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智慧建筑专委会成立暨智慧建筑绿色发展主题论坛在上海召开。 () Co., Ltd. ( to as " ") was as a of the vice , Wang Lei, vice of and head of the , was 担任副主席,任期四年。 同一阶段还选出了Fudan ,,等的机构学者和商业主管。
特斯联副总裁、未来建设事业部负责人王雷(左一)接受聘书
特联科技“未来楼宇”业务基于自主研发的ABAS BI超级楼宇管控平台,秉承“数据+运营”的理念,开展区域托管运维业务,探讨智能化未来发展方向与众多协会和学术代表共建 趋势洞察和前景高度契合,在技术和商业上出现了很多标志性案例。
作为特斯联推出的平台级产品之一,ABAS BI超级楼宇控制平台全面打通未来楼宇端到端、端到云的“神经网络”特斯联楼宇自控,汇聚海量实人力、设备、能源、交通、信息全天候24小时。 停车管理等城市运营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处理,人们可以与原本“无生命”的设备进行整合和“对话”,更好地利用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万物互联”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设备设施得到优化和控制。 目前,特斯联“未来建设”服务已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众多B端物业、开发商、企事业单位。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吴勇致辞
会上,住建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王毅、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洪、智能建筑专委会秘书长张永刚分别着力开拓创新,推广智慧建筑新业态,加强宣传交流,建企建政。 围绕沟通桥梁、搭建智慧楼宇平台、推进试点应用、通过示范工程夯实产业基础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马洪说,冰冷的建筑之所以能成为智能建筑,是因为人与建筑的互动,建筑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感知人。 巧合的是。
同济大学教授、住建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程大章也从国家发展理念的角度强调了智能建筑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他在以“公共建筑智慧运营”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当前行业存在“只建不顾”的问题和现状。 只有采取有效的维护和运行管理措施,才能延长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保证建筑物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同济大学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程大章
上海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智能建筑推进中心专家赵哲深作了主旨报告,强调优化控制、提高公共建筑能效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 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特斯联科技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级智能物联网平台之一。 7月,特斯联科技宣布完成总额超过5亿元的A轮融资,由光大旗下基金、IDG资本、中信兴业资本共同投资。 8月,特斯联科技未来大厦携手荷兰、意大利、美国飞利浦照明等国际知名企业,成为国内唯一入选重大报告的物联网企业。
积极拥抱智能制造的明媚春天
济阳大地产业发展脉搏强劲有力
根据全市重点重大产业项目“一季一观察”的制度安排,今天上午,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带队到开展2019年一季度产业项目实地观摩活动,深入企业一线,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感受江阴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前景。
▲孙小虎、季军、吴芳、陈兴华、费平、金家高等市领导和镇、街道、园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现场观摩活动。
以智慧为先导,
迈向先进制造业第一县
《诗与远方》开播,
今天值得关注的 10 个项目
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智能制造
处于江阴高速发展的“进取”状态。
魏茨曼金属二期项目
目前在建的威兹曼金属二期项目,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将形成年产1000万件发动机周围金属管路系统、新能源汽车用波纹管部件的年产能力。节能环保阀门。 年生产规模100万支,年产特种金属膨胀节10万支,今年三季度投产后将增加销售额3.5亿元,增加税收5000万元。
远景风电测试验证中心,
叶片研发中心项目
远景集团打造的充满“智慧”的“风电王国”备受期待。 风电试验验证中心主体工程已建成,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年内,将建成先进的研发试制车间、一流的叶片测试平台和远景智能云。 集计算于一体的大兆瓦级智能风电叶片研发中心,每年可开发2-3款新型叶片,年产大功率海上叶片60套。
安科瑞客户端智能控制配电柜研发
和产业化项目
将智能化应用于控制配电领域,安科瑞电气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公司正在加快用户侧智能控制配电柜的研发和产业化。 一期工程已于去年建成投产。 今年7月,二期项目新增功率传感器产品,预计新增开单销售额2亿元,利税2000万元。
成型组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保险杠生产基地,模塑集团也在进行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 购置智能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及各类智能设备60余台套。 项目投产后,年产汽车约30万台。 装饰件预计可增加年营业收入7000万元。
借助智能手段
推动传统制造企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阳光集团和美伦纱业,两家纺织服装企业
都在加速产线升级。
阳光高端纺织品
智能化生产线技改项目
阳光高端纺织智能生产线项目购置了124台目前最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纺织生产设备。 通过智能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流程优化管理,全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项目计划5月底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实现生产信息数字化、生产和物料中转自动化、车间管理智能化。
美伦纱业
年产8100吨优质色纺扩建项目
美伦纱业年产8100吨精品色纺扩建项目引进购置了国内外最先进的纺纱设备,对整个生产过程的配套设施进行了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新增产能47,000锭。 项目建成后,万锭用工可由原来的75人减少到30人左右,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
培育壮大新产业新增长点,
江阴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联动天逸动力锂电池及系统一期项目
作为江阴近年来单体投资规模较大的产业旗舰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项目,联联天翼动力锂电池及系统项目总投资200亿元。 项目建设将分三期进行,每期规划建设10GWh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产能,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供应商。
天江药业年产6000吨
中药配方颗粒技改扩能项目
为争做中药颗粒剂细分领域的强者,天江药业正在建设年产6000吨中药配方颗粒剂新技术改造扩建项目。 产值约40亿元。 目前,建设手续已完成,基础工程建设已经开始。
干邦精密机械军品新项目
为抓住国家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战略机遇,干邦精机军品新项目新增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设备80台套。 项目建成后,可生产地面系统零部件100套,配套系统80套,导弹及卫星相关零部件30万件。
科强新材料常年加工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
50万平方米特种功能材料项目
科强新材将目光投向了光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新建50万平方米光伏、新能源汽车专用功能材料加工项目。 建成后江阴卫星楼宇自控质量保障,预计可增加年销售额3亿元。
一片繁华项目推进的景象,
一系列突出智能化因素的“种子”项目相继呈现,
都表明江阴是先进制造业第一县
信心和决心。
智能制造正在成为支撑江阴工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开启江阴经济高质量发展,
快速变革的黄金通道。
观摩中,陈金虎希望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抓好精品工程。 “江阴制造”加速迈向中高端。 特别是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规模实施智能制造,加快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改造升级,不断提升智能建设、智能化水平。生产、企业智能化管理,推动江阴制造向江阴“智能”制造转型。 同时,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陈金虎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加大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确保重点重大项目按期投产。
自第一个工业强市战略在江阴启动以来,每季度一次的工业项目检查已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常规动作。 持续推进产业强市和全市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做强做大。 鼓励经济加速发展并大声呼救。 今年,全市11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136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25.6亿元。 其中,工业项目61个,总投资534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16.3亿元; 服务业项目30个,总投资449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4.3亿元; 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20个,总投资1.53亿元。 1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5亿元。
----------
记者:孙晶晶、庄海倩
制图:吴成
摄影: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