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headadtext}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2023年中国品牌博览会广东馆集中“秀实力”
时间:2023-06-03     访问量:1085

立夏过后,上海微风习习,上海世博展览馆却酷热难耐。 5月10日,第七届中国品牌日如期而至,2023中国品牌日线下活动拉开帷幕。 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近6万平方米,设置主题展区、综合展区、专题展区,集中展示900余家地方精选品牌企业和38家央企。

2023年中国品牌博览会广东馆以“创广东新品,享誉世界”为主题。 广东98家自主品牌企业线上线下“大秀实力”。 广东品美线下三大展区,展示广东品牌在创新驱动、制造、新消费、新经济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向世界传递广东品牌的潜力。

粤语制作——

品牌助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走进广东馆,云舟智能M40P海测无人船格外引人注目。 这艘长4.5米、宽2.3米的无人船采用纯电力推进,可搭载多种任务载荷,执行水下地形勘测、浅海床探测、水下物体巡查等任务。 目前在珠海金湾。 已应用于海上风电场智能运维、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监测等多个项目。

“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展,希望能拿下广东无人船的称号。” 云舟智能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云舟智能把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放在品牌建设的前列,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和产品质量,推出多款具有开创性、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无人水面舰艇。

产品是品牌最好的代言人。 “广东品马德”展区以“新智造·无人区”为主题,集中展示我省科技创新引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成果,集中展示广东无人机、无人驾驶等知名品牌。轮船和无人驾驶汽车。 . 近年来,广东突出制造业引领,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培育了广汽爱安、小鹏汽车、亿航智能、云舟智能。

在展厅“C位”,亿航智能科技副总裁何天行正忙着向参展商介绍载人自主飞行器EH216-S。 这是一种能够自动驾驶的载人垂直起降飞机(eVTOL)。 它已经在全球完成了超过35,000次安全试飞,包括载人试飞。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打造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何天行说道。

广东政务数据创新大赛_广东数据楼宇自控创新服务_锅炉自控数据远传方案

首次参加中国品牌日线下展的德赛西威带来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产品。 “我们专注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高效融合,持续研发高度集成的智能硬件和领先的软件算法。” 德赛西威市场管理模块总监于雪涛表示,通过品牌传播,企业可以构建客户需求与产业研发的闭环,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高效的移动出行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通过产品更新和迭代。

粤语精髓——

“专、特、新”企业抢占未来赛道

以“新生代·未来之星”为主题的“广东品凝精髓”展区,重点展示了一批扎根于广东新能源、清洁技术、医药、生命科学、医药等新兴领域的创新“专才”人才。加密技术。 精、特、新”的企业品牌。

广州凡拓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超逼真的虚拟智人实时驾车演示,可以利用虚拟人技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代言人等虚拟IP。“虚拟人可以与突破时空、超越现实的元宇宙场景,可应用于虚拟直播、影视制作等,帮助品牌实现差异化年轻化,推动城市文化的创新传播。”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广东着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22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约4200亿元,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数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 联塑、纽恩特、欧比特、聚盛、欧莱新材、佳都科技、树根互联等新领域品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珠海欧比特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从事航天电子、微纳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此次公司带来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是我国首个由民营上市公司建设运营的星座。 计划由34颗卫星组成。 它具有气象监测、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等特点。

记者从现场获悉,该公司先后3次成功发射,完成了12颗卫星的在轨布局。 通过12颗在轨卫星的协作,卫星平均每2.5天可覆盖全球一次,特定区域可达到0.8天。 重访。 卫星产生的数据和产品应用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海事海洋、智慧城市等领域。

广东政务数据创新大赛_广东数据楼宇自控创新服务_锅炉自控数据远传方案

粤式美女——

消费升级带来新商机

“广东品美”展区以“新潮·智慧生活”为主题,以生活场景的形式重点展示广东的智能家居、新生活、新消费等系列品牌。 本展区将集中展示广东为老百姓创造美好优质生活的品牌广东数据楼宇自控创新服务,体现广东积极推动城市消费、农村消费和新型消费,赋能老百姓幸福生活。

面对新的消费趋势,广东企业不断探索新的消费落地场景,打造体验式消费落地场景。 在广州酒家展台,无人零售+智能烹饪的粤式点心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此次我们与格兰仕合作,打造无人零售+智能烹饪的消费场景。广州酒家的速冻零食、熟食都是通过格兰仕的智能烹饪进行烹饪的。微波炉感应到产品包装上的条码信息后,可以识别食材,并自动匹配相应的烹饪时间和火力,用户一键即可享用美味。 广州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品牌传播部总监苏鸿飞介绍。

可休闲、可娱乐、可平躺……林氏家居“随坐椅”可以满足年轻人各种居家生活场景,实现各种坐姿和休闲需求,通过语音调节不同模式。

“自去年更名以来,我们明确了品牌定位,从‘单一家具销售商’转变为‘一站式家居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 广东林氏家居有限公司品牌公关总监陆阳表示,“品牌是连接消费端和生产端的‘桥梁’,消费者通过品牌了解产品,并通过品牌反馈品牌也将指导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佛山照明也洞察到消费升级带来的新商机。 此次带来的亿光系列二代光触媒灯具,不仅可以提供照明,灯具内置的风扇可以实现主动消毒杀菌,滤芯可以吸附分解有害物质。 公司研发部技术专家陈美玲博士表示:“品牌具有市场开拓、资源整合等‘硬功能’,技术突破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立阳上海报道

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规模大、链条长的特点,对国民经济贡献显着,关联带动一大批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传统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节能降耗、节能降耗等诸多挑战。减排、材料创新和劳动力减少。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如何通过新兴的数字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赋能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并结合当前的工程实践和建筑需求,打造房地产和建筑的核心服务能力新时期的产业是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 .

这种核心能力的建设,既需要宏观政策和行业共识层面的规划和引导,也需要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支持; 初创赛道的成长机会和潜力。

房地产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国际能源署2021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建筑业碳中和面临极端天气,家电和能效增长跟不上建筑业发展的三大挑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林博荣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耗增加将进一步加大碳排放压力,而房地产本身碳排放量大,强度高,产业链影响广泛。 迫切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转变来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排放总量。

为房地产行业科技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探索方向,为房地产科技创新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日,作为中国首家专注于房地产科技创新的企业联盟,在上海举办了房地产科技论坛,邀请房地产领域的专家学者、投资机构和科技创新企业共同探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应用。房地产和建筑行业的低碳技术。 申请路径。

仲量联行研究部房地产技术洞察负责人张卫军在论坛发言中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目前受到技术、成本、人才等障碍的影响、房地产行业仍存在自然资源过度消耗、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生产排放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顶层设计对房地产行业低碳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明确要求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施工方式,加快新型建筑产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材建设住宅,推进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加强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

2022年8月,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加快突破建筑高效节能技术,建立新型建筑能源利用体系,加强建筑拆迁再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突破绿色低碳建材、太阳能储能、直接柔性化、建筑电气化、热能与热能等关键技术要求电力协同,智能建设。

房地产作为产业链丰富、应用场景多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高质量发展固然有赖于能源、材料、信息、通信等领域的科技发展,但并非独创创新产业本质。 林博荣指出,房地产开发要实现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场景驱动和工程化实现集成创新。

数字技术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企业提升成本管理能力、优化服务效率的重要途径。 如何将数字技术与建筑、能源管理、楼宇控制等房地产业务深度融合,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所在。

数字化的困难与机遇

作为工业数字化发展的技术,数据的规模和质量是支撑数字化发展的重点。 然而,在传统的房地产行业,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很多数据集都不能称为大数据。” 林博荣指出,由于数字化发展起步较晚,可供参考的成熟案例有限,行业共识尚未完全形成。 其他方面存在不足,不仅使房地产业对整体科技进步的贡献与其经济总量不相匹配,也阻碍了前沿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惠及发展行业更全面。

以建筑能耗数据为例,如果按小时采集综合建筑的能耗数据,一天产生的数据量仅为24条,一年的数据量仅为8760条,远低于当前水平。 支撑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所需的大数据规模:一方面,采集密度和精细度不足,难以实现能源消耗的实时控制和智能调节; 另一方面,单一的能耗数据并不能反映建筑的整体情况。更科学高效地实现低碳建筑还取决于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更多维度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

张卫军在接受南财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楼宇自控发展,房地产行业的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种类繁多、分布分散的特点。 房地产数据的开发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 从满足应用需求的角度出发,建议根据数据价值确定治理标准和优先级。

在积累足够数据并有效利用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建设和运营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房地产行业成为可能。 例如,在房地产设计中,基于更全面、更多样化的数据,开发兼具准确性和速度的智能设计方法,提高智能算法和代理模型的效率和通用性,从而克服物理空间设计和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优化脱节,只关注局部参数优化等问题。

在房地产建筑的长期运维中,还可以基于空间测量技术、多维环境/能量场和人体健康相关海量数据挖掘技术、AI运维技术的综合应用空间流线等,最终实现健康建筑环境低碳智能运维的技术变革。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总体布局方案》,要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

林伯荣表示,房地产领域数字化的前提是加强建设领域的数据采集、清洗和时效性要求,形成数据共享机制,进而开发智能控制系统,改变传统的漫灌形式。营造统一的室内环境。 基于人的需求,基于传感器感知和自动控制,实现室内环境的智能运维。

用实践开拓商业空间

在我国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将对产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房地产行业面临能源结构转型,建筑生活——循环碳减排、劳动力结构失衡等挑战凸显,房地产循环迎来深刻变革。

张卫军表示,挑战中也蕴藏着机遇。 需求的增长推动了房地产科技的快速发展。 新兴技术已经渗透到房地产行业的方方面面,并逐渐演化为综合能源服务、绿色建筑与新材料、数字智能与人工辅助。 三个核心赛道帮助行业减少碳排放,有效应对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在科技企业基于数字化、低碳技术的创新赋能下,房地产行业降本增效得到有力支撑。 以本次论坛展示的建筑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方石科技的应用实践为例,其建筑机器人应用于建筑地面结构施工,可实现人工3-5倍的施工效率,节省60余万元%的人工成本,以及在电池驱动控制系统的能耗控制下,可以实现施工过程中的零碳排放。

但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广泛应用,还需要长期探索。 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打磨技术应用的方式,拓展应用场景的商业空间,需要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实现。 张卫军坦言,考量一家科技公司是否具有实际商业价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企业发展背景、核心技术与需求的匹配度、支撑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衡量的产品和服务。 在地产科技领域,从创新到商业化需要反复的尝试和打磨。 很多行业的壁垒需要大小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突破。 创业公司的应变能力和协作能力也尤为重要。

“房地产行业具有需求量大、周期长的特点,所以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建筑业口口相传。扩张,具体工程项目的科技效率释放将进一步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口碑带动下,滚雪球式的转型浪潮将为科技创新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不过,他也指出,在数字时代,技术的嵌入和应用不再局限于建设阶段。 在房地产行业需求不均、需求差异化的背景下,如何在长期业务中不断调整数字化细节,实现精细化、定制化服务,也关系到房地产科创企业的未来发展。 .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