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距离发达国家虽然还有差距
时间:2023-08-27    

中国水网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污水处理行业本身的快速发展,自动控制系统逐渐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控过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节省了人力资源,又节省了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中国水网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建成了数千座污水处理厂,无论处理规模大小,都采用了自动控制系统。 3月27日,在北京排水集团所属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北京排水协会召开“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交流会”。 工厂自控系统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污水处理厂设计、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士参加了本次会议,并讨论和交流了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本次交流会介绍了溶解氧精准控制、模糊控制等前沿话题楼宇自控有市场前景,以及各地污水处理厂实际应用中的经验交流。 专家认为,这种沟通越来越重要,有利于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也能让提供自控系统服务的企业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

据专家介绍,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中,早期技术人员主要进行现场检测和调试。 由于处理厂处理构筑物数量众多,需要实时检测的项目指标较多且复杂,如:进出水pH值、进水流量、曝气池溶解氧等..,如果要把这些指标一一实时测试,无疑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级处理普及后,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科研力量,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监测、运行和管理,实现了计算机控制、报警、计算和瞬时记录。 虽然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硬件产品将更加可靠、快捷,软件产品将更加友好、更加方便,更强大,更高效。 标准。

中国自控(北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少清告诉中国水网记者,污水处理自控系统应与工艺过程紧密结合,其对安全生产过程的意义应予以考虑。 新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需要3-6个月才能正常运行。 在帮助业主完成自控系统的建设之后,中自控还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培训等,他们的专家系统之一就是“故障诊断与培训”。 培训非常重要,因为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技术含量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学习真正了解,才能保证今后的正常管理。

孟少清表示,污水处理厂建设自控系统的成本一般占设备的10%,包括控制仪表、流量计等,事实证明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控制是粗控。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精确控制,可以避免很多错误,并且可以降低能耗和成本。 其中,泵站的管理非常重要。 这是有希望的。 但由于管理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好的做法和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 不过,这一领域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确实可以称为朝阳产业。 因为目前环保行业的自控水平还比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就污水处理领域而言,新厂必须配备自控系统,老厂必须改造,这将为相关企业带来良好的市场。 机会。

北京市排水协会秘书长刘春梅、同方股份总经理戴日成、中自动(北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少清主持了为期一天的会议。

(中国水网)

7月31日,《山东省综合算力网络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正式发布。 按照建设国家综合算力网络协同创新体系的要求山东网络楼宇自控质量保障,按照“一年全面起步、两年重点突破、五年跨越”的总体思路,山东计划用四年时间,基本形成合理布局。 全省算力网络发展格局绿色集约、互联互通,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 着力打造国家综合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打造黄河流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首先,《行动计划》从“算力、存储能力、运力、应用”四个方面入手,明确了算力供给的四个总体方面:均衡合理供给、安全可靠存储能力保障、交通网络高质量互联、算力网络应用创新。 目标:算力供给均衡合理、存储容量安全可靠保障、容量网络高质量互联、算力网络应用创新。 一是稳步提升全省算力规模。 2025年,全省数据中心算力总量超过40%,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40%,本地化算力达到90%。 容量规模将达到50EB,高级存储占比12%; 三是继续强化运力衔接基础。 到2025年,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全面建成。 延伸圈,全省数据中心、核心传输站点实现SRv6核心路由器和光交换(OXC)传输设备全覆盖,政务、工业、制造、金融、汽车、医疗等重点领域楼宇、园区全覆盖。科研院所实现OTN接入终端全覆盖; 四是深化推进算力网络应用创新,结合全省行业特点,到2025年打造20个可规模复制的算​​力网络标杆应用。

同时,《行动计划》从“算力、存储能力、传输能力、应用”四个维度明确了七项重点任务:①继续统筹优化算力建设布局。 按照“2+5+N”综合算力网络总体布局,将形成多元算力供给体系,高性能算力比重稳步提升,国产算力比重稳步提升到2025年将达到90%以上。 ②构建数据存储能力体系,构建以安全可靠、绿色节能为核心的数据存储能力基础设施,实现数据中心核心数据100%容灾。 ③构建强大的算力网络能力体系。 提高新型数据中心网络互联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全省一跳直达数据中心直连网络,城市数据中心互联单向时延低于1毫秒,城市群间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控制在3毫秒以下。 探索建设综合算力网络调度系统,加快完善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建设,充分发挥一省“双枢纽”优势,进一步优化调整全省互联网格局,积极争取在山东设立新的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 提高云边端协同水平,形成城市级分布式云计算能力,打造城市1毫秒延迟圈,城市任何地方的企业都可以获得1毫秒内的算力。 ④提高算力网络赋能应用水平。 赋能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提高公共算力服务水平,增强算力需求聚集能力。 ⑤推动算力网络产业创新发展,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推动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新型数据中心产业链协同,探索建立数据中心资源流通与交易体系。 ⑥推动绿色低碳算力网络发展,加快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提高绿色能源利用水平,加快“小、散、老”数据中心转型升级。 ⑦强化算力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全面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当前,各行各业已充分认识到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数据元素的传输、存储、计算,产生新动能,赋能行业应用,催生新业态,加速生产力发展。 “运输能力”、“算力”、“存储能力”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是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 随着算力的快速普及和爆发式增长,业界对连接算力和用户的网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优质算力网络是指多元化的算力、确定性的能力和数据存储。 力量的融合,其中能力网络的确定性体现在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能力。

1、从“三个方向”出发,构建强大的算力网络能力体系

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容量的强弱。 新的“梅特卡夫定律”指出,网络的价值不仅与网络的规模有关,还与网络的质量有关。 带宽和时延已成为决定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 光通信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具有T级带宽、P级容量、光速传输等绝对优势,是保证稳定、高质量传输能力的关键。

那么,构建强大算力网络能力体系、提高能力网络确定性的出发点在哪里呢? 《行动计划》给出了三个具体方向:

一是提高新建数据中心的网络互联支撑能力,实现“大带宽、低时延互联”。 《行动计划》指出,要推动数据中心引入全光交换(OXC),加快400G高速直连传输网络建设,拓展数据中心网络出口完善省际专线、光缆等网络设施,加大对数据中心的支持力度。 网络质量监控和保障能力。 加快全省数据中心一跳直连网络建设。 城市内数据中心互联单向时延小于1毫秒,城市群间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进一步控制在3毫秒以下。

二是探索综合算力网络调度系统建设,重点是“引进OXC传输设备和ASON”。 当前,算力呈现异构、共享的发展趋势,网络也从简单的连接转变为构建泛在算力的重要作用。 只有构建合适的算力网络调度系统,才能提高计算效率。 、优化管理流程。 《行动计划》还指出,要推动省市政府、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公司等各方算力资源统一调度,探索建设统一算力调度平台。 算力节点同步部署OXC全光调度传输设备,引入三纤路由和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提高算力网络的鲁棒性。

三是提升云边端协同水平,实现“1毫秒内企业可用算力”。 推动OTN光接入终端在政务、工业、制造、金融、汽车、科研院所等重点领域楼宇、园区广泛覆盖和部署,打造城市范围内、区域内1毫秒时延圈。城市内任意企业1毫秒算力可用,稳步提升城市算力网络可达性。 鼓励郊区、县推广OTN向县、镇机房延伸覆盖。 OTN品质专线以其硬管道大带宽、超低时延、无级变速、高可靠性等明显优势,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渗透,OTN品质专线就像水网一样,能力网络将实现“算力可一点连接,随时可用”。

2、数字化转型下:运力“标准化”之路

截至2022年4月底,我国千兆光网络已具备覆盖3.8亿户家庭的能力,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超过5000万户。 以千兆光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和承载基础,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为数据要素提供核心算力、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赋能行业应用,催生新业态,促进生产力发展。

7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332号建议的答复》,向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千兆光网络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开展千兆城市建设评估,结合基础电信企业网络部署实际和城市应用需求,及时研究纳入千兆“容量”指标的可行性光网络。

目前,从算力分布来看,随着我国东西计算工程的启动,企业想要随时使用这些算力资源,就需要从这些算力节点按需输送算力,以“F5G全光网络”为载体的能力是智能连接的基础。

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服务器和终端的计算能力,还受到网络传输能力的影响。 同时,网络的确定性体验也取决于大带宽、稳定低时延、高可靠性等能力。 行业多样化的算力应用需求,只有确定性的运力与算力的深度融合才能满足未来的算力需求。 正如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一样,在以算力为代表的数字时代,可以预见的是,围绕运力的标准化需求将成为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