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开通
时间:2022-03-14    

贵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五个重点:

一、克服不停的施工限制

贵阳机场三期航区直飞建设项目以其面积广、工期长、限制条件多、影响叠加复杂等特点,成为机场扩建建设中最复杂、最具代表性的直飞建设项目。 . 每天有效施工时间小于3小时。

55个月来,建设者采用“五加二、白加黑,三班倒”的形式,既保证了项目的进度,又保证了飞行运行。最终,经过全体建设者的不断探索和多方措施,机场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

二、开创采光桥建设先河

为适应复杂地形,东跑道照明系统创新优化,由传统的“一塔一基地”变为钢结构桁架“空中走廊”采光桥形式。经验”。

三、喀斯特地貌桩基施工取得重大突破

由于贵阳地处我国喀斯特地貌密集区,地下部分构造较软,岩层较多,喀斯特溶洞、流沙、暗河等现象多见。桩基施工难度很大。

为了发挥稳定的作用,需要将桩基打入岩层中。T3航站楼已建成桩基779个。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有几十个超长桩。最长的有100多米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相当于30层楼。桩基最大桩径达到2.8米,施工难度极大。

在灌注桩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岩溶裂缝。为保证桩基的正常浇筑,必须进行混凝土填充。项目施工期间单桩最大混凝土用量达到2400多立方米,相当于标准篮球场5.6m高实心混凝土的堆放量。

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在喀斯特地貌中完成近百米的桩基施工,传统的施工技术已不能完全胜任。经过与建设单位和设计院多次讨论可行性,进行多次工艺试验,最终采用了国内首套双套。双管驱动全回转施工技术有效克服了超长桩施工中遇到的高抛回填地层、多层岩溶裂隙、强风化石灰岩等地质挑战,使桩基工程可迅速推进。

面对新冠疫情,采取非常措施,大力推进各项建设。2020年2月14日,3号航站楼成为全省第一个复工复产的重点项目,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四、完成大面积爆破“零事故”目标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

该项目的第三阶段进行了 1,900 多次爆破,使用了 1.70,000 吨炸药和约 100 万发雷管。通过反复模拟演练,不断调整风险防控措施,实现了机场民爆施工“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五、建设安全、绿色、智慧、人文的“四型机场”

按照“四型机场”建设要求,三期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安全、绿色、智能、人文”为标杆,充分体现建设和“四型机场”发展理念。

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和平”是基本要求。坚守安全底线,依托技术创新,运用人脸识别、红外辐射、振动传感、电子围栏、微波雷达预警、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安全防线。

以“绿色”为基本特征。新航站楼旨在打造三星级绿色建筑,通过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优化、水、暖机电配置优化相结合,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运营。 ,和电。2021年4月,贵阳机场3号航站楼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志证书。

以“智慧”为基本素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旅客自助服务、智能货流、智能飞机引导、机场运行控制可视化、工程建设数字化,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经验 。

以“人文”为基本功能。3号航站楼建筑空间清晰,路线和信息导向方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流和个人体验。同时,依托贵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航站楼下沉式花园,9根立柱立体展示贵州9个市州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