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中心,发展装备制造业是重点,而智能工业机器人制造是关键环节。 目前,机器人产业发展已列入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内容。 年)”(以下简称“计划”)。
《规划》提到,到2025年,重庆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 目前,重庆已形成集研发、整机制造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聚集了两江新区、北碚区、永川区等地300多家机器人企业和研发机构。 在广数、华数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下,已形成焊接、打磨、喷涂、装配、检测、仓储物流等六大系列100多个规格的工业机器人产品。 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 (数据来源:重庆日报)
四大重点领域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重庆还将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保障,加快人才培养,优化发展环境。 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方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将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同时,建设实训实训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此外,重庆还将推动人才创新服务平台和团队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重庆以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检测认证等为重点,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机械领域:重庆将重点打造华数、广数、川崎等汽车整车、零部件装配、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仓储等领域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仙桃楼宇自控设备厂,发展焊接、打磨、喷涂等、装配、检测等系列工业机器人,推动系列化、模块化、特色化人机协作机器人研发并推广示范应用。 以AGV、码垛、分拣、RGV等机器人为起点,形成高端、成套、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面向数字家庭、未来城市生活、满足智能化公共服务需求,重庆将重点培育以鲁班、丹尼尔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发展助老助残服务,康复和护理、家庭作业、教育和娱乐以及法律服务。 以咨询等为代表的高端家用服务机器人,推动建立服务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技术平台,打造服务机器人领域优势。
关键零部件:重庆将依托重庆汽车、摩托车、装备等机械制造基地,发展高性能机器人应用关键零部件,重点支持重工、高高、鲁班、中科院重庆院、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联合研究,提升工业基础制造能力。
在机器人检测认证领域:重庆将依托国家级重庆德信机器人检测中心,完善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助力西部地区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同时,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形成完整、有责任的信息链,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
高水平存量建设发展推动“星空”行动计划
重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还得益于重庆推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星空”行动计划,该计划描绘了未来三年重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蓝图。 此次行动中,利用现有建筑发展软件产业是重要计划之一。
“星空”行动计划提到,要鼓励中心城区出台利用商业建筑发展软件产业的配套措施,营造“引进来”环境,简化企业落户流程,并改善住房租金、办公室装修、网络通讯、舒适度。 对新入驻软件企业在配置评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开发。 到2025年,推广利用存量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重庆市发布)
渝北区凭借自身优势,迅速抓住机遇,瞄准了软件产业这只只能下金蛋的“鸟”。 以存量建筑为载体,高标准建设一批重点软件产业建筑,聚集优质软件企业。
做大做强软件产业,打造优质产业载体至关重要。 为打造全区软件产业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渝北区对全区建筑“摸底”、“挖潜”,瞄准仙桃数据谷、北斗星通智能产业园、国盛IEC·重庆数字创意产业园等优质建筑(园区)资源,尝试先行列入“渝北区重点软件产业建筑”,营造“引进来”环境,加快推进聚集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相关企业,形成协调联动、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
重庆国际大都市打造企业成长“沃土”
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是选择经营地点的重要考虑因素。 新光商圈位于渝北嘉州新牌坊地区。 随着“星空”行动计划的加速推进,占据高价值的新光商圈逐渐成为新的“城市中心”。
背靠渝北嘉州新牌坊商圈,区位价值高度认可的同时,周边天然聚集了丰富的交通、政治、商业、金融资源,而这些恰恰是决定写字楼价值的首要因素。 重庆国际都市作为重庆主城核心区的超5A甲级智慧写字楼,地处新光商圈,堪称重庆门户。 可快速到达江北国际机场、高铁站、北环路、寸滩保税港。 最适合投资的写字楼之一。
此外,重庆国际大都市是一个真正的地铁站,位于轨道TOD大楼之上。 无缝衔接嘉州站3号线、4号线,区位优势明显。 30多个公交车站、60多条公交线路可快速到达全城,减少时间和成本。 35部日立高速电梯,分区配置,大大缩短电梯等待时间; 5200个停车位,电梯直达办公区,停车不再是问题,上班也不用排队。
在这个投资为王的时代,写字楼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投资价值,还具有其他隐形价值,直接影响企业赢得巨额财富的后期成本。 重庆是国际大都市,聚集优质资源,注重降本增效,多角度降低办公运营成本,努力实现企业运营价值。
文/黄海峰的通讯生活
10月17日,IDC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IT安全软件市场跟踪报告》。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IT安全软件市场厂商整体营收为15.1亿美元(约合97.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比增长13.1%。
IDC将IT安全软件市场分为七个细分市场:软件安全网关、身份和数字信任、端点安全软件、安全分析和情报、响应和编排软件、信息和数据安全等。 其中,在中国软件安全网关市场,前五名厂商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软件安全网关市场: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仍位居中国软件安全网关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31%,较2021年上半年的32.5%下降4.62个百分点。
腾讯:
腾讯在中国软件安全网关市场仍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3.4%,较2021年上半年的12.2%增长9.84%。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在中国软件安全网关市场仍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1.5%,较2021年上半年的10.2%增长12.75%。
华为:
华为在中国软件安全网关市场仍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6.3%,较2021年上半年的5.1%增长23.53%。
F5:
F5在中国软件安全网关市场仍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2.2%,较2021年上半年的2.4%下降8.3个百分点。
其余细分市场排名如下:
中国身份和数字信任软件市场:
亚信安全以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数字认证以6.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吉大正元以6.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格尔软件以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信安世纪以 3.8%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中国终端安全软件市场:
奇安信以14.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亚信安全以1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青腾云安全以6.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深信服以4.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融信以2.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中国证券分析与情报市场:
奇安信以9.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启明星辰以6.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安恒信息以5.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深信服以5.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绿盟科技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5.8%。 以3.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中国响应与编排软件市场:
绿盟科技以14.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启明星辰以21.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盛邦安全以5.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天融信以4.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以4.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IDC指出,云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良好发展帮助中国IT安全软件市场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了13.1%的增长。然而,在疫情的长期影响下,不同行业的安全投资地区间发展差异日益明显。 为此,一方面,安全厂商需要降本增效,保障企业健康稳定运营; 重视楼宇自控网关价格,为全年业务快速发展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