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落实“数据二十条”,加快数据资源场景化开发利用,推动挖掘各城市、各企业特色应用场景,打造示范应用场景,释放数据红利,今年的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将首次设置数据开发。 追踪。
本次数据开发赛道是全国首个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场景挖掘大赛。 在合规、安全的前提下,大赛将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向全行业开放公共数据和优质社会数据目录福建数据楼宇自控创新服务,旨在让全国数据生态企业直观、深度参与到数据创新中来。数据元素。 目前,赛道报名入口已正式开启。
本次活动由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主办,省数字化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州市政府、省大数据集团承办。 大赛将围绕金融、能源、通信三大领域,围绕企业信用风险防控、客户精准营销和客户拓展方案展开; 企业碳效率评价应用、能源供应保障数据分析应用; 运营商与政府数据融合与创新应用、运营商数据+行业协同创新场景应用等。
福建大数据交易所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之一,是全国少数拥有合规数据交易牌照和数据交易平台的大数据交易所之一。 依托数字福建建设优势和省大数据集团数字经济建设融合,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场景孵化基地”。
另一协办单位福建省大数据一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我省公共数据资源一级开发的主体,着力于采集管理、安全保障、开放开发、服务管理全省公共数据,致力于建设全省综合公共数据中心。 大数据体系全面推进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发利用,让数据“看得见、用得着、用得着”。
据介绍,福建省大数据交易所和福建省大数据一级发展有限公司将借助此次盛会,吸引全国各领域企业和优秀人才参与数据元应用场景挖掘,力争形成新的可应用于行业的数据产品和场景挖掘方法,解决大数据应用的痛点和难点,真正实现数据驱动新业务新模式的产生,促进国家数据要素创新和发展的数字经济。 (记者林侃)
配合日益流行的多功能电力监控仪表,时代金融中心对传统的远程抄表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系统稳定可靠,数据更新及时。 界面简单,使用方便。
随着智能电表和多功能电表在工业和民用领域的推广应用,智能化的概念越来越深入到电力系统变配电的各个领域。 最初用于高压输变电系统的电力自动监测。 也开始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提高上海陆家嘴时代金融中心远传抄表系统的可靠性,我们配合大楼配电系统中的多功能电力监控仪表,对原有设计中的传统远传抄表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多年来,系统稳定可靠,数据更新及时。 界面简洁,使用方便,深受用户好评。
介绍
上海时代金融中心远程抄表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对标准办公楼层的电能表进行实时监控并定时记录(1次/小时)。
每个标准楼层的强电配电柜内装有8个功率表(编号X1-X8),每个功率表提供一个RS485接口,每个表分配一个独立的地址,将几个楼层的表连接成一个RS485网络,并且最后汇聚到中央控制室,通过转换器转换成综合计算机的RS232口进行远程抄表。
采用的“多功能电力监测仪”的性能特点:
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 2
楼层仪表接线说明如下: 由于多个标准楼层包含200多台仪表,因此将几个楼层的仪表串联起来组成RS485网络,汇聚到中控室。 线路及对应楼层见表1。
表格1
由于相邻多个楼层的仪表配置了不同且唯一的地址,多个RS485网络连接到一个RS485/RS232端口,“综合系统”计算机对应的端口为:
系统软件操作界面
大楼专门开发了一套IBMS软件,用于各种弱电系统的集中监控,远程抄表系统是“时代金融中心IBMS系统”的子系统。 在一体化计算机主界面,选择“抄表数据”按钮,打开实时抄表信息界面,如图3所示,该界面显示所有远传电能计量仪表的当前状态和测量参数,包括:表号、通讯状态、电能值、A相电压、B相电压、C相电压、A相电流、B相电流、C相电流。
图 3
其中,“仪表状态”栏显示3种状态:正常、通讯故障、缺相告警。 界面上的数据会自动刷新。 如果您需要尽快显示最新的仪器信息楼宇自控系统电路图,可以点击“数据刷新”按钮刷新最新的数据。 通过界面上的“查询数据”按钮(见图4),可以查询每小时记录一次的历史数据,查询结果可以浏览或导出为文件,作为电能计算的数据。租户的电费。
图 4
查询结果如图 5 所示。
图 5
当系统出现通讯故障或物品丢失时,集成系统会显示告警信息。 通过查看告警信息,打开对应连接的动态界面(见图6),可以查看当前各仪表的故障状态。
图 6
选择某个“警报消息”时,单击右键按钮以显示“快捷菜单”,然后选择“屏幕交换”功能以直接打开图形接口(见图7)。
图 7
图形界面显示楼层(标称)、设备号、通讯、遗失物品等信息,如图8所示。
通信状态:“绿色”表示“正常”,“灰色”表示“通信失败”; 缺少物品:显示“正常”/“报警”文字信息;
图 8
系统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系统施工前,我们认真核对了设计图纸,并带领施工人员熟悉了现场环境。 由于仪器本身支持485总线,可以实现网络数据传输,省去了数据采集和中继设备,大大简化了传输网络。 我们对布线材料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全部使用24AWG),以免在以后的使用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施工过程非常顺利。
在调试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问题。 问题现象及解决方法如下:
⑴ 部分路段经常出现“通讯故障”告警
在系统联调和试用阶段,集成机经常出现“通讯失败”告警。 排除接线不良、信号衰减等问题后,仍未彻底解决。 据分析,由于485总线是半双工的,接收和发送并不是同时进行的。 从发送完成到接收状态,主机和点表之间的切换有一定的延时。 接收到每一帧后的延时设置可能不合理; 另外,由于建筑物高度超过200米,公交车的长度很长,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反射信号或干扰信号。
经过多次调整编程和通讯速率,基本解决了问题。
(2)部分电表记录的数据与实际用电量(与上级电能表数据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且差距日益扩大
解决这个问题花了很长时间,检查电表的计量精度,检查连接线(包括远传抄表接线和电表接线),重新设置电表(特别是CT和PT变比设置)等。 ,最后发现问题其实发生在低压开关柜的一个CT接线错误上。
综上所述
系统建成以来,整个大楼的远程抄表系统工作非常稳定可靠。 除了网络布线质量好外,系统采用大功率UPS电源,质量可靠、读数准确的多功能电力监控仪表,也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抄表系统的便利性也得到了物业管理人员和租户的认可,并根据需要增加了很多抄表点。
随着各种多功能监控仪表在民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大量复杂的能源计量和收费工作将逐渐被智能化、网络化的抄表系统所取代。 各系统之间的协同、融合、协同,建筑智能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
(本文选自《电气技术》,原题为《上海时代金融中心远程抄表系统》,作者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