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e动锡城”公共体育服务平台一期正式上线。 自此,无锡成为江苏省首个同时开通微信、新闻客户端、手机Q三大“城市服务”门户的城市。 “互联网+”服务体系为无锡650万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智慧体育生活。 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卫星楼宇自控质量保障,无锡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也深深打上了“智慧”服务的烙印。
以O2O模式为支撑,进行远程“智能指导”。
依托大众健身服务平台和智能手机健身客户端,无锡提供基于物联网的体能检测设备、有氧和力量训练设备、可穿戴能量消耗仪等,提供科学的健身大讲堂、体能测试、健身锻炼、健身指导、日常运动监测等优质健身服务。 在无锡科学健身大讲堂,专家传授的科学健身知识,不仅现场人员可以听到,还可以通过智能健身客户端免费直播,异地、远程实时可见,扩大讲座的覆盖面。 物联网体能测试和健身器材的推广,让远程甚至异地的专家通过专家系统和手机客户端看到市民的体能和健身状况,尤其是体能测试数据、有氧运动数据、力量运动数据. 集成采集为远程健身指导提供真正的技术支持。
自助化、数字化,实现“智能体检”。
在“智能体测”和“智能指导”模式的基础上,无锡在市民中心建设了首个“无人值守”的体质测量和运动健身指导站:e-东锡城智能健身房,集自助服务于一体集体质检测、数字化器械训练、远程健身指导、智能交通监控于一体,面向市民中心5000余名工作人员开放,提供高效智能的科学健身服务。 指导站立足于提供全民健身基本服务,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老百姓受益”的运营模式,打造高科技、低成本、常态化、高要求、自-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卫生中心。 健身服务模式。
依托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体育产业园。
无锡是江苏省政府重点支持的智慧体育城市。 市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分析,于2015年6月30日正式设立“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 园区定位为体育产业“创新工场”,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的体育产业众创空间,为大众创新提供管理、市场、金融、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和体育产业的创业精神。 主要支持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融入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活动的科技体育企业,以及赛事运营、俱乐部建设等体育创意服务企业。 . 智慧体育产业园两年筹建期间,已有16家企业入驻,10余家企业在洽谈中。 智慧体育产业园率先打造的以“体育板块”为核心的体育金融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后期将着力打造全民健身、成果推广、产学研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
3月21日,美的建筑科技举办数字之旅媒体沙龙活动,邀请多位行业大咖参观美的重庆水机数字化零碳工厂。
作为美的集团首批零碳试点工厂,重庆水机厂依托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管理更加高效便捷,通过多种智慧能源场景应用,实现运营降本增效。
据了解,美的重庆水机厂通过采用高效设备,提高了设备能效。 例如,采用蒸发冷却和高效空调,每年可节电11.2万度;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代替热风加热,高频焊代替火焰钎焊,每年可节电9000度,节气2000平方米。
今年2月,美的建筑科技发布“GREEN FOR ONE”零碳战略。 依托楼宇全链路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全场景低碳行业解决方案,以全面的数字化底层能力为支撑,助力各行各业响应低碳产业转型挑战。
重庆水机生产基地就是这一战略的实践。 由于原基地设备老化、年久失修,工厂能耗高。 尤其是在2022年华南地区停电的背景下,这家工厂的生产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干扰。 2023年,《重庆市工业部门碳达峰实施方案》出台,要求工业企业建立高效、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工业体系。 因此,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碳咨询服务,美的建筑科技为这家工厂进行了一次外科手术式改造。
“整个园区的改造分为四个部分:绿色能源、设备更新换代、精益数字化管理、零碳认证。” 据美的建筑科技水机产品公司工艺负责人王晓峰介绍,“首先是在我们自己的写字楼和厂区屋顶开发分布式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建成后二期光伏发电将达到620万度/年,绿色电力应用率达到55%,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每年减少碳排放5323吨,在光伏日夜波动的当下,配套的储能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碎片化和波动性,不管有没有太阳,电就在那里。另外,自产高效蒸发冷却机组替代了原来的螺杆机,组合变频空压机、LED智能照明等设备,从源头打通碳中和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在“双碳”目标下,大部分工业企业缺乏有效的碳管理体系零碳楼宇自控,面临碳清查、碳减排、碳资产管理、碳管理专业人才和工具匮乏等困难。 如此一来,减碳减排难以实现,企业无机会获得低碳经济价值。
美的建筑科技研究院数字业务架构中心负责人王作忠表示,美的建筑科技通过打造碳管理体系,为用户提供专业、高效、个性化的企业碳管理工具,包括组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通过减排管理和碳资产管理四个核心维度,打通了全业务流程,实现了碳排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 旨在帮助企业解决碳数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缺乏数据盘点能力等。
王作中还提到:“我们会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不同用户的需求,量身定制碳盘查、碳管理甚至碳中和认证的解决方案,不仅是针对工业园区,很多商业楼宇、医疗楼宇,以水机厂项目为示范,创造更多案例。”
目前,该解决方案已为美的建筑科技业务带来多条增长线。 目前,其解决方案也已应用于全国多家制造园区,包括特斯拉、比亚迪、海康威视、晶澳太阳能等。 王作中说:“不仅有企业管理的考量,还有内部考核的指标。各行各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诉求不计其数。一方面,我们希望突破现有的组织边界,快速聚集资源,实现短期发展,连锁经营提高决策效率,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联合更多的行业合作伙伴,做好合作伙伴的申请和整合,为客户提供场景化的解决方案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