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王健
一栋楼聚集了26家骨干企业,产业规模超20亿元,年税收超亿元。位于济南高新区汉宇金谷的人工智能大厦,被誉为楼宇经济3.0的样本。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楼宇经济蓝皮书(总部经济)》指出,楼宇经济正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以“空间+产业+运营”为特征的楼宇经济3.0阶段即将到来.
两块牌匾背后的“黑科技”
走进人工智能大楼,“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两块牌匾格外显眼。楼高28层,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打磨机器人在打磨车门,装配机器人在抓取工件,分拣机器人在进行装载模拟……在人工智能大楼三楼,山东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新松”)在机器人多场景测试中心,研发人员正在测试机器人控制软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我们重点突破了PLC、CNC、RC、编码器、伺服系统等硬件产品,申请了109项核心发明专利。” 山东新松首席科学家邹峰山介绍,他们还推出了跨领域的工控软件平台,解决了工业生产中“一脑多控”的技术难题,发布了30余款软硬件产品,辐射带动千亿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最佳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深蓝科技在人工智能大厦设立了研发中心。
在13楼的深澜科技展厅,智能扫地机、安防机器人、AI植保机器人、AI手脉闸机、AI扁鹊系统……20余款不同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产品让人大开眼界。深蓝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山东)副所长丁鑫介绍,深蓝科技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工业智能、AI医疗等领域均有深度布局。他们目前正在研究深蓝AI杆件检测设备——“剑齿象”,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检测汽车零部件表面的各种缺陷。
承担微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建设和运营的山东未来导航科技有限公司也落户人工智能大楼。
10月7日,长征十一号海上运载火箭在烟台外海点火成功,成功将伟力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微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项目导航增强业务子系统总工程师杨龙表示,该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
作为济南“人工智能岛”主区的核心,已成为济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的核心研发高地。桂伦电子在纳米级半导体器件建模、千兆级超大规模电路仿真验证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富士智通刚刚推出了全球首款超高清实时硬件编码功能与最新5G通讯传输成功结合的产品。世界上最小的超高清实时编码器。
企业集聚促产业协同
企业集聚有利于激发产业协同效应。
“我们和19楼的山东白谷集团有紧密的合作,他们在济南建了第一个华为云联合创新中心,我们购买了他们的网络设备,通过他们把我们的软件部署到华为云上,华为严选商城。” “ 山东新松市场营销部总监万聪介绍。
4楼依托桂伦电子建设,集半导体材料、器件、电路测试、技术培训、咨询为一体的山东省集成电路EDA创新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国内检测设备最齐全、技术能力最强的第一实验室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位于济南捷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12楼湖北卫星楼宇自控,创始人马小宇正在测试一款机器人。“我们是安创加速器孵化的企业,研发的室内机器人服务系统、室外无人自动导航系统、机器人控制软硬件集成平台均已实现产业落地。” 马晓宇告诉记者,在这一层,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创业公司,安创加速器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和研发工具。
自2019年7月正式投产以来,安创加速器已成功孵化24家科技企业。其中,类人思维公司与多家大型国有企业达成合作,应用其先进的工控技术;超智能视觉激光立体扫描系统在内蒙古、江苏等地实现产品销售。
发展之道,以人为先。一位专业人士认为,产业集聚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这栋楼里很多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物理、数学、材料、计算机等专业的人才,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聚集。” 99%以上的学生具有学历,硕士、博士毕业生400余人。
“政策+服务”相结合
楼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
去年10月,《济南市支持特色产业建筑发展的若干政策》印发实施,明确了特色产业建筑的认定标准和程序。今年年初,人工智能大厦被确定为济南市特色工业建筑。
“为支持企业发展,我们专门打造了齐鲁软件园汉宇金谷企业服务中心,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通企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尽享专业服务。他们的家门口。” 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招商部工作人员隋一波介绍,他们持续开展政策解读、投融资、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服务活动。
人工智能大厦所在的汉宇金谷还设立了党群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锤炼党性、实践业务技能培训的新阵地;园区内建有全省首家楼宇政务服务e站和智慧派出所,可提供“一窗一站式”综合审批服务和警务服务。
记者 | 许世奇
今年首个工作日楼宇自控盘,美的集团(.SZ)迎来开门红:股价一度突破100元,市值跨入7000亿大关。截至今日收盘,其股价小幅下跌,报收于99.01元/股,总市值6956亿元。
此前,美的于12月30日宣布内部架构重大调整,原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自动化、创新业务四大板块变更为智能家居事业群、机电事业群五大业务板块、HVAC 和建筑、机器人和自动化以及数字创新业务。
其中,暖通和楼宇单独归为事业部,这意味着美的今年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B端赛道:智慧楼宇。
今年11月,更名为. 更名前后,据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周星介绍,其经营发生了“地震般的变化”:剥离了toC的零售板块,通过电商进入电梯领域。收购国内电梯公司“领旺”,全在to B。
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由施工前应用和既有建筑改造两部分组成。关于市场规模,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年报告指出,2018年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据周星介绍,据行业粗略统计,目前行业规模在1000亿美元左右。
“我们希望在未来3-5年内实现100亿美元,也就是60-7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周星说道。
美的在这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在中央空调市场,美的与格力、日本大金并列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并依托进军国内外多种业态。中央空调,包括机场、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等,比如巴西里约奥运场馆,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美的有机会纵向开放,从设备供应商升级为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据介绍,美的暖通与楼宇事业部目前拥有四大业务:暖通、电梯、楼宇自控、能源。周星表示,从目前的规模和结构来看,营收仍以暖通支撑,其次是领旺电梯领衔的电梯业务,每年营收约10亿。后两者规模相对较小,其中楼宇自控从2018年开始发力,“还处于起步阶段”。
12月刚刚完成的对灵王电梯的收购,符合美的一贯的“买买买”路线进军新赛道。虽然美的没有透露交易价格,但可能是比溢价30%收购库卡更“划算”的交易:
电梯设备空间和能源消耗分别占建筑施工的30%和15%。是建筑业的重要入口。灵王电梯拥有特种设备许可证等高门槛资质,可以让美的免于需要自制电梯。投资大。此外,同样总部位于佛山的灵网此前与美的地产合作了五六年,减少了收购后的整合问题。灵王电梯总经理谢健在采访中也坦言:“美的对我们进行尽职调查只用了10天。”
建筑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许多初创公司和主要的互联网公司都瞄准了这个新兴领域。例如,腾讯推出了智能楼宇管理平台“唯灵”,华为提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楼宇解决方案。此外,西门子、霍尼韦尔等外资企业在这里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具有竞争优势。
面对这些竞争,美的认为擅长平台的互联网企业“可能缺乏对硬件层面的理解”,在某些垂直领域做得好的企业可能缺乏整合能力。总的来说,美的的优势在于拥有足够的市场客户,加上品牌知名度和新拓展的电梯、楼宇自控等业务,可以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我们要成为行业的新生力量,”周星说。
对于这家白色家电巨头来说,2020年是加速的一年:疫情过后,市值先后突破5000亿、6000亿,国内空调营收终于超越格力。(工业互联网软件)、安德智联(物流)、库卡中国(工业机器人)等升级美的工业互联网……美的似乎也想在“撕标签”这件事上加快步伐。
不过,美的持续加大对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B端业务的投入,但消费电子仍是其最赚钱的业务。从2020年中报来看,暖通及家电占其营收的84%,达到1170亿元;而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收入占比仅为7%,其19%的毛利率高于31%。消费电子产品仍然很低。
此外,虽然市场整体看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但2017年斥资近300亿元收购的库卡近三年表现并不理想:库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在收购后下降。半年亏损7.6亿元,同比下降83%。
下一次发布财报时,美的集团将交出五大业务板块的更新成绩单。不知能否给出一个相当于7000亿市值的答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