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美国智能楼宇不断涌现的发展趋势与发展
时间:2022-12-23    

自1984年美国第一座智能建筑——“城市广场”(City Place),开启了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建筑的新纪元。 今天,人们的建筑智能还在继续。 探索了30多年。

近年来,大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智能建筑不断涌现。

为什么智能建筑会频繁出现?

据美国和德国政府近年来的统计,住宅和商业建筑消耗了全球40%的一次能源,排放了全球21%的二氧化碳。 此外,全球建筑采暖和照明能源消耗约占总能源消耗的40%。

因此,建设高品质的绿色节能建筑,对建筑进行“IQ”升级,实现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成为近年来建筑尤其是商业建筑的发展主题。

在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商圈,就有这样一栋集甲级写字楼、高端酒店式服务公寓、商业零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 它就是侨金国际金融中心。 其外观设计灵感来自春天的竹笋,寓意节节高升。

据了解,该大厦建筑面积21.09万平方米,办公楼高228m,1-4层为商场,5-45层为写字楼。 空调系统采用变风量,大楼供电80-120W/平方米,办公楼备用电源18W/平方米。

侨鑫国际金融中心物业管理负责人林家良透露,侨鑫国际当时的设计理念就是走高端路线,打造这样一座具有高端品质的现代化建筑。 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采用先进的设计,甚至引入先进的BS模式; 此外,大楼实现智能化后,还可以相应减少巡检人员。

携手施耐德电气

在确定该大厦将走高端品质路线后,侨鑫国际的投资人经过多方考察和协商,最终选择与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施耐德电气合作楼宇自控维修小结,对整栋大厦的智能配电和楼宇控制部分进行合作。 合作。

施耐德电气作为百年企业,在布局商业建筑行业时,一直倡导安全、舒适、高效、可持续,这也是他们一直擅长的。

除了侨鑫国际的智能楼宇项目,由施耐德电气牵头的北京大厦旧楼改造项目也于2019年底完工。据官方消息,改造完成后,整个楼宇关键智能设备大楼都连接到施耐德系统平台。 基于施耐德电气的配电及楼宇整体解决方案,北京大厦80%的故障可远程解决,有望实现有效节能。 超过20%。

在智能配电和楼宇控制方面,施耐德电气全套强弱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可融入数字化理念,确保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此外,它集中管理和控制建筑物中的系统以实现电力消耗。 配电资产和能耗分配系统的质量监控和分析,统筹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可用性; 在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方面,可以定期发送报告,有效预防设备故障,为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一点 完善能效管理体系,施耐德电气可以实现主动运维,挖掘节能潜力,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而这个面向楼宇市场的,分为三层:互联产品层、边缘控制层、应用分析服务层。

以上种种,都让施耐德电气有足够的信心应对侨鑫国际的智能楼宇项目。

通过充分的调研和牵头的管理层会议,双方最终敲定了侨鑫国际智能大厦的需求和设计方案。 由于这是一座新建的智能建筑,可以保证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之初就考虑到智能建筑的一些因素。 此外,侨鑫国际还要求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希望相关产品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不会被淘汰。

在充分了解需求后,施耐德电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觅各领域最优秀的设计师,携手80余家优秀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这座绿色智能建筑。 终于,时隔三年,侨鑫国际智能大厦终于落成。

发挥效率和智慧

智能建筑究竟应该由什么构成? 什么才是优质的绿色节能建筑?

作为广州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侨丰国际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注重“以人为本”。 对于供电和控制的关键部位,侨鑫国际对整栋楼宇的配电和楼宇控制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期望融入智能化手段,提升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营造更加绿色、优质的环境奠定基础。

楼宇对讲系统维修_楼宇自控维修小结_楼宇非视对讲门铃维修

雷锋网了解到,施耐德电气为侨鑫国际定制的这座智能大厦的设计方案主要针对大厦所有的空调、变风量、送排风、照明、配电、环境、给排水、冷源、以及发电机。 、UPS、查看报警、能源管理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和数据分析。

据了解,施耐德电气已部署包括PIX中压空气绝缘开关柜、智能低压配电柜、变压器、母线、楼宇控制系统、VAV系统、综合布线在内的互联产品,确保安全、稳定和连续性。建筑物中的电力消耗。 借助Power SCADA/Power电能管理软件,实时了解各节点用电设备能耗数据并统一管理,提高电能质量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此外,使用EBO楼宇控制系统和KNX灯光控制系统,可以随时关注楼宇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情况的变化,并做出调整。

在侨鑫国际B1层,雷锋网参观了施耐德电气专门为侨鑫国际打造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 据林嘉良介绍,施耐德电气打造的千里眼顾问,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看到大楼内所有门店或租户的数据,比如用水、能源消耗等,还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远程操作。 此外,这栋楼的三楼和每层楼的一些设备也可以通过这个千里眼顾问进行大数据分析,全面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最终实现节能降耗。

这套系统中的强弱电设备基本上都是施耐德电气的产品。 通过将所有其他设备连接到BS,您可以看到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照明、配电、发电机和冷源。

在办公空调列表界面,可以详细显示大楼内每台空调的运行状态。 正常情况下,每台空调对应的图标都是绿色的; 如果空调运行不正常,空调对应的图标上会出现红点,表示设备有故障或需要维修; 如果有黑点,则表示该设备已停产。

在侨鑫国际的灯光系统中,共有三种场景控制模式:迎宾模式、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 其中,在一楼L3的回路控制中,直观显示东顶筒灯、西顶筒灯、天花灯带和筒灯、洗墙灯等灯具的工作状态,并可智能调节工作模式,随时关注照明情况,节省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雷锋网了解到,这栋楼的每一层都有很多传感器,可以感知每一层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空气质量、二氧化碳浓度等。 当超过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开启相应设备工作,并在楼宇内部智能调整这些参数。 以及完整的强弱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集中管控楼内各系统,实现电能质量监测分析、配电资产和能耗分配系统统筹管理,最大限度提高电能的可用性,实现能效降低25%建筑物的成本。

雷锋网总结

建筑规模大、能耗高、排放高、管理复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对智能建筑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建筑节能是世界性的趋势和趋势,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为了实现建筑的高度现代化,提高舒适度,同时大大降低能源消耗,以达到节省建筑运营成本的目的,建造更多高度智能化的建筑成为唯一的选择。 智慧建筑的建设,不仅涉及建德国际这样的建筑设计阶段的介入,还涉及前面提到的首都大厦等旧楼改造项目,对既有建筑进行升级改造。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期的智能化系统侧重于智能建筑的建设和改造设备设施的智能化实现,而没有关注和实现智能化运营。 智能系统中各应用子系统独立存在,无法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从而形成建筑智能化的孤岛效应,智能化系统无法发挥最佳的综合管理效益。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行业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妥善解决,更多的优秀案例有望被“发掘”。 雷锋网 雷锋网

智能建筑系统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将继续存在。 根据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全球智能建筑市场预计将从 2021 年的 726 亿美元增长到 2026 年的 1216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接近 11%,说明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企业都注意到智能建筑系统的诸多好处。

尤其是在大流行之后,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意识到创建安全、高效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工作空间的必要性。 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引入智能建筑技术。

但如何去做,尤其是当您的建筑需要改造时?

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什么?

想象一下,一座建筑物可以自动优化员工呼吸的空气质量,或确定何时需要清洁表面; 想象一下,一座建筑物可以检测门窗何时被不必要地打开,从而造成火灾或安全隐患。 风险,它甚至可以检测到水管的变化,对可能的泄漏发出预警。

这一切都归功于智能建筑系统 ( )。

智能建筑使用先进的集成技术系统来支持建筑住户和管理者,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这些系统通常涉及由物联网 (IoT) 和人工智能 (AI) 提供支持的传感器。 他们一起收集重要数据,以便建筑经理可以实时监控建筑的不同方面。

smart 和 smart 和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可能会听到智能建筑和智能建筑这两个术语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之间存在细微差别。 虽然智能建筑 (smart) 使用我们上面提到的智能传感器来收集特定的、孤立的信息,但智能建筑 (smart) 将所有这些信息整理到一个集中的门户或仪表板中。

换句话说楼宇自控系统的实际意义,智能建筑 ( ) 是指各种智能流程协同工作以提供整体洞察力。

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和翻译,目前有smart、smart等多种版本。 尽管我们经常将它们共同使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由于习惯原因,我们统称为“智能建筑”。 更多详情请参考:为什么选择智能楼宇而不是智能楼宇?

智能建筑能做什么而智能建筑不能?

不使用任何智能技术的建筑物拥有所有基础设施:门窗、电力和管道,以及供暖、通风和空调 (HVAC) 系统。 但由于它不跟踪这些元素的使用或性能,因此无法优化或改进它们。

另一方面,智能建筑可以:

智能建筑的机会和好处是什么?

让我们探讨智能建筑系统的一些有形优势,以及它们如何帮助建筑业主实现其他业务目标。

如何用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建筑?

将非智能建筑转变为智能建筑一开始会让人感到不知所措,您如何开始?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找专业的伙伴,可以帮助业主: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