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天津智造”倒逼天津港加速转型升级-国内
时间:2023-03-05    

陈曦

站在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上,放眼望去,整个码头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但几乎没有人。 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码头场桥、挂车等所有作业单元在自动控制中心实现了3D实时全景显示,驾驶员可在控制中心远程控制作业; 无人驾驶智能货车在5G网络支持下精准行驶、对接、灵巧装卸、避障,无需人工,自动完成道路行驶、精准停车、集装箱装卸、障碍物应对等指定动作。 .

1952年重新通航的天津新港,与民国时代相差无几。 正在向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升级转型的天津港,也是天津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天津智造”占据半壁江山

2017年4月30日,按照天津市政府要求,天津港提前三个月全面停止接受公路运输煤炭。 30年来,数百辆重型运煤车日夜运煤的历史就此画上句号。 “短期来看天津卫星楼宇自控品质保障,损失比较大,但长期来看,天津港将倒逼加快转型升级。” 天津港相关负责人表示。

“放眼长远”的天津,不再片面追求GDP增速,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调结构、优化环境。 据统计,截至目前,天津已关闭“散乱污”企业2.1万家,坚决不污染GDP。

同时,天津高举智能制造大旗,将其作为建设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主攻方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淘宝品质保障商品标识_天津卫星楼宇自控品质保障_品质保障怎么设置

走进一汽-大众华北基地的生产车间,焊接车间的近千台机器人忙着焊接零部件,总装车间的搬运机器人正在向生产线运送备件……在这个世界一流的“智能工厂”,每51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

在天津,传统制造企业加入智能产业发展大潮的例子还有很多。 目前,“智能制造”占据了半壁江山的产业比重。 天津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智能制造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近20%。

“天津创造”硕果累累

在“天津智造”稳步推进的同时,“天津创造”在智能科技领域取得了多项代表国家和国际水平的成果。

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一颗看似不起眼的小芯片火爆了朋友圈。 这是全球首款专用脑机接口芯片“脑语者”,由天津大学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联合研制。 有望实现我国脑机接口自主可控关键技术,为新一代脑机智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天津智能科技产业链优势加速形成,形成了以天河一号超算、曙光计算机、飞腾CPU、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我国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 一批智能科技“明星”产品频频亮相,震撼众人:“海燕”号水下滑翔机打破潜水深度世界纪录、妙手微创手术辅助机器人、飞腾国产64核中央处理器填补国内空白、脑机协同、智能传感器芯片领域进入国家布局,天津麒麟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淘宝品质保障商品标识_天津卫星楼宇自控品质保障_品质保障怎么设置

根据科技部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天津市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到80.75%,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三。

厚植创新土壤 筑牢新动能底盘

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新旧动能的转换离不开优质的创新企业。 天津出台《天津市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旨在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企业成长土壤,吸引高端研发团队和创新型企业在天津形成产业集群,释放更多创新动能。

天津市科技局局长戴永康表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培育优质科技型企业,打造创新型科技引领型企业。通过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壮大产业规模,把新动能发展的“底盘”做大、做实。

“天津市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推出多项优惠政策,不仅干货满满,而且诚意满满。

种下梧桐树,招来金凤凰。 目前,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相继落户天津,推动了一批智能化科技成果转化。 .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聚集天津。 国家基础软件创新中心、曙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已经落户或即将建成。

到2020年,天津市建成5个以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达到2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0家,国家技术-依托的中小企业将达到6000家。 开发1000个重点新产品和500个“杀手锏”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吉林省在创新型省建设征程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 ”,加快吉林高质量发展。 从今天(2月27日)开始,《吉林新闻联播》推出吉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吉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行动和进展。 第一期聚焦吉林科技创新不断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

就在上个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一箭十四星”发射方式,将“吉林一号”03D34高分卫星14颗成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轨道。 这已经是吉林一号卫星的第三代产品,成本和重量都是第一代产品的十分之一。

吉林卫星楼宇自控创新服务_服务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_吉林万科城楼宇可视对讲机

作为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企业,多年来,吉林长光卫星充分发挥吉林省光电信息产业的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了卫星从无到有、卫星重量从重到轻,制造成本从高到低,发射频率从慢到快。 成为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无中生有”最生动的样本之一。

新兴产业“无中生有”,传统产业“无中生有”。 2022年,“瑞雪迎春”冬奥列车服务北京冬奥会,我国首列新一代智能城际动车组投入运营,全球首列氢能源全自动城市列车亮相成都。 中车长春车辆有限公司在服务盛会、打破记录、填补空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产品向全频谱延伸,市场向全领域拓展。 每一个“第一”吉林卫星楼宇自控创新服务,每一个“第一”,都折射出中车长客在高质量发展新轨道上的“身影”。

吉林万科城楼宇可视对讲机_服务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_吉林卫星楼宇自控创新服务

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新是破解吉林振兴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 在“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六大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吉林省科学技术发展局、《吉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各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截至2022年底,吉林省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居全国第19位,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十年提升15.09个百分点,位居三省之首东北三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换货指数从全国第15位上升到第11位。

今年,吉林省立足吉林人文科教优势,坚持以创新型省建设为旗帜抓手,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增强内生动力,以科技创新不断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