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电表行业转型发展展望
张春晖
2018 年 12 月 31 日
本文为《2018年电表行业发展回顾与2019年展望》第二集:对2019年电表行业转型发展的展望
2019年将是电表行业转型发展的一年。
新年之前:
· 2018年12月13日至15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深入研讨电网公司重大问题国家电网规划新一年工作。
·8月23日,国家电网发布:《配电物联网技术发展构想》
· 8月,“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与瑞士计量公司开展技术交流”
·9月19日,江苏省质检局、江苏省电力公司在南京召开“江苏省智能电表行业质量提升现场推进会”,提升江苏智能电表行业国际国内竞争力,期待未来行业转型发展趋势。
·11月14日,“国家电网‘双核’智能电表在浙江投入试运行”
·11月15日,国家电网发布2018年第二次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招标中标候选人公告。截至目前,国家电网2018年两次智能电表招标总数为5279.4万只,招标总金额95.71亿元,中标企业51家。
·11月20日,国家电网发布:《“数字国家电网”战略与人工智能应用》
·近日网上报道:“Smart---me for +Gyr.Zip”,即朗吉尔WIFI手表:APP方式与手机连接。
总结以上影响2018年下半年电表行业发展的重要信息,对2018年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从中提炼和推断电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技术开发项目。 2019年电表行业。
1、新的一年电表基础市场:重点探索拓展智能电表新需求
1)2019年电表市场基本预测
新的一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需求依然较低,预计总需求为5000万只(投资约100亿元),与2018年基本持平。
——国家电网要素、电表基本市场需求
·国网供电业务领域新增用户自然增长率为4%,需要智能电表1820万台。
· 2010年至2012年,按照2009年版国家电网标准生产在线智能电表1.92亿只。 2018年之后,2019年提前更新7%,需要智能电表1340万只。
·地方政府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500万米。
·计量故障处理220万米(按0.5%计算)。
·电表库存补充(按年度智能电表消耗量的6%计算)300万只。
·有800万块手表因不可预见的因素。
上述预测:2019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需求量约为4980万只。
——国家电网及电表基础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电表运行8年,轮换到期?
2010年至2018年,国家电网累计安装在线智能电表数量达到4.57亿只。 这些仪表相继达到了8年的运行周期。 接下来,评估后如何进行统计抽样检查和处理方案?
据了解,国网计量管理部:2018年5月20日,上海市印发的采用统计抽样方式延长电能表轮换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各省网推进。 但具体的推广实施方案尚不清楚。
·国家电网新一代“双核”智能电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表达的关注点
a1 国家电网“双核”智能电表企业标准何时发布并公示? 需要投标的电表企业什么时候提交新电表样机送检?
a2“双核”单相智能电表应在何时何地并网试运行? 哪些单位开发生产新型单相电表?
a3“双核”三相智能电表何时在省电网试运行?
a4 国家电网“双核”智能电表上市招标时间表。
2)做好国内基础电表市场是拓展多元化产业的基础
——如上所述,2019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需求依然较低。 但预计保底市场招标仍有5000万只智能电表(约100亿元投资),可支撑电表企业生存、稳定劳动力。
需要看到的是,定期向电力用户远程抄表收费是国家电网整体运营的终端环节,而智能电表对于表计企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有保障的市场。
——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设备需求量大、品类多。 其中,智能电表是电网招标量大、中标企业控制严格的产品。 与2018年相比,国家电网配电终端(FTU、DTU、TTU)、故障指示器、柱上开关及成套、环网柜及成套4类配电设备招标总金额105.8亿元。 同年,前言中称,智能电表招标金额为95.71亿元,51家企业中标。 因此,电表企业需要尊重和维护电表的基本市场。
——电表企业要全面做好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工作,确保不出现一票否决的情况,力争进入招标入围评审前列。 同时,要保证新产品的供应质量,做到优质的售后服务。
3)面向海外电表市场新需求,扩大智能电表及计量系统产品出口
-背景
目前,全球大约有 17 亿个电表在使用,包括工业、商业和住宅电表。
与国内电表市场相比,海外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到2020年,全球智能电表增长率预计将从目前的35.4%提高到45.7%。 美国智能电表已覆盖大部分地区,欧洲未来三年将进入智能电表安装高峰期,中东、拉美、非洲、东南亚智能电表发展很快进入快车道。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快速实施,将为国内电表出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鉴于2017年、2018年及未来几年国内智能电表需求较低,电表及计量系统出口成为国内电表企业发展的预期项目。 本文接下来将介绍杭州海星公司和威胜集团多年来在开拓海外电表市场的不同方面的经验,可供参考。
——杭州海兴公司:25年来,电力业务出口逐渐从计量产品拓展到智能配电解决方案全覆盖的新业务业态
本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报告《海星动力:深耕海外,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乘风破浪,再起航》。
·海外业绩总结
海星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0.25亿元。 近五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3.05%。 其中,海星自主品牌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66.17%,出口总量和出口金额继续位居行业第一。
海兴在海外市场拥有强大的营销网络。 基于国内积累的运营管理经验和技术开发优势,实现了管理体系技术知识的输出,并在海外多个市场设立子公司,进行本地化生产和管理。 和运营,并建立了这种运营模式的快速复制能力。
·电力业务出口类别
海兴海外主营业务涵盖用电、配电和微电网领域,业务模式灵活多样。 产品主要分为智能电表、配电终端、系统解决方案、运维及服务、高压电器及其他5大类。
·出口核心业务
海星的核心业务是智能电表及改造系统解决方案,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 其中,系统解决方案可实现60%以上的毛利率。
·出口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技术标准。
海星是我国获得国际认证最多的电表企业。 产品通过南非STS、SABS认证、秘鲁认证、荷兰KEMA认证、巴拉圭INTN认证、智利SCF认证、德国PTB认证、欧盟MID、DLMS、CE认证、印度INTI认证南美、巴西认证、美国UL认证。 、哥伦比亚CIDET认证、G3运营商认证等国际认证。
海星产品:自主品牌
海星,自主品牌产品已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始终坚持中高端产品的发展战略。
截至2017年,海兴拥有自主品牌商标73个(国内市场33个,海外市场40个),是国内最早成功开发ANSI美标系列产品的企业之一; 是国内第一家获得IEC国际预付费标准的企业,是电表和售电系统软件认证的企业之一; 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符合欧盟标准的智能电表的企业之一;
· 重点开发亚洲、非洲、拉美市场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客户缺乏关键技术、设备和项目经验。 他们需要供应商提供电能表,同时提供一套相应的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许多产品需要定制和开发。
·巩固优势,聚焦海外地区主要国家,“辐射”开拓周边市场
案例:从巴西出发开拓南美市场
2010年,海星通过与巴西一家拥有巴西资质的电表公司:巴西FAE合作,快速进入巴西市场,并与巴西在巴西当地成立合资公司,通过直销的方式参与巴西电力公司的投标。
2017年,海星加强了海外公司的管理,在巴西工厂完成了新一代产品的整体设计和开发,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了材料种类,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 海外市场转型与发展
海星正在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进一步开拓未来的市场空间。
海星,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覆盖用电、配电、微网、运维全系列流程,是公司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17年,海星系统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55%。
海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塔吉克斯坦实施的配电网改造及线损治理项目; 巴基斯坦实施的配电自动化项目; 在孟加拉国实施的预付费售电系统项目以及乌干达、肯尼亚用户项目等,有效帮助客户减少线损、保证收入、提高运营效率。
——威胜集团公司:十五年来,电子仪表、AMI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为国产钟表进军国际高端市场探索出路,紧跟“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果。
电表出口总量:截至2017年,威胜电子电表累计出口1000万只。 海外业务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5%,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产高端电表出口
a1 2000年以来,威胜陆续推出0.2S级电子式三相多功能电表、0.2S级带谐波测量功能的电子式三相多功能电表、0.2S级数字式三相电表专为数字化变电站、专为冲击负荷电能计量而设计的高精度三相多功能电流表、带数字乘法器的0.1S级高精度结算网关电流表等高端电流表在陆续出口中国大陆并出口海外。
a2 近年来,威胜与西门子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应对海外高端计量产品需求。 目前,已通过CE认证(MID)、DLMS认证的合作产品已在欧洲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华为与威胜在电能表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
a3 2018年3月6日,威胜宣布进军奥地利市场,并获得当地Kelag电力公司智能电表解决方案(AMI)合同,金额约1300万元。 欧洲是智能电表普及率较高的地区,只有高质量才能在这些地区脱颖而出。
·跟随“一带一路”走出去,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
依托多年海外发展的基础工作,威胜需要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关和市场运作规则,力争通过“本土化”运营快速打通营销渠道。
a1 2018年6月28日,威胜宣布与孟加拉国农村电力局(BREB)正式签订“孟加拉国BREB智能预付费电表项目”合同,负责智能预付费电表系统供货、安装、调试、运维服务和售电服务建设项目,合同金额8400万元。
a2威胜紧紧跟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优质产品已出口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关系。 其中,威胜已在印尼、孟加拉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拉脱维亚等地取得了业绩,并计划在印尼、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地设立海外分公司。
a3 前段时间,威胜与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面向国内电表市场,探索拓展智能电表新需求
这个问题很难做,之所以难,是因为智能电表批量新增需求项目很少。
——扩大智能电表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采用“最后一刻”智能电表推进低压电网故障报告和应急抢修体系建设
该项目在配电网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可以改变目前低压电网故障被动报告和应急抢修的弊端。
2018年,杭州电网完成10万台“最后一刻”智能电表试点安装,建成配网主动应急抢修系统; 苏州电网:基于新型智能电表,配网主动应急抢修试点取得成功; 山西、陕西电网还开展了智能电表配对试点,开发低压电网故障主动报告功能。
可以预见,2019年,浙江、江苏、山西、陕西等5省电网将扩大“最后一口气”智能电表应用,推动配网主动抢修系统发展。 预计上述5省电网共需使用新增智能电表50万只。
—导轨式智能电表应用
2018年5月2日,珠海朗盛仪表系统有限公司发布:“朗盛高品质系列导轨式智能用电监测仪表”
·本产品专为配电箱内导轨式安装而设计。 与微型断路器完美匹配,继承了兰吉尔传统壁挂式电表的优良品质。 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商业中心、学校、医院、机场、港口、大型工厂等,其主要应用领域:智能建筑、节能减排、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移动基地车站、充电桩等
·基于轨道式智能电表的用电系统
a1室内用电信息监测系统:获取用户全面详细的用电数据,进行能耗管理和评估。
a2室内远程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工业设备的定时重启或断开,实现工业节能减排。
—多类别直流电能表的市场需求
·充电桩直流电能表
·车载充电机直流电能计量模块
· 4G无线通信基站直流电能表
·面向未来直流配电网的直流功率表
·工业电解铝工程直流电能计量技术
· 改进和提高现有直流电能表检定装置和直流标准电表的技术性能。
—非线性负载电度表可扩展其应用
2018年,非线性负载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是热点。
·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7家单位多年研发的“非线性负荷条件下智能电表测量性能评估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广东东方电信公司发布专利产品:非线性负载电能表。
·2010年,威胜推出专为冲击负荷电能计量设计的高精度三相多功能电表。
因此,2019年非线性负荷电能计量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引起各级电网计量部门的重视,非线性负荷源大用户将提前扩大试点,为未来的应用积累数据。未来制定限制非线性负荷增长的经济政策。 。
——除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智能电表、采集终端、低压/高压计量箱三大基础市场外,还有前景广阔、规模相对较大的电表市场:特种电能表、电量在线监测系统、谐波无线功能电能和谐波功率因数测量、10kV电子互感器/传感器等。
—电力用户自购市场:统计电能表及用电监控系统、一卡及缴费系统、能源计量监控系统、石油煤矿专用计量设备等。
5)本文评论
本文序言第一句:“2019年将是电表行业转型发展的一年”。
2019年楼宇自控智能电表,电表行业为何要依靠转型再次发展?
——电表基础市场是行业现实,但已不能满足电表企业长期发展需求
未来几年,电网智能电表需求较低,这将影响电表企业的发展:
a1电表产能过剩50%左右,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a2 电表企业来自电网智能电表招标的营业收入:按照中标排名,每年为10亿元至1亿元。 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更高的营业收入增长点。
a3电表基础市场是电表企业有保障的市场。 一个产品每年的招标金额都比较大,是为数不多的需要下功夫的项目之一。
如何继续做好电表基础市场?
在做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智能电表招标工作的基础上,寻求扩大智能电表新需求:
a1 扩大电表和AMI产品出口是一篇重点文章。 因为海外市场对智能电表和AMI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且没有有序的管理。 但海外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希望电表出口企业采用低竞争、低价格的方式,学习杭州海星以出口电表为主、转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新营销模式; 威胜探索高端电表和AMI产品出口,紧跟“一带一路”经验,因地制宜制定出口产品发展策略。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海外电表品牌企业:Itron、+Gyr等3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预计年营业收入超过16亿美元,且大部分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他们的营业收入来自欧美发达国家。 因此,国产高端电表如何进军海外高端市场,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是电表出口企业的长期目标。
a2 我国智能电表扩容新增需求项目较多,但大规模需求项目较少。 这方面已经在上面进行了描述。
—开拓多元化市场,电表行业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经过几年的探索,电表企业多元化产业已走上稳健发展轨道,出现了威胜信息技术公司、林洋能源科技公司等一批在开发跨领域新产品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企业。 这些企业多元化产品已经占据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它们具有转型发展的特点。 一般电表企业可参考。
——2019年是电表行业转型发展的一年。 本文以下内容将主要探讨电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重点项目及相关问题。
(待续)
近日联网温控器 楼宇自控,Nest发布了其最新的恒温器,这是该公司的第三代恒温器产品,而第二代产品的推出,时隔三年多。 作为一款智能家居产品,Nest温控器可以通过记录用户的室内温度数据,智能识别用户的习惯,将室温调节到最舒适的状态。 与第二代温控器相比,新型温控器外壳上的屏幕分辨率和可视面积都有明显提升,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级。 目前新款恒温器的售价为 249 美元,由于性能的提升,Nest 相信新款恒温器可以帮助用户降低供暖和制冷成本。
时隔三年,Nest发布恒温器新品展望智能家居
不过,与产品相比,Nest公司背后的谷歌才是其成名的重要因素。 此前,谷歌32亿美元收购Nest进军智能家居市场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也带来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和投资热潮。
智能家居是指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硬件产品融入家居生活,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提高家居安全、便利、舒适、艺术化的居住环境。 它由家庭自动化(利用微处理电子技术对家庭中的电子电气产品或系统进行集成或控制)、家庭网络、网络家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设计和改进的新型家用电器)组成。控制技术(普通家用电器))和信息家电(普通廉价家电)由四部分组成。
近年来,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我国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2014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3亿元。 “互联网+”趋势下,BAT等互联网巨头、房地产企业、家电厂商纷纷入局。 预计2015年智能家居将快速增长至48亿元,2016年、2017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
家电等智能硬件是智能家居的关键产品。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智能家电市场将逐渐开放。 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家电整体产值将突破万亿元,其中智能硬件产值将达到6000元。 十亿。
近期,《我国家电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讨论稿正在制定中,转型、智能化趋势愈演愈烈。 产值将达到6000亿元。 受此利好趋势影响,四川长虹、老板电器、万和电器、华帝等公司有望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关注。
但目前,我国智能家居仍处于模型培育、平台建设和用户积累的初级阶段。 行业标准尚未统一、产品价格虚高、用户体验不佳、性能不完善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国内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迫切需要智能家居相关厂商努力掌握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核心需求,提升产品体验,降低产品价格,从而不断拓展市场,推动智能家居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