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作为现代文化的代表,应在各个方面突出科技和现代化。 自然,照明也需要进一步升级。 小到家居照明,大到道路照明、公园景观照明,都应该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 同时,还要兼顾不同地点的照明需求和文化内核的差异,实现智能化、多样化的控制,为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理念贡献一份力量。
智慧城市照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采用无线通信、模块化、分布式结构。 通过无线网络中的控制总线和各个控制模块,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控制网络,广泛应用于城市照明系统的各种场景。 可作为独立系统使用,也可与其他控制系统联动使用,兼容各类照明灯具、配色灯带等设备。 根据照明要求灵活控制灯具的开关时间,是节能的有效措施。
基本技能
① 组控:支持将城市照明系统按照区域、功能等划分为不同组别,如道路照明、商业街照明、生活用电区等,针对不同照明区域设置针对性的照明管理策略;
②场景模式:云平台预设多种灯光亮度和调光控制模式,常用的有睡眠、会客、视听、外出等;
③延时控制:支持设置延时控制灯的开关,多用于路灯、节日灯光秀等具有规律性或特定时间点的照明;
④联动控制:登录/IOS手机、电脑网页/软件云平台,主要是远程控制方式,可与门磁、红外传感器等设备联动,控制灯光效果;
⑤智能调光:可应用于具有变色功能的灯带、LED灯带等照明灯具,调节光线的强弱和变色效果;
⑥账号管理:账号管理一套智慧城市照明管理系统登录多个账号,账号分组管理。 结合不同的控制区域和账户职责,分为管理、操作、编辑、只读等权限组。 共同管理制度;
⑦数据管理:云平台自动监测照明系统的照度、功耗、电压等参数,并自动存储形成数据表,可查询任意时间段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导出下载等操作,打印格式为Excel;
节目特色
① 系统集成:集物联网、无线网络、自动控制、微电子、大数据等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控制系统;
②智能化:具有信息采集、无线传输、智能分析、边缘计算、逻辑控制等功能;
③组网灵活:无需通过专用网络连接楼宇自控照明系统,支持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应用场景对网络条件要求低;
④使用方便。 全中文管理云平台界面,以图形化、数字化的形式展示信息,直观、方便;
应用意义
(1)节能。 通过多种控制策略,控制不同场景、时间段、光需求环境下照明需求的改善,减少电能浪费;
(2)美丽。 灯光作为营造气氛的元素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视觉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灯光强度与色彩的智能组合,使其具有良好的艺术观赏效果,打造炫目的舞台灯光、严谨的会议灯光、温馨舒适的家居灯光等,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
(3)人性化。 基于人的视觉、生理、心理学等学科,通过深度调光和改变色温实现动态变化,在满足照明效果的同时,达到以人为本的舒适和健康;
(4)设备保护。 这里指的是保护照明系统中的设备,支持防浪涌功能,采用软启动和软关断技术,避免对灯具的热冲击,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5)易于管理。 通过联网的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和管理灯光效果,准确发现问题,提升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智慧城市照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以精确控制每盏灯的开关,可以批量调节一组照明设备,方便管理和维护,实现照明数据的双向流转,并使城市照明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和透明化。
审稿人黄昊宇
《吉林省物业管理区域应急物业服务管理办法》解读
2022年10月18日,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印发《吉林省物业管理区域应急物业服务管理办法》(吉建联发[2022]49号) ),并根据有关要求对以下政策进行解释:
一、制定背景
《吉林省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 财产所在地应进行应急管理; 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应急管理需要,提供基本保洁、秩序维护等应急物业服务。 同时,《条例》对街道(乡镇)政府指导和督促居民(村)委员会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服务单位的选聘工作,在《条例》中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提供应急物业服务。 但街道(乡)的职责、应履行的义务、业主的责任、后续的选人用人办法等都需要进一步细化。 为完善物业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应急物业服务机制,规范物业应急服务活动,维护物业管理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条例》,制定本办法。吉林省物业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
2.开发过程
省住建厅2022年3月开始起草《吉林省物业管理区域应急物业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河口市长白山管委会、部分街道及广大群众征求意见; 2022年8月23日吉林省楼宇自控系统电话,召开专家论证会,组织风险评估。 经专家组讨论,认为《吉林省物业管理区应急物业服务管理办法》内容可行、依据充分、程序合法、风险可控。 一致同意并提交会议讨论; 2022年9月13日通过部门合法性审查; 吉林省物业管理区应急物业服务管理办法; 2022年10月18日,《吉林省物业管理区应急物业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印发。
三、主要内容
《吉林省物业管理区域应急物业服务管理办法》共17条,重点针对小区物业处于失管状态时,指导街道(乡镇)做好紧急物业服务工作。 主要内容:一是明确街道(乡)职责。 街道(镇)负责选择具备接管能力的物业服务机构,组建应急物业服务队伍。 小区失管时,街道(乡镇)从应急物业服务队中确定物业服务单位提供应急服务,出具接管决定书,明确服务内容、时限和费用。 二是履行合同义务。 物业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应急物业服务协议约定,在规定时限内接管小区,开展承接检测,履行维护保养和管理义务。 三是明确业主责任。 街道(乡镇)要督促各物业业主按照公示的收费标准按时足额缴纳物业服务费。 四是规范后续选拔方式。 紧急物业服务期间,街道(镇)应当组织业主共同决定聘请新的物业服务单位。