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3日,中国科学院海南航天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三亚站组织海南一号卫星一期工程四颗光学卫星星地对接试验遥感卫星地面站。 卫星地面对接试验是验证卫星重要性能指标和卫星信号质量,标志着卫星研制接近尾声,即将交付发射。 海南卫星星座发射计划将在2-3年内完成。 2020年发射“海南一号”一期4颗光学卫星; 2021年将发射“海南一号”二期2颗光学卫星和2颗“三亚一号”。 高光谱卫星; 2颗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三沙一号”将于2022年发射。海南一号卫星预计今年在文昌发射。 文昌发射基地虽然承担着国家重大任务,但目前还没有开启商业卫星发射。 如果2020年海南一号卫星在文昌发射,将率先在商业公司与文昌发射场管理部门之间建立合理的运营模式,开创海南省商业卫星发射的商业模式,助力海南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文: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图片:人民视界)
2020年8月3日海南卫星楼宇自控来电咨询,中国科学院海南航天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三亚站组织海南一号卫星一期工程四颗光学卫星星地对接试验遥感卫星地面站。 卫星地面对接试验是验证卫星重要性能指标和卫星信号质量,标志着卫星研制接近尾声,即将交付发射。 海南卫星星座发射计划将在2-3年内完成。 2020年发射“海南一号”一期4颗光学卫星; 2021年将发射“海南一号”二期2颗光学卫星和2颗“三亚一号”。 高光谱卫星; 2颗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三沙一号”将于2022年发射。海南一号卫星预计今年在文昌发射。 文昌发射基地虽然承担着国家重大任务,但目前还没有开启商业卫星发射。 如果2020年海南一号卫星在文昌发射,将率先在商业公司与文昌发射场管理部门之间建立合理的运营模式,开创海南省商业卫星发射的商业模式,助力海南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文: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图片:人民视界)
2020年8月3日,中国科学院海南航天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三亚站组织海南一号卫星一期工程四颗光学卫星星地对接试验遥感卫星地面站。 卫星地面对接试验是验证卫星重要性能指标和卫星信号质量,标志着卫星研制接近尾声,即将交付发射。 海南卫星星座发射计划将在2-3年内完成。 2020年发射“海南一号”一期4颗光学卫星; 2021年将发射“海南一号”二期2颗光学卫星和2颗“三亚一号”。 高光谱卫星; 2颗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三沙一号”将于2022年发射。海南一号卫星预计今年在文昌发射。 文昌发射基地虽然承担着国家重大任务,但目前还没有开启商业卫星发射。 如果2020年海南一号卫星在文昌发射,将率先在商业公司与文昌发射场管理部门之间建立合理的运营模式,开创海南省商业卫星发射的商业模式,助力海南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文: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图片:人民视界)
致力于智能、健康、可持续建筑的全球化企业江森自控携手微软北京园,通过源源不断的能源,助力其实现节能率27.9%,关键设备在线率98%以上- 近年节能改造和楼宇运行优化。 微软北京园区卓越的节能表现得到认可,获得了北京市和海淀区联合颁发的节能认证预补贴。
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安努表示:“中国政府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峰值’,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建筑业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需要探索江森自控携手微软,为建筑节能树立新标杆,展示人工智能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巨大潜力,展示可持续发展成果
微软北京园区由南北两栋建筑组成,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 2021年10月,通过海淀区公共建筑节能绿色改造项目综合验收。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优化,实现了27.9%的节能率。 其中,冷水机设备的节能升级也立下汗马功劳——江森自控主机维修团队对原有冷水机设备进行改造,最终实现了30%的节能效果。
技术合作取得成果
实现建筑物碳减排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运营能效。 节能运营管理的理念已经贯穿整个微软北京园区。 近年来,微软不动产与设施管理部将电力监控、楼宇自动化、节能建筑、智能管理平台等系统应用和数据存储迁移至Azure云平台,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能源-节约运营,打造微软北京园区的“数字化”。 brain ”。同时,江森自控通过嵌入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的企业级管理平台()赋能,助力微软北京园区实现更高效的楼宇管理,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在日常运营中显着提升,降低能耗。
江森自控楼宇自动化系统为微软北京园区提供楼宇自动化控制,监控园区内大量冷热源和空调末端设备的运行数据,并通过企业级管理平台进行分析,为楼宇提供精益化管理和节能运行。 数据库。 通过系统升级江森自控楼宇设备,与原有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接入了更多的子系统,大大降低了现场操作的风险,实现了人员的优化配置。
专业的自控服务团队在提供设备技术的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洞察力,持续为业主保障98%以上的设备在线率和完好率,有力支持设备进一步自动化运行。 这也是江森自控自2010年服务微软北京园区以来,在可持续发展工作上的持续提升。 从 2011 年到 2020 年,各种改进措施为园区节省了超过 3000 万度电。
此次与微软的长期合作项目是江森自控数字化平台的又一成功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先进建筑技术在减排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