。 科学合理规划热源和管网建设,及时有效调整供热布局,多方面保障管网安全。 一是稳定的热源。 充分利用“三大热源+分布式能源”满足发展需要。 三大热源合计供暖能力10350万平方米; 积极探索分布式能源等供热新技术,供热能力达到600万平方米。 二是管网互联互通。 目前,一级主网891公里,二级管网1298公里,形成了“四纵四横”的供热管网格局,实现了“联网运行、并网供热”。章丘电厂、黄台电厂、自有热源,互为后备。三是安全运行。以赶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为目标的应急供热抢修能力,制定《供热抢修管理办法》,完善抢修机制和抢修处置流程,制定应急预案143项,运行维护规程153项;深入研究冲击滚焊、抱箍堵漏等先进抢修技术、天窗开启处理等,通过多种手段提高供暖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在园区内设置33个应急供水点三级管网,最大瞬时供水能力1822t/h; 配备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移动能源车。 坚持重点工程“日报周派”制度,实现工程竣工、早注冷运、早热态投产“三超”。 重点工程9月30日前完成,次网10月15日开工。冷运、11月1日为热态调试点,确保供热。
2、科技引领,提质增效,建设智慧供热网络。 充分抓住新旧动能转换有利时机,完善“智慧热网”建设,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一是投资8000余万元建立综合数字化指挥调度系统,覆盖7个主要热源点、9条高温水管线、557个换热站、15万户供热计量用户、1万个典型用户室温数据组的。 实现热源、主网、换热站、楼(单元)、终端用户五级智能监控。 热网调整自动化、智能化。 系统投运后,系统节能10%。 二是依托热量计量设备和热量抄表平台,开发建设单元阀门控制系统,减少重复投资,节约成本20%; 开发热计量移动APP和单元阀控系统APP,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利用率和二次网调节效率,单元阀控系统可降低15%的单耗。 三是积极响应省政府企业上云号召,建立集团混合云,实现财务、客服、生产调度、GIS等12个子系统融合,提升大数据效率利用,推广智能供热。
3、节能减排、清洁高效,推进绿色供暖。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企业供热区域实现了清洁供暖全覆盖。 其中,章丘电厂、黄台电厂工业余热占总供热面积的77%,水煤浆和煤粉炉清洁燃煤供热占总供热面积的23% , 满足超低排放改造标准 自有锅炉房全部作为备用。 利用章丘电厂、黄台电厂工业余热,可减少标准煤消耗56.02万吨。 与超低排放标准锅炉相比,可减排烟尘57.6吨、二氧化硫288.23吨、氮氧化物576.4吨。 在全市率先推行空气源热泵、光伏发电、低谷电蓄热锅炉、污水源热泵等清洁能源,解决20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岛等问题高强旺社区和临静别墅。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一是热源节能。 在淘汰14台35t/h及以下燃煤锅炉的同时,对存量锅炉进行节能环保改造。 目前水煤浆锅炉产热指标为46kg/GJ,供热标准煤耗为15.18kg/㎡。 二是管网节能。 加大一、二级管网水损追查力度,力争一级管网补水率控制在0.6%至0.3%,二级管网用水量降至12kg/㎡,预计总用水量约47万立方米,节约资金1000万元。 三是调整平衡。 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对原有管网增设智能平衡阀,对二次管网进行优化调整,实现所有用户热平衡,用户温度不超过控制标准±1摄氏度。 通过以上节能措施,一个采暖季每平方米的能耗由过去的45w降低到30w以下。
4、温暖供暖,便捷服务,铸就“暖暖家”品牌。 始终坚持“知行合一,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温馨家庭”服务品牌。 一是国内首创的暖气管家服务模式。 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供暖服务。 暖气管家每年发放暖气清纸40万余份,每年拨打客户电话 万余次,通过短信平台推送服务信息100万余条,走访15万余户,清理二次网络7500余个过滤器。 站内过滤器25万余个,净化设备1000余台。 成立“温暖千家”志愿服务队,每年组织社区服务活动30余场次,走进240个社区,服务5000多户家庭; 配备流动服务车,方便缴费、报停车等业务。 二是打造“半小时”服务圈。 扩大服务热线,将原来24个热线席位增加到48个,增设紧急热线,热线接通率100%。 与11家国有大中型银行签订收款合作协议,实现供热区域内支付全覆盖,积极推广线上支付方式。 与平安保险公司合作,开展缴取暖气费、送家财险活动。 携手济南水务集团、济南港华燃气开启共享客服营业厅,建立互惠互利的水、气、热“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客户解决济南三大民生问题一次旅行。 三是扩大“温暖万家”服务品牌影响力。 紧跟市委、市政府跨越式发展战略,实施“北扩东扩”战略,在济阳、商河、章丘三区县集中供热,将改变过去供暖设施陈旧,产权不一致,能耗低。 高形势下,提高供热服务水平。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近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了2022-2023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首批入选项目名单,阳光保险绿色科技智慧建筑——CBD阳光金融中心成功入选。
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简称鲁班奖,是由中国建筑业协会指导,中国建筑业协会评选的奖项。 也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 鲁班奖的设立,对于传承中华建筑优秀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推动工程质量管理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企业的竞争力。
在国内,阳光金融中心是第一个依靠自主研发能力实现智能建筑相关技术系统深度融合的案例。 通过进出入口控制系统、访客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梯自动调度技术、视频会议系统、物业运营管理平台等先进的智慧楼宇管理系统进行楼宇建设,并结合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阳光保险集团科技中心、5G手机信号覆盖、办公室综合布线、能耗监控、智能家居、工作场所门禁安防、电梯运行、员工打印、视频会议、访客接待、共享工作站管理、智能停车系统等.融入阳光金融中心的方方面面。 反映建筑的技术设计。
在绿色环保方面,通过削峰补谷的方式平衡电网的峰谷负荷,节省近20%~30%的用电成本; 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LED节能灯,分层分区空间照明人性化,真正做到合理适度的节能减排; 整栋建筑采用节电节水设施、能源管理系统平台等技术,实现建筑节能低碳运行; 严格采用高标准环保材料等,并获得LEED-NC金级国际认证,全面贯彻绿色、健康、节能、环保的理念。
在人性化管理方面,布置了健身房、员工书吧、理发室、母婴室、保健站、升降桌、电话室等丰富的功能空间,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 为员工提供多样化、营养均衡的膳食 在设计上楼宇自控系统工程量计算,员工工作站布置在靠窗、靠近阳光的位置,营造人性化、以人为本、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特设姓名墙,表达对建筑建设者的敬意,传递阳光、温暖的企业文化。
在科技办公方面,阳光保险在金融新观察(办公应用类)举办的2022中国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奖的38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 此次申报的“阳光保险数字化办公平台”包括阳光云会议、流程效率可视化管理、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和智能打印。 科技办显着提升了项目审批、在线会议、人事业务等办公作业效率。
在建筑外观方面,打造了富有曲线美的塔身、流畅多变的玻璃幕墙立面、晶莹剔透的花瓣幕墙,结合端庄温馨的大堂空间、高雅典雅的园林景观和室外雕塑等,呈现出气势磅礴的整体建筑效果。
目前,阳光金融中心已实现全设备、全人员、全流程在线整合,覆盖总部等5个园区和建筑,服务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