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华为和小米盯上中控屏,打响全屋智能入口之战
时间:2022-08-30    

生产 |创业第一线

作者 |黄艳华

编辑 |鸡蛋

“全屋智能家居体验如何?” “90秒带你看全屋智能家居”、“一面镜子带你看全屋智能家居”……最近,各大社交平台上都有人。我可以看到有关智能家居的主题和视频。很多视频点赞过百万,讨论也很火爆。抖音播放“智能家居”话题相关视频88.4亿条,小红书16万多条植草笔记。

毫无疑问,全屋智能化的趋势已经到来。年轻人希望有一个“听话懂事”的家。当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产品在家庭中使用时,各种物体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会有所不同。可控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时候智能中控屏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智能中控屏一般设计在家庭中控场景,配备高清大屏,多采用触摸屏和语音交互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家庭互动。随着全屋智能化的日益普及,智能中控屏行业也越来越热闹。

7月26日,全球物联网开发平台服务商“涂鸦智能”推出多款中控屏,搭载最新自主研发的中控解决方案,为中国客户构建丰富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生态入口适合本地化。

不久前,华为、小米、海尔、欧瑞博等大中型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中控屏新品。

可以说,智能中控屏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控制中心,正受到厂商们空前的关注。

那么,为什么几年前出现的智能中控屏今年如此受厂商青睐?智能中控板行业当前面临哪些挑战?智能中控屏将成为全屋智能化的核心入口?

1、1个月内,多家大厂进入市场

相信很多人对中控屏都不陌生。最初广泛应用于工控、汽车等领域,后来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多用于智能楼宇、智能酒店、全屋智能家居。 .

具体来说,智能家居中控屏(以下简称智能中控屏)是指家中使用的中控系统,将各种室内设备的控制功能集成在中控系统上,并执行受控设备连接智能照明、音视频系统、开关、插座、门锁和智能家电等设备和系统,采用无线方式和远程控制,实现一键控制的智能产品。

据《创业前线》报道,2018年欧瑞博发布了第一款智能中控屏。接下来的两年,除了欧瑞博每年对智能中控屏产品进行升级迭代外,部分解决方案商已经也开始推出智能中控屏解决方案。

到2021年,进入智能中控屏领域的玩家数量将大幅增加。今年进入市场的代表企业有小度、Aqara Lumi和迪奈克。

涂鸦智能语音中控事业部营销产品经理瑞恩向《创业前线》透露,去年越来越多的智能相关企业在做智能中控屏。 “这些公司正在考虑如何将自己与物联网深度整合,以及如何将中央控制的功能整合到他们的屏幕设备中,”他说。

2022年,智能中控屏赛道将持续升温。 Ryan提到,据他所知,今年3月,至少包括华为在内的四大厂商都推出了新的智能中控屏。

确实如此。据《创业前线》观察,今年以来,华为、小米、海尔、欧瑞博、涂鸦等多家企业相继推出自主智能中控屏产品,加速布局全屋智能领域。

2、巨人瞄准中控屏后

其实,各大厂商集体研发智能中控屏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智能手机、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三大智能设备未能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

先看看智能手机。由于“便携性好、普及率高、几乎人人有一部”的特点,智能手机一度被业界视为未来智能家居的“万能遥控器”。

“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比较狂热的年代,很多公司都在开发Wi-Fi产品,认为把所有的物联网设备都加入到移动应用中,通过移动应用一键控制会很酷。 '瑞恩回忆道。

楼宇自控ui_魅族ui 三星ui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

但是,从结果来看,智能手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

这是因为当人们回到家时,如果伸手按下物理开关来达到开关灯、电视等的目的,那么用户往往没有动力打开应用进行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手机控制家中的物联网设备,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伪命题。”瑞恩说。

再看智能门锁。众所周知楼宇自控ui,门锁是人们进出房间的第一扇窗户,也是用户每天进出家门必须使用的高频产品。它比其他智能家居产品具有更高的用户粘性,更容易落地。

因此,智能门锁市场在这几年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了装修公司和建材市场热捧的产品之一。

然而,智能门锁一直未能成为智能家居的真正入口。原因是智能门锁的算力和连接能力比较有限,服务门槛也很高。很难实现所需的入口平台。数量。

最后看看智能音箱。过去几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智能音箱是人们进入“物联网世界”的第一道入口,是家居场景落地最便捷的方式。无论是音乐、电影等娱乐,还是开启或关闭控件等基本操作,智能音箱似乎都能掌控生活中的一切。

但近年来,智能音箱在售品牌数量有所减少,加之家电企业对智能音箱关注度较低,以及同比下降等各种不利信号。智能音箱市场销量连续9个月下滑,说明智能音箱还没有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

由于智能手机、智能门锁和智能音箱还没有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入口,智能中控屏有机会弯道超车。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无感知交互或主动智能”不是厂商竞争的重点?

对此,Ryan表示,无传感器交互或主动智能是全屋智能的终极形态,只能在少数家庭场景中实现,比如用户7点起床等常规活动。 '每天的时钟。通过AI算法、智能传感器和各种智能硬件终端,用户可以体验无传感器交互或主动智能。

楼宇自控ui_魅族ui 三星ui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

在大多数家庭场景中,无法实现无传感器交互或主动智能。因为人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动物,它下一秒的行为是无法实时准确预测的。 “有时你甚至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Ryan 说。

当然,受各大厂商青睐的智能中控屏也有其核心优势。

最明显的优势是智能中控屏打破了原有的单品智能模式,集成了场景面板、温控面板、遥控器等多种智能产品的核心功能。家电万物互联,多种智能功能一屏呈现给用户。

不仅如此,智能中控屏的未来也更具想象力。

厂商可以在智能中控屏上不断迭代,不断集成新功能。用户还可以通过软件或系统升级获取最新内容,在底层硬件不变的情况下享受高品质的UI体验。 “未来,如果用户想要控制更多的物联网设备,他们可以升级软件或系统。” CSHIA高级研究员朱亮对“创业第一线”说。

此外,智能中控屏也有利于厂商对接地产商。朱亮提到,地产商更喜欢需要专业安装的合作产品,这样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整体房屋设计装修中,在集体采购方面也很容易实现。 “因为如果产品不需要专业安装,用户可以自行购买。”他说。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智能中控屏会不会和原来的智能手机、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智能设备一样,只是智能家居入口处的一个过渡产品?

对此,瑞安表示,智能中控屏不会是过渡产品。因为在智能中控屏发明之前,人们已经使用传统开关面板的基础设施来控制家中的灯光、窗帘和环境系统。

智能中控屏只是将原墙上的各种面板整合为一个屏幕。 “所以,它不会是短期的事情,而是会长期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存在于家庭中。”瑞恩说。

3、待解决的五个集体问题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_楼宇自控ui_魅族ui 三星ui

虽然智能中控屏行业的热度不断提升,但玩家面临的挑战却一点都不轻松。

Ryan告诉《创业前线》,真正的智能中控屏必须具备语音交互、GUI交互和多模网关三大核心能力。 “按照这个标准,很多厂商宣称的所谓‘智能中控屏’并不是智能中控屏,更多的是带屏幕的场景面板。”他说。

要将以上三个核心能力整合到中控面板中,会有很多技术挑战。比如厂家如何将多模网关集成到中控屏中,如何将线上/线下语音交互能力集成到中控屏中,这些技术问题还需要时间去攻克。

“如今,随着硬件的慢慢融合,智能中控台正逐渐成为软件定义的产品,”Ryan 说。事实上,如何使中控的软件定义符合物联网的要求,是智能中控屏企业必须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玩家还在做一些基于安卓系统的神奇改动,并没有专门为物联网本身做一些量身定做的,或者是基于物联网本身的环境,操作,对智能中控屏的加热、待机等进行较大的改进。因此,智能中控屏对物联网的适应性并不理想。

但是,可以说两者的适应性很难提高,因为这对各公司的软件和系统开发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据 Ryan 介绍,涂鸦目前正在定制一些基于 Linux 的物联网专用中控 OS 系统,以确保智能中控屏长时间稳定运行,不发烫。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各厂商之间软硬件更新迭代的竞争之外,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构建智能中控屏的国产化能力。

Ryan 提到,目前物联网设备必须时刻连接云端,才能有效进行语音交互和手机控制。一旦云服务器出现异常或断线,家中的物联网系统就会瘫痪。

局域网断线时如何实现跨类别、跨网关、跨协议联动?当云连接断开时,家中的物联网设施如何继续按照原有联动规则运行,同时保持语音交互能力,通过智能中控屏继续运行整个物联网系统。

显然,对于一个刚刚火起来的行业来说,想要快速突破上述技术壁垒并不容易。

不仅如此,“如何让智能中控屏控制各种物联网设备”也成为智能中控屏玩家面临的重要挑战。

根据涂鸦之前的调查,很多用户反映他们购买的智能中控屏只能控制家中的部分物联网设备。

原因是,一是物联网厂商极其分散,比如门锁、窗帘、照明系统对应不同的厂商;其次,厂商搭建的物联网生态系统相对封闭,智能中控屏只能控制自己和生态系统内的物联网产品。

为了让智能中控屏控制各种物联网设备,需要将不同厂家的不同设备进行互联。在这个层面上,涂鸦智能具有一定的优势——控制屏可以连接大量设备,打破厂商和品牌之间的壁垒。

从上述技术难点来看,厂商要想做出智能中控屏,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软硬件成本。因此,这必然会提高中控屏的售价,而厂商接下来必须想办法降低智能中控屏的价格,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买单,把整个市场做大.

朱亮表示,市场上智能中控屏价格普遍偏高。 “一块中大尺寸的智能中控屏价格往往在几千甚至上万元,而86型这样的小尺寸4英寸智能中控屏要几百元。 ,”他说。

但是,中短期内想要将智能中控屏价格拉低是不现实的。毕竟前期研发、硬件采购、上市后推广的成本,对于厂商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行业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之前,厂商很难在成本端有更大的优势。

好在从业者对全屋智能的发展相当看好。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年轻人愿意在新房装修中尝试全屋智能化设计。还可以开拓更大的市场,今天率先进入市场的厂商,或将收获智能化浪潮下的第一波红利。

4、结论

可以无限迭代升级,集成了众多智能产品的核心功能,还具备语音交互、多模网关等核心能力……智能中控屏的这些优势无疑吸引了巨头加码重要依据。

然而,智能中控屏存在本地化能力不足、IoT设备控制受限、价格不足等各种问题,这意味着每一个入局的玩家都想在行业竞争中突围。足够重视,否则很难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虽然智能中控屏已经问世多年,但它的黄金发展期可能才刚刚开始。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