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日报2020年7月20日第1期
130多栋建筑构建了“三纵四横”的空间格局,其中27栋“亿元楼”达到了岛城“单位面积GDP”的新高度
青岛金家岭金融区高楼林立,位于崂山区。
□青岛日报/青岛网/青宝网记者 霍景怡 通讯员胡盛瑞梁泰宏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条长长的河流,那么一排排的建筑群就是河流中的“枢纽”。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以更高的频率不断聚集、交融、辐射,“水势”最澎湃、最浩荡。
作为产业价值链分解的必然结果,高度集约的建筑经济往往占据价值链的高点。崂山区将高质量发展楼宇经济、打造崂山楼宇经济“升级版”列为全区“七大行动”之一,向楼宇经济更高点迈进。
截至目前,崂山区已聚集重点建筑130余座,其中商业和工业建筑27座,税收超亿元。上实中心T3和玉龙国际中心的税收已超过10亿元。 崂山区在建筑品质和产业集聚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成为继市南区核心商圈之后岛城建筑经济的又一个“高地”。
“三纵四横”构建建筑经济新版图
不久前,国际知名建筑咨询公司高纬环球发布了第二季度青岛写字楼市场报告。报告显示,青岛写字楼主要集中在三个核心区域:市南核心商圈、市北CBD和崂山金融商圈。在月均租金、空置率等核心要素方面,崂山区优势明显——崂山金融商务区月均租金全市最高,达到119.6元/平方米,而空置率全市最低。
无论是建筑品质、空间聚集、产业生态还是财富效应,崂山区的建筑经济都具有区别于青岛其他建筑群的鲜明特点。
如果从空间维度看崂山的建筑布局,一盘纵横交错的“棋局”清晰可见——迄今为止,崂山已有130多座建筑,总建筑面积为约700万平方米。南北为“纵”海尔路、深圳路、松岭路,东西“横”香港东路、银川路、辽阳东路、株洲路等主干道。在这张“地图”中,金家岭金融区、株洲路片区、创智谷片区峰峦叠嶂。现代工业建筑群。
从财富效应来看,截至目前,崂山区商业“亿元楼”有20座,工业“亿元楼”有7座,占崂山区的五分之一。年税收超过1亿元。去年,崂山“亿元楼”共实现税收约1.83.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60%以上,成为税源的“大动脉”;上实中心T3层,玉龙国际中心税收突破10亿元大关。
在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看来,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关键举措”。为抢抓青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机遇,崂山区十二届八次全会正式启动“战略北进”,全面落实升华崂山开发再启动。 “落实这个总体思路,关键是要抓好楼宇经济突破行动,力争未来三年新增15栋1亿元楼,今年超过5栋。”
为此,崂山区着眼于从楼宇前期开发建设到中后期管理运营服务的全过程,全面建立楼宇经济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区,在全市牵头设立楼宇经济发展中心,规划制定楼宇经济发展中心。针对经济发展的短、中、长期任务和目标,专班推动实施夯实基础、提质增效、高端引领“三步走”行动,鼓励和引导建设实现高标准投资建设、高质量产业投资、高水平运营服务,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建筑经济“新模式”。
增加存量提高增量,促进楼宇“固本强基”
6月30日,随着混凝土输送泵的轰鸣声,位于崂山区海尔路65号的巨峰科技金融大厦主体被封顶。由于历史问题,该项目已经暂停了十多年。 ,收购项目,压茬推进项目建设,盘活闲置土地。 “项目预计明年6月竣工,建成后将引入科技金融、总部经济等优质产业资源,与巨峰创业大厦、如诗邦文化产业园等周边区域形成联动和其他创业载体。”项目负责人曹旭东说。 .
巨峰科技金融大厦的振兴,是崂山区优化空间利用,增加建筑增量的代表。为弥补存量不足和配套软硬件需要完善等相对“短板”,今年青岛楼宇自控系统,崂山区开展了楼宇经济“固本强基”行动。
在崂山区建筑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安春景的桌子上,有全区在建和拟建建筑、竣工时间、总投资、建筑面积、楼层等统计表20多栋建筑的面积比。 、高度、层数、施工内容等信息一目了然。表中,一半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向100米和200米高度“冲刺”。 “我们正在梳理全区建设项目储备,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加快推进国信金融中心、海尔云谷、北大资源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建成投入使用150万年内建筑面积平方米。”一个。春景介绍。
为推动既有建筑迭代升级,今年5月,崂山区发布了全省首个区级建筑评级标准。在这个标准中,电梯厅装修精美,采光充足,停车场清晰、干净整洁,前台工作人员可以外语交流,设立专门的室外吸烟区等多项精细化指标。列出。对经等级评定获得超五星级、五星级、四星级的建筑,崂山区将分别给予投资者或经营者50万元、30万元、10万元,以促进既有建筑向高水平发展-质量“转变”。
打造特色建筑,提升“单位面积GDP”
每隔几天,青岛上实中心T3层的窗景就会有不同的面貌。窗外的上实中心双子塔正以每周至少一层的速度“拼凑”起来,精致的宝塔式建筑已经建到了14层,与海天交界相呼应。
“目前,光大金控、陆家嘴国际信托等500余家企业云集上实中心,注册资本超过600亿元,其中包括多家银行分行、世界500强机构和上市公司总部。”上实发展(上实董事长邹勇告诉记者,上实中心北区已投入运营的9栋写字楼中,有5栋的税收超过去年1亿元,上实控股T3楼创历史新高 获得青岛市个别写字楼纳税记录,据不完全统计,去年T3楼纳税超过10亿元,每年每平方米建筑税收贡献超过4万元,其中陆家嘴信托总部所在楼层面积1700平方米,贡献超过税收8亿元,每平方米建筑年税收贡献超过50万元。
作为岛城高端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上实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崂山区金融业态的高度集中。目前,崂山区已聚集金融企业1018家,涵盖金融业态21种。其中,大型法人金融机构17家,占全市总数的78.3%;上市公司12家,居全市首位。
为发展楼宇经济,崂山区牢牢把握产业发展的内在本质,将楼宇打造成为金融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产业等区域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场所。 “在产业布局上,我们注重商业、商业、工业建筑的协同互动发展。我们将率先发展商业建筑,顺应潮流发展商业建筑,跨越式发展工业建筑。我们将推动建筑资源和项目资源的精准对接和高效配置,促进产业链聚集。”安春景介绍,商业建筑将以金融财富、企业总部、会计律师、商贸物流、设计咨询、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文化创意等各类企业服务为主;旅游服务、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等领域;工业建筑重点发展微电子、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检验检测、技术应用研发与转化等高端研发制造产业。
今年5月,崂山区出台《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用“真金白银”推动楼宇经济发展。 “奖励”1000万元。在培育产业特色建筑方面,对列入特色建筑培育计划的,拟给予50万元培育奖励;此外,设立“小二”服务专员,实施“一层一层计划”,打造“一楼一专班”,打造建筑标杆,借力建筑经济高质量发展“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