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4日上午,阳曲区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举行“开新局、办实事、美丽临汾、实现梦想电梯”电梯安装签约仪式。 上海万科物业有限公司将采用“建管一体化”电梯安装新模式,在阳曲社区安装10部电梯。 这样,阳曲社区安装的电梯总数增至42部,其中5部已投入使用,11部正在建设中。
社区居民周先生今年92岁。 他曾经是社区拳击队的队长。 他每天都会带领团队到社区打太极拳。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很少上下楼了。 他高兴地说,安装了电梯后,他又可以下楼和队员们一起锻炼身体了。
图说:静安区临汾路街道阳曲社区举行以“开新局、办实事、美丽临汾、圆梦电梯”为主题的电梯加装签约仪式。
上海万科物业总经理邱晓欢介绍,自2016年进入阳曲社区以来,万科物业在提升社区品质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去年,针对居民诉求,在临汾路街道支持下,万科物业在阳曲社区成立了加装电梯工作小组,对社区加装电梯需求进行深入调研走访,并推出“建管一体化”电梯安装新模式:“建即物业管理公司参与电梯安装全过程,做好电梯安装信息提供、舆情咨询、并制定方案,积极与业主之间、业主与建筑商之间进行沟通协调。管理是对电梯投入使用后的日常运行维护进行管理,提出应急响应、能源费收缴等服务机制,和公共资源运营,实现‘快乐电梯、无忧安装’的体验。” 截至目前,万科物业已成功签约阳曲社区40栋楼盘,其中11栋在建,5栋已投入使用。
图说:临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永波介绍,目前街道已安装电梯50部,在建电梯146部,已签约电梯266部
临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永波表示,从社区首部电梯“全面竣工”实现“零的突破”,到增设电梯“提速”进入“批量安装模式”临汾楼宇自控系统安装,街道充分发挥“四级党建网格”的组织优势,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以党建为主导的“123工作法”,并将其贯穿、引领、保障电梯安装全过程,生动的实践不断有力回应了社区居民对“品质生活”的美好期待和悬吊老人“幸福落地”的真实期待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安装电梯50部,在建电梯146部,已签约电梯266部。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向杭州文海实验学校捐赠的空间站模型 钱塘区教育局供图
中新网杭州11月5日电 题:浙江教育观察:初中生参与卫星研制靠谱吗?
记者 佟晓宇
当同龄人还在为语文、数学、英语而烦恼时,一群初中生踏上了卫星研制之路。
11月4日,“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08卫星工程”启动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杭州文海实验学校中学的学生将参与航天科普卫星的建设,预计三年内发射升空。
据介绍,这颗科普卫星将严格按照航天工程研制流程进行,学生可以参与卫星有效载荷设计、研制、组装、测试等全过程工作。
“你们参与的卫星将与中国空间站一起飞行。” 中国航天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周秀斌的一席话,让在场的同学们兴奋不已。
活动现场 钱塘区教育局供图
卫星技术作为一个国家高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受到各国的关注。 一群初中生参与开发靠谱吗?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初中生第一次参与卫星研制。 2016年,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成功发射。 此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等多家单位启动了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项目。
杭州文海实验学校中学学生研制的卫星属于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系列工程。 此前,北京八一中学、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山西省太原市金山中学等6所学校的学生参与了卫星的研制并成功发射。
为什么这么多初中生研制的卫星都能成功发射?
周秀斌表示,一方面得益于航天专家近一年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研制的卫星是“简易版”,体积较小。 “像航天研究院这样从无到有完成一颗卫星的研制是非常困难的。”
据介绍,学生们此次研制的卫星是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开发理念。 整个卫星的外观看起来就像一个小方盒子,盒子里的每一层电路板都负责不同的服务。
这种模块化的分工,以及标准化的结构约束,大大降低了卫星研制的难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轻松研制出卫星。 “总体设计是最困难的。卫星的功能也需要学生的创造力和知识。” 周秀斌说,这也考验初中生积累的数理化知识。 一般来说,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都可以在航天工程中找到应用场景。
杭州文海实验学校也为这颗卫星的研制做了前期准备。
学校副校长颜世珍表示,学校多次举办航天模型竞赛浙江卫星楼宇自控口碑推荐,参加区市航天科研竞赛。 积累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校科研创新氛围浓厚。
根据卫星发展规划,学校将开设一套航天特色课程,开展一系列航天特色实践活动。 据介绍,该卫星将具有科普、科学研究和应用等多重价值。 杭州市钱塘区将建设青年科普卫星地面测控站,接收八一08号卫星在轨运行数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和任务。 在记者看来,无论卫星发射是否成功,卫星研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一方面,卫星研制的过程是一个科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做到边玩边做、边干边研究,比传统课堂更具体验性; 另一方面,初中生对相关航天知识的深入了解,必然会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太空探索的种子,他们也很有可能成为太空探索的后备人才。
“太空梦”从婴儿开始,期待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加入其中。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