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2023年河南省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时间:2023-08-17    

【大河金融立方讯】近日,河南省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发布了《河南省2023年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根据规划,到2023年底,5G网络重点场景、热点地区、农村热点覆盖率达到100%,全省行政村覆盖率超过90%; 每年投资超过200亿元,培育建设3至5个省级5G产业园; 继续实施5G融合应用工程,聚焦重点行业,评选30个以上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规划提出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产业发展、深化重点领域融合应用、提升关键基础支撑能力、深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等5个方面16条具体措施:

(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5G优质网络,加大5G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省5G基站总数已突破18万个。 建设千兆网络示范省,完善中小企业、社区家庭、商业楼宇等重点场所千兆光网络覆盖。 实施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升级工程,拓展直连点互联带宽,更新改造直连点监控系统,建设省城1毫秒、郑城间3毫秒罗,省区5毫秒,全国20毫秒。 四级算力延迟圈。 (省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河南铁塔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列各市政府落实各省辖区、济源示范区、机场区管委会,不再列出)

2.推进数据和算力中心建设。 发展数据中心集群,推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5个大型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建设云网深度融合的中央算力中心,推动云服务商和我省超算、智能计算中心网络化运营,加强云边端协同,实现“连网入云” ”。 打造强大的内容分发平台,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速的算力应用体验。 (省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5G产业发展

1.做强智能终端产业。 加强招商引资河南楼宇智能自控,依托郑州机场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等园区,引进培育一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AR/VR耳机、5G全景相机、新型可穿戴等5G智能终端龙头企业设备。 提高智能终端零部件配套能力,加快推进玉展5G终端应用零部件加工项目、富联科技5G手机零部件智能加工扩能项目、大尺寸盖板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帕邦光电。 打造世界级5G智能终端制造集群,推动郑州、鹤壁、焦作、南阳、商丘、驻马店、济源等地5G智能终端配套合作区建设,形成5G智能终端制造产业格局基地及多个配套产业基地。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做大关键零部件产业。 推进5G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国产化,加快鹤壁光子集成芯片中试基地和新乡河南省微电子中试基地建设。 强化5G核心器件产业链,推动鹤壁、新乡、焦作、三门峡等地扩大5G芯片、AWG(阵列波导光栅)、WDM(波分复用)​​器件、光通信隔离器等,在光通信领域以光纤光缆、通信模块等重点产品产业化,中航光电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二期)加快基于移动物联网的NB-IoT/5G通信模块研究与产业化以及中电科化工第二十二研究所项目等建设。 鼓励各地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延伸链条、补充链条,提高产业整体配套能力,引进和培育一批5G网络设备制造商。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优化基础材料产业。 创建智能终端配套材料产业园,推动洛阳、安阳、南阳、商丘等地光电柔性薄膜、新型光电显示盖板玻璃、光电材料中间体等智能终端先进功能材料发展。 打造5G基础电子材料产业园,加快金衢银通年产300吨电子级银粉建设,推广5G高性能、低介电、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大件规模化生产高端覆铜板及粘结片、电子氧化铝基板等产品。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4.发展5G相关产业。 推动5G与无人机产业融合应用,推进安阳等地5G低空智能组网示范实验项目,推进民航局安阳无人机试验区等项目建设以及中国联通5G泛在低空飞行试验基地。 推动5G与北斗卫星产业融合应用,培育测绘地理、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等新经济增长点,推动郑州、安阳等城市地理信息产业升级发展、鹤壁、焦作。 推动5G与智能网联融合应用,加快天海集团河南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研究院建设,推动郑州、濮阳、濮阳等地5G自动驾驶网约车实质性运营更多场景下的其他地方。 推动5G与智能家居融合应用,推动郑州、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漯河等地基于5G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服务机器人等智能产品产业发展。三门峡、商丘、驻马店等地。 开展5G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各地5G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建设首批3-5个省级5G产业园区。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产业交流与合作。 加大中央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力度,依托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等活动,引导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在5G领域深化对接,推动项目签约和实施。 推动宇芯电子科技集团与其他省级企业加强战略合作,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5G产业项目。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国“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河南省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评选等活动,打造一批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加大5G产业和应用宣传力度,综合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宣传5G应用典型案例,组织企业参加数字经济峰会、“天安杯”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大赛、5G应用观摩交流活动等,营造产业发展浓厚氛围。 (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广电局、通信管理局、河南广电电视台、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深化重点领域融合应用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5G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重点关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煤矿、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等高风险行业、电力等,挖掘打造一批能够有效促进安全生产提质增效、5G应用场景的企业。 深化5G在农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应用。 深化5G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培育现代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5G在交通、物流、商业、媒体融合等领域的应用。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商务厅、广电局、电力公司、通信管理局、省政府国资委、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按职责分工负责)

2.赋能民生服务改善。 推动5G+智慧教育,推动校园光纤宽带、5G网络、物联网有机融合,构建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实训等应用场景的网络支撑环境。 推广5G+智慧医疗,发展院内医疗、远程医疗的5G网络和5G医疗边缘云应用,推动5G在急救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场景的应用,培育智慧医疗新业态服务。 推动5G+智慧文旅,推动旅游景区、博物馆、科技馆等线上线下数字互动内容体验产品发展,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新场景。 推动5G+智慧城市,开展基于5G的社区、街区数字化改造,加强5G在城市运营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中的应用,推动城市运营管理“一网统管”。 (省教育厅、卫生健康委、文化和旅游厅、公安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急诊科、民政厅、通信管理局、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关键基础保障能力

1.加强网络覆盖。 加强5G网络对公众的覆盖能力,加快5G独立组网建设,扩大5G网络城乡覆盖,实现重点场景、热点地区、农村热点100%覆盖,行政村覆盖率全省超过90%。 强化面向行业的5G网络供给能力,提升端到端网络切片、边缘计算、高精度室内定位等关键技术支撑能力,推动面向行业的自贸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等重点区域5G网络持续覆盖。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平台建设。 推进5G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电信运营商和行业龙头企业建设省级5G技术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河南)实验室、中国联通开放河南省5G实验室等创新基地重点建设。 推动河南省智能终端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5G终端产品检验检测服务,提升5G产品检测、检验、认证能力,加快5G产品及应用检测体系建设河南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院中心项目。 推动平台和企业开展重点研究领域研究,推动许昌联桥科技开展5G边缘智能融合终端研发、河南联通开展5G全连接平台差异化关键技术研究。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科技创新。 推动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创新,支持省内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国家5G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配套完善。 化工部“5G全流量威胁检测”任务揭晓。 开展5G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射频芯片及模块、微波器件及天线、测试技术及设备、安全芯片及模块、电源管理等技术研发,推动边缘计算、异构计算,以及基于鲲鹏架构的分布式计算。 存储等技术研究。 开展5G应用安全风险评估,鼓励全省网络安全企业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国家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河南移动)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可复制、可扩展的5G应用安全解决方案。 (责任单位:省科学技术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4.改善服务供给。 推动电信运营商大力布局行业数字化业务,提升5G综合应用、5G专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竞争力和业务规模。 鼓励电信运营商、信息软件服务商、设备制造商、行业龙头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加大本行业、本领域5G应用场景的深度探索和技术创新,培育一批懂行、懂行的应用解决方案。 5G与行业供应商。 培育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广基于5G的工业软件应用,引导软件企业积极开展技术产品创新,开发实时工业控制、远程操作、高精度定位等场景应用软件。 (省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

一、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加快洛阳、新乡、许昌、漯河等地工业互联网识别分析系统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推广,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再建设一批二级节点。 加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建设和应用推广,推动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新遴选培育10个左右细分行业、特定领域、产业集群平台。 继续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培育优秀解决方案和服务产品,推动3万家企业广泛上云、深度用云。 (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 打造5G在制造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推动5G模组与远程控制设备、机器视觉、自动导引运输车等工业终端的集成应用和产品服务。 鼓励企业开展5G全互联工厂建设,利用5G与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带动新技术、新模式在工业生产各领域和环节的应用,推动5G在质检、远程操作等领域的应用集成智能制造领域应用,打造一批分类分级、特色鲜明的5G全互联工厂。 (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完善产业园区5G网络服务。 开展工业互联网融入园区“百城千园”活动,组织基础电信企业为园区提供灵活、可靠、安全、定制化的网络服务,提升对外网络服务能力,提高5G网络覆盖推动5G在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纺织、绿色建材等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开发区的规模化应用。 (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按职责分工负责)

责任编辑:刘安琪| 审稿人:李震 | 导演:万俊伟

1月28日,河南省“三批”项目建设第七期许昌PACK生产线及储能项目开工仪式在魏都区举行。 此次魏都区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超过10亿元,总投资176.7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创新驱动、生态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据了解,本次开工的许昌PA​​CK生产线及储能项目位于魏都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西南部,规划总投资15亿元,每年计划投资6亿元,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主要建设PACK生产线及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箱、预装储能电站、电池维护设备等储能模组,为电能存储提供产业服务。 该项目是许继集团在储能领域“强链、长链、补链”的重点投资项目,将助力许昌储能产业发展,推动许昌绿色低碳转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魏都区始终坚持“产业兴区、创新强区、富民安康”的方针,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三批”项目签约、开工、建设、投产,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许昌智慧楼宇自控中心项目,魏都区将乘着党的二十大东风,认真贯彻落实市八次代表大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两会,以建设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为载体。 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继续完善重点项目领导分包和要素保障例会机制,切实解决项目推进涉及的资金、土地、规划等要素保障问题,紧紧围绕做大做强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领域,继续谋划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好项目和大项目,继续支持现有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努力拼搏、尽力而为,有力推动魏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