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化技术和行业的全球领导者江森自控近日宣布其亚太总部在上海正式开业。 作为国内首座获得三星级中国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IFC-世界银行集团EDGE(卓越能效设计)认证、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奖)新建建筑铂金认证的“三重认证”建筑,江森自控亚太总部不仅成为中国绿色智能建筑新地标,也成为江森自控亚太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江森自控亚太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江森自控全球战略布局。
新开业的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由江森自控与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定制开发,两个团队携手历时三年打造出这座集办公、研发、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 总部大楼总建筑面积约4.43万平方米。 位于上海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 与“花园式、高科技、总部型”园区目标定位高度契合。
亚太总部大楼落成当天,江森自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穆伟先生、江森自控能源动力业务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杨世峰先生等江森自控高管在亚太区新总部揭幕仪式新闻发布会上接受了媒体采访。
打造绿色建筑典范,深化可持续发展愿景
谈到江森自控在中国设立新的亚太总部对于中国汽车业务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江森自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穆安立坦言:“我们五年前就开始建设江森自控亚太总部。 在过去的125年里,江森自控之所以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因为它一直在北美和欧洲发展业务、销售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和服务,包括新兴市场。 后者才是江森自控的未来所在。
新开业的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采用全方位绿色理念和实践,应用行业领先的智能建筑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打造建筑节能“百科全书”:高效中央制冷室、智能光控与照明系统、舒适节能的楼层送风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先进能源管理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预计实现节能44%; 通过水回收和再循环用于冲厕所、灌溉和洗车,预计该建筑将节省42%的水; 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资源中,50%的木制品是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木材,20%以上的建筑材料来自当地采购和生产,节省了材料中21%的物理和化学能源。 江森自控倡导的绿色节能理念也充分落实在员工出行等细节上。 大楼配备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充电站,鼓励员工绿色出行,有效减少使用燃油汽车的废气排放。
“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江森自控最重要的业务增长市场。我们相信亚太区总部在上海的开业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和推动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并继续与多方合作,以我们的远见、领先的技术和智慧的解决方案推动中国及亚太地区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总部大楼落成仪式上,穆安丽说。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是江森自控业务增长的强劲动力,亚太总部大楼的启用也是江森自控推动中国业务蓬勃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承诺。 总部大楼整合了江森自控此前分散在上海多个办事处的业务和职能部门。 在为1600多名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绿色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将营造更紧密的团队合作和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同时,总部大楼将成为对外的重要展示窗口,拥有世界一流的“客户体验中心”,为客户展示量身定制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更高效地满足中国及亚太地区市场和客户的发展需求,通过不断提升实力、加强区域战略合作,开启江森自控与中国市场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全球领先的汽车电池产品系列,品类齐全
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电池供应商,江森自控在汽车电池供应领域拥有100多年的经验,能够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电池年产量超过1.52亿只,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长兴工厂生产铅酸电池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以及美国密歇根州荷兰工厂率先制造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完整的混合动力电池系统。 江森自控为客户提供一系列铅酸和锂离子电池技术,为从传统到全电动的几乎所有类型的乘用车、商用车和休闲车提供动力。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主要集中于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而纯电动技术与电池技术密切相关。 在谈到江森自控在动力电池领域最重要的技术路线时,穆安力坦言江森楼宇自控案例,就电池技术而言,毫无疑问,中国市场非常特殊。 现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技术领域需要更加成熟,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价格高、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江森自控来到了中国市场,并抓住了投资市场的机会。 “我相信现在大家都会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市场。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机会已经超过任何其他市场。” 穆安离说道。
整车厂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策略推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汽车,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江森自控动力业务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杨世峰表示,目前,小型车、大型车、SUV等不同车系,无论是传统的铅酸电池、启停电池,还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锂电池,应用能力都有所不同。 “我们要做的就是与主机厂密切合作研发,而不是闭门造车。我们需要与主机厂保持联系,了解主机厂的不同应用,在不同的应用中使用我们不同的电池。”
随着燃油经济性和碳排放法规的不断完善,乘用车的动力系统也呈现多元化。 所有动力总成技术都需要耐用且高性能的电池。 江森自控提供覆盖各个汽车技术领域的全系列电池产品和解决方案,可匹配从传统内燃机汽车到纯电动汽车。
占据乘用车市场大部分份额的内燃机驱动车辆所使用的铅酸电池用于启动汽车以及车内的电气部件。 随着电气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江森自控推出了富液式铅酸电池、增强型富液式电池(EFB)和吸附式玻璃纤维隔膜电池(AGM),能够很好地满足内燃机汽车的要求。
启停汽车使用的动力系统会在汽车怠速时自动关闭发动机,并在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时重新启动发动机。 当发动机关闭时,车内的电气系统由电池供电。 每次停止后电池都会重新启动发动机。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启停汽车可减少 5% 的燃油消耗,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更少。 江森自控吸附玻璃纤维蓄电池 (AGM) 是满足启停系统储能要求的完美选择。
先进的启停车辆可以实现发动机关闭滑行、电动助力、再生制动能量等增强功能,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先进启停汽车可节省燃油5%-8%,并且无需对动力总成和电气系统进行重大调整,即可帮助汽车制造商满足燃油经济性法规。 采用双电池系统,由 12 伏铅电池和 12 伏锂离子电池组成。 江森自控推出用于高级启停汽车的 12 伏锂离子电池。
微混合动力汽车是启停系统的进一步延伸。 采用双电池系统:12伏铅酸电池用于启动汽车发动机和电气部件; 48伏锂离子电池从制动能量再生系统收集能量,为高负载功能提供动力,例如车内空调、动态底盘技术和辅助发动机驱动汽车的牵引电机。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微混合动力汽车可节省燃油12%-15%。 江森自控推出的48伏锂离子电池可用于微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由发动机和高压电池系统提供动力,并由内燃机充电。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可节省燃油20%-40%,是满足长期燃油经济性和减排法规要求,同时保证与传统汽车相同续驶里程的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混合动力车采用双电池系统:12伏铅酸电池和高压锂离子电池。 江森自控的高压锂离子电池专为混合动力汽车而设计。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也由内燃机和高压电池提供动力。 电动车的行驶里程比混合动力车更长,其电池可以使用标准的110伏或220伏电源插座充电,也可以通过内燃机充电。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比传统内燃机汽车可节省燃油40%-60%。 还采用双电池系统:12伏铅酸电池和高压锂离子电池。 江森自控高压锂离子电池适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 (EV) 完全由电动机和高容量高压电池提供动力,只能使用标准 110 伏或 220 伏电源插座充电。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完全不使用燃料,不排放任何废气。 纯电动汽车采用高压锂离子电池系统,江森自控推出的高压锂离子电池完全满足纯电动汽车的需求。
未来加大汽车电池投资和国产化力度
江森自控目前持续投入提升汽车电池的研发能力,并与美国、墨西哥、巴西、德国和中国的30多家实验室和学术机构合作,构建研发合作网络,帮助开发未来电池技术,在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江森自控是否有能力从东方输出研发服务西方,未来几年将在中国投资哪些领域? 对此,穆安利表示:“说到汽车电池业务,因为过去我们大部分客户集中在北美或欧洲,很多业务合作伙伴和整车制造商都位于这些地区,所以大部分都是从北美或欧洲进口到中国,大部分技术还是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但我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整车制造商在中国设计,这种趋势肯定会改变。”
今年上半年,江森自控在桂林举办了以“共创聚力时代”为主题的“2017瓦尔塔全国经销商大会”,针对国内市场推出了全新的“瓦尔塔动力”商业合作模式和领先技术。 旨在“更近、更远”地满足客户和商业伙伴的需求。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公司可以优化门店服务水平,向客户充分展示瓦尔塔卓越的技术优势,从而为商业伙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江森自控瓦尔塔品牌始终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长期战略合作,包括不同的培训和奖励计划,推广瓦尔塔产品,满足全国车主对更长寿命、更好质量、更好性能的需求,从而不断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实现共赢。 杨世峰强调:“启停汽车电池将是未来五到十年非常重要的发展。江森自控AGM启停电池的销量在过去一年大幅增长,预计2020年约有一半的汽车将使用启停系统。在中国,启停电池将迎来快速增长。我们肯定会在这里投入更多的资源,不仅是为了中国,也是为了出口到世界。”
对于江森自控汽车业务在中国的本土化举措和未来规划,江森自控能源动力业务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杨世峰表示:“2020年,我们预计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多辆,因此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的建设也标志着我们在中国的长期投资。江森自控能源动力业务已经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未来,更多全球资源和专家将布局中国,加强电池研发,从汽车用铅酸电池到启停电池,再到12伏、48伏混合动力电池,以及未来的锂电池,江森自控将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
近日,海尔智慧大厦收到了华润置地开发(海南)有限公司的表扬信。信中,海尔智慧大厦高度赞扬并充分肯定了海尔智慧大厦对海口华润中心三期项目的积极支持和项目团队的拼搏精神,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时,项目方评价海尔智慧建筑“是所有参建单位的标杆”!
海口,中国最具自然文化魅力的海岛城市,拥有浪漫舒适的海滨风光,素有“椰城”之称。 海口华润中心位于当地国际贸易商务区的核心区域。 由2栋住宅楼、1栋办公楼及裙楼商业楼组成。 集顶级商业、高端住宅、商务办公于一体。 它是海南首个高端商业综合体,也是海南的一张新名片。
在“双碳”目标下,海口华润中心积极响应,按照绿色智能建筑进行规划建设,广泛应用先进解决方案,践行节能减排。 海口华润中心三期空间大、人口密度大、业务需求不同。 海尔智慧建筑以节能、智慧建筑环境解决方案和服务保障助力项目顺利完成。
项目面临三大挑战
挑战1.区域气候特征
对空调制冷能力要求高
空调设备节能稳定运行是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口属热带海洋性气候。 建筑空调在满足南方高制冷量要求的同时,必须高效节能、性能优越,才能满足高端建筑的舒适度要求。
挑战二、用户需求多样化
计费管理困难
由于华润中心写字楼将对外出租,因此需要考虑不同业主的空调和电费计费问题。 项目方要求楼宇空调智能化,能够提供家庭计费系统。
挑战三、施工条件复杂
增加工程难度
华润中心是一个新项目。 除施工工期紧张外,还面临施工方案重大变更、管井主管道细节不足、穿插层开孔数量不足、设备层基础不合理、与其他分包商交叉施工等复杂的施工条件。
要完成三大挑战,需要一套考虑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节能解决方案,以及一套专业、及时的服务保障。 以智能科技+优质服务两大内容,让用户拥有集科技+体验+空间于一体的绿色智慧建筑解决方案。 这就是海尔智慧楼宇的方向。
图片
01.智能科技赋能绿色建筑
海口华润中心11、23、35层为避难层,需放置空调室外机。 因此,需要考虑避难层室内外机的高度差以及室外机的出风和散热问题。 同时,办公区内部层高为4.2m,还必须考虑送风距离。 为此,海尔智慧楼宇提供了以物联网、多连接为中心,结合中静压风管机的解决方案,满足整体节能和室内送风需求,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
智能管理,满足个性化计费需求
考虑到项目方提出的个性化计费需求,海尔智慧大厦基于建筑大脑,配备了空调管理和计费系统。 客户端无需安装软件,直接用浏览器访问即可,操作更加方便。 物联网计费、分户计量、一站式结算服务,提供智能高效的楼宇运维管理。
三大智能功能,方便省心
海尔物联网多连接具有机组开机自组网、运行策略自适应、远程升级自优化三大智能功能。 可实现无线通讯、智能连接,自动识别内外单位差异,可达110m,完美满足海口华润中心项目的需求。
绿色低碳,节能50%
海尔物联多联采用柔性压缩机。 机组IPLV(C)超过国家一级能效。 搭载高效热交换技术和全直流变频技术,实现节能50%,助力海口华润中心打造智慧绿色建筑。
02.优质服务助力渡过难关
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困难。 面对管井主管道细节不足、交叉层开口预留不足、与其他分包商交叉、设备层基础不合理等不利条件,项目组倾尽全力施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面对白天施工电梯繁忙、项目缺件(空调内外机强电施工)等临时突发情况,项目人员加班加点海南网络楼宇自控品质保障,克服工期压力和资金压力,推动各工期节点计划按期顺利完成。
【建设中】
项目组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自上而下严把质量安全关,严格管理,精益求精,安装工作有序推进,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了安全、优质、高效履约目标,确保海口华润中心三期工程完美呈现。 海尔智慧楼宇在人员、安装、服务等方面得到了项目方的高度认可,并于项目交付日收到了项目方的表扬信。
【施工后】
赞美不仅是认可,更是动力。 海尔智慧楼宇将在技术、服务、交付等多维度体系上持续创新突破,致力于打造精准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标杆,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